生活 > 古诗古文 > 正文

《唐诗三百首》中最易被忽视的诗,诗名都没有,却从开篇美到结尾

唐代有记载的诗近5万首,清朝蘅塘退士选了其中的311首,编成了《唐诗三百首》。没入选的不一定不是精品,但入选了的多数都是经典。在这311首诗中,李白杜甫、李商隐、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家巨匠之作已经占去了大半,所以留给小诗人的名额本就不多。这其实就意味着能入选的小诗人之作,一定有其不凡之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三流诗人的入选作品。

此诗名叫《阙题》,来自唐代诗人刘眘虚的。之所以会叫“阙题”,是因为它流传到清朝时就没有名字,到底是诗人没写还是流传过程中缺失了,我们不得而知。而作者刘眘虚本身也没什么名气,与李杜等名家相比只是个三流小诗人。《全唐诗》中一共只收了他15首诗,这首《阙题》是其中一首。与其它14首诗相比,这首诗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作者没名气,名字也没有,让这首诗成为了《唐诗三百首》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诗。虽如此但它却婉转自然,从开篇美到结尾,被清代文人宋宗元誉为天籁。让我们来品一品:

《阙题》

唐.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篇写景,不抒情也不议论,这在唐诗中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这样写诗会陷入铺叙无味、牢骚繁复的尴尬境地,但刘眘虚这首诗却完美地避免了这一点。诗人巧妙地按空间顺序来写景,他由外向里行走,目光也由远及近,令全诗层次分明,颇具特色。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进入深山后所见之景。山高路转,蜿蜒的小路一直延伸,直到白云的尽头,一开篇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中。在这里春光明媚,清澈的溪水缓缓地流着。可以想象为了走到这,诗人定经历了很长一段山路,所以见到此景他的内心是欣喜的。

三、四两句细写溪水。花儿飘下,随着溪水漂荡着,让人以为是溪水在散发着清香。写溪水的诗名其实不少,落花流水的意象也很多,但是“流水香”这种写法却很少见,短短几个字可谓写活了这一曲溪水。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是一间山中宅院。它的大门正对着婉约山路,柳阴深处设有一间书堂。诗人没有写主人是谁,但通过四周清幽的环境和其于山中读书的雅兴,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气质高雅的隐士。最后两句是总结,在这里读书时,每当太阳穿过柳叶,阳光便会酒在衣服上,温暖着读书人。

纵观这首诗,通篇都在写景,抓住每样景物的特色,一句一景。最难得的是,诗人故意只露出人物的行踪,不直接描写他,却一样能达到赞扬人的目的。明代文人钟惺称此诗:“骨似王、孟,而气运隆厚或过之”,大家认为这首诗达到了王维孟浩然的水平吗?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千里明月照天涯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229/202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