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低迷不振,各地财政入不敷出,教师事业编正在消失,老师们开始丢编弃岗。
中国3大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均出现亏损,主要原因是观光旅游复苏慢、国内供应过剩、全球航空运力恢复加剧市场竞争等等。
中国银行结业潮持续,据官方统计,年初至7月期间,至少有50间中小型银行解散或遭合并。这一数字已接近去年的77间。
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在按揭资产缩水的同时,断供率却在持续上升。
事业编正在消失,中国老师们丢编弃岗…
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891.78万人。
而每年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则高达上千万人。
历年的资格证加起来,水里的肯定几倍于岸上的人,或者说等公交的几倍于公交乘客,好玩么?
关键是,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事业编正在消失。
天津市西青区教育局出台新规,打破在编教师铁饭碗,8月1日起公办中小学全面实施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聘期三年,不合格就下岗。
贵阳也是:
说实话,在一个预期很差的时期,大家追捧编制图稳定很正常。
但这世上,除了本事是铁的,哪有什么是铁的?1990年代几千万人本来也捧着国企铁饭碗,结果一个口令“砸三铁”,还不是乖乖下岗。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从2000年至2010年,农村的中小学数量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有63所小学和30个教学点消失。而在2022年,全国普通小学数量下降到14.91万所,比前一年减少了3.35%。
在这个过程中,多少教学岗位消失?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
但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今年高招又有大批高校无论怎么下调招生分数线,最后还是招不满。
教育行业“丢编弃岗”早就在发生了。
前段时间,一位985本硕、复旦博士的姑娘在找工作,我问她为什么不考虑教师,她说,现在入职高校只有六七千元工资,明摆着过几年可能会失业,还是不要了吧。
这才叫真正读了书的。相比之下,那些现在还在冲刺什么考编上岸的,其实只是拿了个文凭,根本就没读到书,否则也不会如此昧于现实。
给“免签”外国旅客也不来!中国3大航空连年亏损公司惨况曝光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包括“中国国际航空(Air China)”、“中国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和“中国东方航空”(中国东方)”今年以来均出现亏损,中国国际航空29日公布,陷入净亏损27.8亿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27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34.5亿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57.69亿元),而他们最后的胜利,已经是2019年疫情之前的事情了。
中国国际航空表示,带动国际客运量增长,旅客数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达80%,但其传统的“优势”北美航线,恢复速度较慢。
至于中国南方航空,活跃净值12.3亿元人民币(约新台币56.22亿元),而去年同期类似则亏损29亿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32.55亿元);中国东方航空30日公布,亏损28亿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27.00亿元)。98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62亿元人民币(约新台币283.4亿元)。
根据航空分析公司“Cirium”和中国航空数据巨头“VariFlight”的数据显示,中美之间的航班量下跌至2019年的5分左右,主要是受到政治因素和需求低迷的影响。
虽然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盼国际旅游能加速复苏,但效果仍不如预期,中国入境外国游客尚未回到2019年水平。根据Cirium数据指出,7月中国出境航班较2019年同期减少23%,而国内航班数量则增加了15%。,中国国际航空指出,“由于国际航线尚未恢复,宽体飞机只能在国内飞行,这全面加剧了国内飞机供应过剩的问题”。
中国银行倒闭潮或累及港银,比较各国存款保障额
中国银行结业潮持续,据官方统计,年初至7月期间,至少有50间中小型银行解散或遭合并。这一数字已接近去年的77间。
中国债务问题持续,引发外媒的广泛关注。《金融时报》专栏作家Robin Harding提到,由于中国的股票、房地产、信用和存款市场低迷,导致债券成为投资者的首选。这表明中国债券市场正在发出紧急的通缩警告信号。此外,该文还引用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的话,指日本90年代企业在低价环境下限制薪资增长,导致通缩旋涡的形成。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金融机构数量近年显着减少,从2019年的高峰期4607间,减少至2023年的4490间,减少了117间。
据批复讯息统计,6月20日辽宁农村商业银行获批一次过吸收合并辽宁新民农村商业银行等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并承接前述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清产核资后的有效资产。
尽管中共官方公布的不良资产比率下降,自2022年河北村镇银行挤提以来,存户提款仍见紧张。《中国证券报》7月12日报导,今年7月以来,来自浙江、山东、山西、河北、辽宁、贵州等地的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调降部分客户的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证券日报》报导,今年以来,中国银行(股票编码:3988)、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等银行都对非柜面渠道支付交易限额进行了调整。综合网民反映,包括银行卡被限额5,000元,以及账户非柜面支付日累计金额上限为1,000元等。
2024年部分中国大陆银行限制提款事件簿。(大纪元制图)
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深圳分行职员均表示,提款5万元以上要提前一日预约。
一名现已移居英国的港人陈生(化名)向大纪元表示,他已出售一个深圳的物业,数百万元人民币资金则存在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目前靠回港探亲时以蚂蚁搬家方式提款运回香港,他认为最终大部分资金只能以买淘宝家俬运往英国的方式以物品取回。
香港越趋中国化,最新香港恒生银行(股票编码:011)业绩更反映,受累中国商业房地产借贷,其不良贷款比率已升至5.32%。而香港金管局公布香港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特定分类贷款比率亦升至1.79%。
过去5年,中港不良贷款比率:香港受中国商业信贷问题影响,不良贷款比率慢慢上升,中国则因银行并购而令比率短期受控。2024年数字截至6月底。
万一发生银行倒闭的事件,各地如何处理存户亦是重要问题。香港的存款保障制度保障每个户口可获得50万港元(见表);中国则声称保障50万元人民币;美国保障额为最高,达25万美元(约195万港元);而港人移居热点英国则有8万英镑(约80万港元)存款保障。
断供率爬升!上市银行房贷规模半年缩水超3000亿
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来看,住房按揭依旧延续去年的收缩之势,42家上市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较年初减少了3191亿元,其中,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减少3119亿元。
在按揭资产缩水的同时,断供率却在持续上升。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42家上市银行中,有21家披露了半年度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其中19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按照平均值来衡量,21家银行房贷平均不良率提升了0.1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超34万亿元。其中,六大国有行牢牢掌控着“按揭江湖”,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均超过万亿,合计26万亿元,在42家上市银行中占比达到77%。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最高的依旧是建设银行,为6.31万亿元;其次为工商银行,达到6.17万亿元。在股份行中,仅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半年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超过万亿,分别为1.38万亿元、1.07万亿元。
从增量来看,住房按揭缩量的趋势已经从2023年蔓延至2024年。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
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