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一家
二战初期,德军的闪电战攻城夺地,所向披靡,这一切似乎与希特勒密不可分。然而到了战争后期,一切开始逆转,各地战场不断传来战败的消息,一些德国军官开始反思,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希特勒的疯狂指挥造成的。
希特勒缺乏军事素养,却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再这样下去必将万劫不复。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死希特勒,与盟军谈判,尽快结束战争,使国家和民众免受灾难。
1944年7月20日,一群德国军官经过密谋,企图用炸弹炸死希特勒。但刺杀行动不幸失败,希特勒只是被炸伤了大腿,耳膜受损,头发有少量烧焦。
那天的军事会议在一栋木建筑内召开,施陶芬贝格上校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和一只眼睛,这使他能够以听觉受损为由靠近希特勒。他在下午12时37分把装有定时炸弹的公事包放在希特勒右边橡木会议桌的桌腿旁,然后在会议中途不动声色地离开了会议室。当时希特勒正伏在桌上看着东线地图,并聆听他的军官叙述战争形势。5分钟后,炸弹爆炸,橡木会议桌被炸成碎片,整栋建筑物倒塌。施陶芬贝格在场外目睹了爆炸发生,认为没有人可以生还,然后迅速离开。
爆炸前一刻,一个军官为了看清楚地图而靠近桌子,被施陶芬贝格的公事包绊了一下,他于是把公事包提到桌子腿外侧。正是这一挪动,使厚实的桌腿为希特勒挡住了爆炸的冲击,木建筑物亦减弱了爆炸的威力。有四人被当场炸死,其余在场人员只是不同程度受伤,希特勒也保住了性命,仅仅受了轻伤。
躲过一劫的希特勒万分震怒,下令追查真凶。不久,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向希特勒提供的一份文件说,隆美尔元帅曾答应“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
这份文件将隆美尔与暗杀行动连在了一起,尽管他并没有直接参与,但仍难辞其咎。
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因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号称“沙漠之狐”,在前线作战屡立战功,是二战期间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并称的德国三大名将。
看到密谋集团名单上有隆美尔的名字,希特勒仍然怀疑隆美尔有背叛自己的理由。他问站在一旁的希姆莱说:“这份名单的来源可靠吗?”
希姆莱说:“应该可靠。这是暗杀集团的骨干霍法克中校招供的,审讯时并未动刑,是他主动坦白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希特勒闻听,断然说:“这种人,决不能留他性命。”
对于这次针对自己的暗杀,希特勒毫不手软,严厉处决了多达五千名的反对者,有些人则是被酷刑折磨至死。
1944年10月14日12点,盖世太保把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包围起来。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和侍卫长梅塞尔带来了执行隆美尔死刑的命令。两人礼貌地对隆美尔说,希望和他在书房单独面谈。
几分钟后,隆美尔独自走出书房,他获得了10分钟的时间与家人告别。
他告诉等候在门外的妻子露西:“元首承诺,如果我选择自尽,第三帝国将不以叛国罪进行追究,同时保证不对我的家庭采取任何株连手段,而且还可以领取到陆军元帅的所有抚恤金。”
闻听此话,露西流泪问道:“你就不可以选择申诉吗?”
隆美尔摇了摇头说:“选择申诉不但不能改变有罪的判决,还将身败名裂,连累家人,导致家破人亡。”
面对妻子说出这番话时,隆美尔极力克制住自己的感情,表现出职业军人的冷静。
一直站在旁边的儿子曼弗雷德很不甘心地问道:“难道就不能选择自卫吗?”
隆美尔再次摇了摇头:“不行,我不能让你和你的母亲一同死于乱枪之下。我必须保护你们。”
隆美尔叮嘱说:“今天的事情不能有一点风声透露出去,一旦透露,元首将废弃他的承诺。”
十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隆美尔手持元帅权杖——这是他最后的荣誉——走了出去。曼弗雷德依依不舍地跟在父亲身后,一直走到屋外。
在这最后的告别时光,隆美尔转过身来,和儿子握了握手,轻声说道:“回去吧,照顾好你的母亲。”
隆美尔来到不远处布格道夫的车前,坐进轿车后座的右边,车门关上后,轿车随即启动。驶出500米后,小车停在了一个有砾石坑的小树林里。隆美尔说:“我的手有伤,不能用手枪。”
布格道夫说:“没关系,我们为你带来了一种特制药,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结束生命。”
隆美尔暴病身亡的消息很快便登上了报纸,1944年10月14日,德国诸多报纸纷纷刊文报道:“隆美尔将军因突发恶疾在车上暴毙。”
10月18日,德国为隆美尔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国葬。陆军元老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元帅致悼词,希特勒为其送葬。
隆美尔死后,希特勒为掩盖隆美尔死亡的真实原因,下令盖世太保严密监视隆美尔家属的一言一行。
直到德国战败,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才敢正式向公众披露了父亲死亡的真相。
战后,曼弗雷德回到学校继续读书,母亲露西也找了一份文员工作,母子二人主动放弃了元帅家属的身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与父亲一样,曼弗雷德的血脉里也流淌着爱国的血液,所不同的是,隆美尔服务的是一个畸形的国家,而曼弗雷德参与的却是正常国家的建设。
1953年,曼弗雷德加入了联邦德国政府智囊团,开启他的从政之路。他先后从事过议会大选顾问、斯图加特市市长、外交部德法关系协调员的工作。
他的人生固然没有父亲隆美尔那样充满传奇色彩,但却避免了厮杀,没有了战争的恐怖,人人得以享受和平安宁的生活。这样的社会,即便是普通人创造的价值,也胜过战争狂人千倍万倍。
参考资料:
《二战风云人物隆美尔,为希特勒立下赫赫战功,为何被迫要服毒自尽》
百度百科《埃尔温·隆美尔》
《隆美尔生命的最后10分钟,被迫服毒自杀,儿子曾试图说服父亲突围》
《一场失败的刺杀行动,希特勒对隆美尔痛下杀手……》
2024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