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宝刚:反驳“金融唱好队”的谬误:请以完整数据说话

作者: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反驳“香港玩完论”时,提出期望社会在讨论香港的定位时,要专注于事实,这也正是我对这个“金融唱好”队伍提出的要求。现在港府对外界的负面评论,往往只懂归因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却从不检讨自身问题,每次听到别人批评香港,就立即“战狼”上身、义愤填膺斥责一番,但这不会改变任何事实,只会令外资更害怕投入到香港市场。

在《基本法》23条加快立法的同时,香港的财经界突然掀起一阵反驳“金融中心遗址论”及“香港玩完论”的热潮,由财金官员包括财政司司长、金管局总裁,以至如港交所新任总裁陈翊庭称金融遗址论片面,指金融中心仍有“底气”;前财库局局长马时亨更在报章撰文,认为近日很多批评是“表面、不尽不实”,更列出七大香港必须保持甚至加强的特色和优势,以反驳“香港玩完”的说法。

该文章由马时亨及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邓希炜联合撰写。按马时亨的说法,若这七个特征持续,加上特区政府招商引资及人才政策能成功,香港经济必能再度兴盛,遑论“玩完”。

但细阅内文的论据,与近日的官员“说好香港故事”一样,纯粹是将一些貌似利好的金融数据“断章取义”,甚至扭曲解读数据,目标都是将一些似是疑非的现象“化妆”,实在应以事实Fact Check反驳,避免误读误判,最终反而令社会失去危机意识。

谬误一:马时亨文章最大篇幅,亦是放在首位的,正是指尽管近年港股表现低迷,但其他金融支柱产业仍取得显著进步,包括债巿、银行、保险及资产管理,但当中引用的数据存在大量问题,需要逐一反驳谬误:

1.“银行方面,全球百大银行有约70家落户香港,香港的银行存款去年也增长超过5%,录得资金净流入。”

按贸发局数据,在过去三年间包括澳洲、欧洲和印度在内的外资银行纷纷撤离香港,导致持牌银行的数量显著减少。截至2023年10月,香港的持牌银行数目从2019年的164家下降至151家,减少了13家,跌幅8%,可见实际数目是持续减少而非增加。

至于用存款增加来引证资金流入,我之前都已撰文指出根本是错误说法,因为香港总存款量在2021年1月达到15.9万亿元的高峰后,银行总存款之后却一直下降,无法重回当时的高位,甚至曾经一度减少了近12,600亿元,跌幅近8%,难道这又证明资金在这期间是一直流走?实际上过去两年大量资金流入定期存款,是由于银行提供高息,在股市楼市疲弱下资金宁愿赚取利息回报,将去年存款增长视为资金流入,显然是一大谬误。

2.“资产管理方面,全球百大资产管理公司约有70家落户香港。香港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约4万亿美元,在过去10年资产规模一直稳健增长,升幅达143%。”

过去香港财金官员在公开论坛要“说好香港故事”,经常会引用一个数字,就是香港的管理资产规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简称“AUM”)。

马时亨用过去十年的复式增长来说明资产管理业务有增长,也是一个误导说法。实际上去年八月证监会发布的《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的年度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去年香港的管理资产规模为30.5万亿元(约3.9万亿美元),按年下跌14%,为2017年有相关纪录以来,录得最大跌幅,金额回落至2019年以来最低,可见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是在倒退而非增长。

3.“保险方面,香港去年首三季在长期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按年上升约31%。”

马时亨是富卫集团主席,保险业务是他专长范围,数据不会错吧?实际上按保监局今年三月初公布的去年全年新造保单保费更达1,810亿,上升34%,升幅是加快了,但业界关注的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在继第三季按季向下调整32.9%后,第四季进一步减少18.9%,反映的是这种视为“新型走资”的工具,在上半年经过恢复通关录得近六十倍的强劲增长后,走势已经明显转弱,似乎是中央已经留意到这种“走资”工具正做成漏洞,正在予以堵塞(这个“新型走资”题目很值得另外撰文探讨)。

4.“债巿方面,去年首三季发行的债券达5070亿美元,按年增长约7%。”

香港金融市场多年内一直是“重股轻债”,五千亿美元的发债规模,与近31万亿港元的港股总市值是九牛一毛,更重要是去年大量发债均是来自政府机构,包括特区政府就发行了七百亿的银色及绿色零售债券,中国财政部发行了500亿人民币国债,人行未到期央票余额亦达1200亿元人民币新高,还有其他像海南省及深圳市政府亦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吸资,可见所谓债券市场活跃,很大程度是特区/中央政府主动推动。

过去几年香港的美元债券市场,实际是由内房高息债主导,但自从恒大碧桂园先后爆煲,先前由内房主导的债券市场的规模也大幅缩小。据Dealogic,这些开发商在2021年通过发行美元债券融资230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字急降至仅6.8亿美元。

5.“同时,香港仍是专业人士的聚集地,全港共有约6500位特许财务分析师(CFA)、4.7万位会计师及1.4万位律师。”

金融业显著萎缩,已经是不争事实。早前合并瑞信的瑞银,《彭博》引述消息透露,旗下亚洲私人银行业务分部,将展开裁员行动。本轮裁员据报主要涉及本港及新加坡的员工,将合共削减约70个职位,当中包括客户关系经理。之前摩根大通亦在亚太区裁减了约30个职位,其中香港和中国的员工受到了最大的打击。大摩去年十二月亦裁减旗下中国资产管理业务部门的员工,涉及约15员工。

除了投行首当其冲,其他金融服务业早已“火烧连环船”,四大会计师行已传出要求负责IPO的员工放无薪假,连带多家国际律师行亦要缩减香港部门规模,据报凯易、德杰律师事务所、欧华律师事务所等跨国律师事务所最近纷纷裁员。连历史悠久的孖士打最近几个月裁掉了驻香港的负责企业客户、基金和资本市场业务的律师,并解雇了至少20名负责支援的律师助理,有业界形容是前所未见的最重大的裁员,上至合伙人,下至律师助理。

谬误二:马时亨称2018年到2022年期间,跨国企业并未明显出现离港趋势,在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内地企业,以及受雇于非本地公司的就业人口都有所增加。

数据不说大话,马时亨所说的情况绝非事实,翻查统计处去年12月公布的《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作为经济效益最大的“地区总部”及“地区办事处”,却是按年大幅减少75家及86家,跌幅是5.3%及3.5%。

其中“地区总部”总数跌至1336家,是十年有纪录的新低,与2019年的高峰比较,更是少了205家,反映外资实际上是有规模退出香港。而且内地企业数目更是比起2021年的高位减少了五家,总数降至247家,马时亨的说法简言之就是胡乱吹嘘。

而且说到聘请的就业人口,更是持续下跌,包括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及当地办事处的就业人数,去年较2019年大减了二万五千人,其中地区总部的就业人口更是减少了六万三千人,跌幅多达三成二,相信在《基本法》23条立法之后,外资的地区总部只会加速撤离。

早前“彭博行业研究”指出,去年驻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达4200家,远远超过香港的1336家,在财经界引起巨大回响,亦反映了马时亨说许多外资企业选择在港建立地区总部,显然是断章取义,刻意误导公众。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反驳“香港玩完论”时,提出期望社会在讨论香港的定位时,要专注于事实,这也正是我对这个“金融唱好”队伍提出的要求。现在港府对外界的负面评论,往往只懂归因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却从不检讨自身问题,每次听到别人批评香港,就立即“战狼”上身、义愤填膺斥责一番,但这不会改变任何事实,只会令外资更害怕投入到香港市场。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19/203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