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男女比例、学历失衡?陆年轻人难“婚”头

大陆年轻人婚恋表现不积极其来有自。(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报》30日报导,最新公布《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结婚登记人数共683.5万对,较2021年减少80.8万对。第七次大陆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大陆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推迟了3.78岁。在婚恋问题上,年轻人为何表现得不积极了?大学扩招和人口结构问题是影响青年不婚、晚婚的客观因素。

随着大学扩招,大陆大学以上高等学历人数逐年攀高。大陆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大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0.2%,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较10年前的34.5%提高了25.7个百分点。

2013年至2023年的10年间,大陆博士在校学生数从29.83万人增至61.25万人,增长了105.3%;硕士在校学生数从149.57万人增至327.05万人,增长了118.7%。年轻人在校受教育年限延长,不可避免地影响步入婚姻时间,一定程度影响平均初婚年龄的推迟。

另外,适婚人群规模收缩、性别结构失衡也在客观层面导致当前大陆结婚人数不断下降,且数据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一趋势很可能仍将持续。

适婚年龄人群基数是结婚人数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2023》,大陆人口出生率自1987年达到峰值(23.33‰)后,整体开始呈现下行趋势,2022年已降落至6.77‰。虽然这一数值在2010-2020年代受全面放开二孩、三孩等政策影响波动,但对近些年进入适婚年龄的年轻人规模并不造成影响。《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30-34岁、25-29岁、20-24岁的人群规模依次缩小,分别为1亿2414.52万人、9184.73万人、7494.17万人。20-34岁正是青年步入婚姻的主要年龄段。值得一提的是,与85后、90后相比,15-19岁人群规模进一步缩小,为7268.4万人。也就是说,随着95后乃至00后相继进入婚育年龄,适婚年龄青年的规模是在持续缩小的。

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影响指标,是男女比例。依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查看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性别比,超过110的均集中在了0-29岁。进一步计算城市、镇、乡村中处于20-34岁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3.37、102.54、116.19。这表明,大陆乡村适婚年龄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近些年,在各类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均超过男生(数据来源于大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基于择偶梯度效应,女性择偶更希望找到比自己优秀的男性,加上高学历女性往往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发展,这些都进一步导致了性别结构失衡,不利于单身青年婚恋交友。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30/206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