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新华社特稿《改革家习近平》被下架 "习式改革"到底是什么?

中共党媒官媒反复宣传三中全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又强调"要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不能硬套西方理论"。那么,习近平对于改革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与外界的解析又有什么不同呢?

北京一家购物中心外大屏幕上显示的宣传口号(法新社)

中共党媒官媒反复宣传三中全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又强调"要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不能硬套西方理论"。那么,习近平对于改革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与外界的解析又有什么不同呢?

特稿《改革家习近平》被撤是因高级黑?

中国官媒新华社7月15日发出特稿《改革家习近平》,不过,该文章目前已在国内互联网上被全面下架。文中称“习近平被认为是邓小平之后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习近平执政的新时代也是改革的新时期,“面对各种机遇挑战,现在到了新一轮改革提速的关键期”。特稿还说,海外舆论称中国新时代的改革为“习式改革”,而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经济转型”,习近平认定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

旅美经济学者程晓农告诉本台,文章被撤可能是因为吹过头了,习近平担心会有反效果:“他如果不担心这个宣传调子的负面效应,他也许不见得介意给自己戴个桂冠,但现在问题是整个局面一塌糊涂,他又打算去修修补补,解决不了真正问题,那这个时候给他来这么一个帽子,他觉得就是高级黑啊!”

习近平的"改革"就是"反改革"?

本届三中全会期间,官媒连篇累牍地宣传,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其中,新华社17日发文称,十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书记习近平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如今,相关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文章写道:“在习近平掌舵领航下,中国改革的航船仍将劈波斩浪、壮阔前行。”

人民日报》17日(周三)也在头版发文《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与深度前所未有,要做到须要“守正根本,即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

对此,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告诉本台,习近平的所谓“改革”实际是“反改革”:“首先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而且要在各个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中间都要加入党的组织等等。总之一个党字,共产党的全面的、绝对的领导一切。这个东西一贯彻,一切都归零了。”他称,以往中共的改革是“松绑”,强调党政分开、逐步减少党政机构对经济和企业的干预,而习近平的所谓“改革”刚好相反。“因此他的改革,我们简单定义就是反改革。”

陈奎德还说,共产党的宣传和实际作为往往是南辕北辙,所谓的“全方位改革、大力开放”等说法早已不能取信于民或取信于外国的企业家及政要等等,外资大批撤离就是明证。

改革面临"难啃的硬骨头"是什么?

新华社日前在《改革家习近平》的特稿中,曾引用习近平的话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那么在习近平看来,什么是“难啃的硬骨头”?陈奎德表示,这就是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如果不改的话,温家宝等他们都看得很清楚,那么就可能倒退。他(习近平)现在就是为自己做辩护,说‘面临的是啃不动的骨头’,如果再像以前这样走,我们党就完蛋了。所以,要保这个党的话,只有把以前改革的成果都取消掉,也就是逐渐地从邓时的政策回到毛时的政策。”

"四个自信"源自习近平的误判

《人民日报》16日刊登习近平著作文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强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文章重申所谓“四个自信”,包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陈奎德认为,这种“四个自信”的说法就是来自于习近平上任以来,对于中国形势的误判。“他当时的基本判断就是,我们现在还是共产党的领导,同时经济也起飞了,所以共产党的统治和经济发展是不矛盾的,而且还可以加快经济发展。”

陈奎德说,中国所谓改革得到的经济成果,从根本上是“向资本主义投降”,引入了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因素的结果,但习近平看不到这一点:“他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那些东西,那经济是完全不可能有救的。他这一点根本不懂,或者他现在可能懂了,但涉及到他的统治地位,他现在也不能放了。”

习式改革:"重建"还是"强化专制"?

程晓农告诉本台,在习近平眼里,“简单一句话,改革就是强化专制”。他指出,新华社在7月9日曾发文《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述评之二》,其中强调“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

程晓农说,民众期待的改革就是改变,需要改革就是现状需要变更。但新华社文章的这句话显示,习式改革完全不同。他还谈到,俄文中的“改革”一词就是指在原有基础上“重建”,但习近平不是当年的戈尔巴乔夫,“他绝对没有任何重建的意思,他是强化的意思。”

程晓农举例说,中国的经济或整体社会如同一个老旧的危房,习近平把胡(耀邦)、赵(紫阳)奠定的中国改革开放基础,看作是一种巩固共产党政权的手段,而现在,他想要的就是将其进一步强化加固。“其实,这次习近平实质性做的一点就是设法给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强。就是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税收分配比例。用这种方法来补强地方财政的严重困境。”

日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有关三中全会的前瞻中,提到此次会议上值得关注的几个领域,包括财政改革,税收改革,“全国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等。针对财政改革,报道援引分析人士预计,三中全会将考虑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并可能指示中央政府承担更多的地方开支。在消费税领域,中国的消费税收入目前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分析人士认为,中央可能让地方政府共享这部分税收收入,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并激励地方政府刺激消费。

针对这些措施,程晓农指出:“这个东西不叫改革,叫调整。改革的本意是‘重建’,但中国现在没有任何重建,只有‘修补’。实际上,这次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没有改革’的所谓‘改革会议’,所有新的调整措施都包装在‘改革’的名下了。”

中国社会焦虑感严重但习近平不可能“重建”

根据上海复旦大学和哔哩哔哩网站等机构做出的年度《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青年网民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问题有焦虑感的在2021年占49.4%;一年后这个比率上升到了77.1%。以此速度,目前这一比率可能已经上升到95%以上。同时,2021年约27%的青年网民认为,面对恶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自己再努力也没用,到2022年,认为努力也没用的“躺平主义者”已上升到44%。可以假设,到现在,“躺平主义者”可能已占到三分之二了。

程晓农认为,这些数字显示,目前整个中国社会的失望感、焦虑感已经极其严重,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已经到了必须“重建”的阶段。但他说:“习近平是不可能重建的。因为重建涉及到对他的追责,他就成华国锋了。”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719/208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