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生态 > 正文

川渝持续高温 官方为三峡“甩锅”前后矛盾

2024年8月6日,在炎热的天气下,重庆市的一名工人在铁路施工现场喝水。中共国家气象局称,这是中国六十多年来最热的8月,此前中国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经历了极端天气和热浪。

中国大陆进入立秋已近一个月,川渝地区却依旧笼罩在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之中,部分地区甚至攀升至45摄氏度。有观点认为,持续高温与三峡大坝有关。早年中共官方称三峡水库是能调节气温的“天然空调”,而如今又称其与高温无关。

9月的重庆依然酷热,宛如盛夏。数据显示,重庆沙坪坝区在8月的高温天数与新疆吐鲁番相当,达29天之多。9月2日,重庆迎来一场久违的雷雨,20个区县录得8级以上的阵风。当天晚上,雷雨将重庆夜间气温压至30摄氏度以下,但降温效果却未能持续至天明。

9月3日,重庆的日最高气温再次突破40摄氏度。自8月21日至9月4日,重庆已连续15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气象部门预测,重庆今年40摄氏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数可能超过2011年和2006年,跻身史上前二。

社交媒体上,有人晒出一双被烈日晒到缩水的拖鞋,还有面店老板用炒锅尝试“纯太阳能煎蛋”。与此同时,商场的户外屏幕则调侃式地显示着“重庆微热42℃”,玩起了高温梗。

持续高温还带来了学校“延迟开学”。重庆多个区发布通知,将中小学、幼儿园及中职学校的秋季开学时间推迟至9月9日。在避暑潮的推动下,重庆飞往北京的航班纷纷售罄,飞往青岛、北海、大连等海滨城市的部分航班也已售罄。8月30日,重庆飞呼和浩特的单程机票价格从三百多元飙升至一千六百元,涨价前后间隔不到3个小时。

高温为何持续?中国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分析称,高温区域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高笼罩下的地区通常天气晴好,助长了持续的日晒辐射加温。而川渝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地形限制了热量的水平交换,周围山地阻隔使得热空气难以散去,导致热量堆积,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天气。

川渝高温 三峡水库“空调”失灵?

网络上有声音将川渝地区的持续高温归因于三峡大坝。其中,有自媒体引用了2002年《重庆晚报》的一则报导,称“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现在这个‘空调’是不是忘了加氟”?

2002年6月,《重庆晚报》曾援引中科院一名专家的观点称,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大“空调”,使重庆气候冬暖夏凉。报导称,这一结论是中科院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历时五年的论证结果之一。然而,随后这名专家本人否认了这一说法。

2002年11月,中共官方媒体中新社刊文称,三峡开发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永安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三峡水库将成为全球最大天然“空调”的结论,是由中科研院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历时五年的论证结果。李永安还称,该项目为中科院重点科研项目,并已通过评审。

中新网还称,三峡水库形成后犹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夏季能为重庆降温,冬季则能升温。文章称:“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因此下降4~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4摄氏度。”

然而,在川渝地区经历高温持续天气后,由中科院主管的《中国科学报》近日刊文称,此事不应“让三峡水库背锅”。

文章引用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李云良的话称,三峡水库确实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空调”效应,但这种效应对于气温的调节作用较为有限,通常仅能使周边夏日平均气温降低1至1.3摄氏度,最高气温降幅约为2摄氏度,且影响范围主要局限在水库周边2至10公里内。

李云良还强调,鉴于三峡水库与重庆市中心的实际距离,水库对城市中心区域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

长期关注中国环境问题的张峻峰,曾任中共交通部通信工程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民间水专家及环保志愿者。他在9月6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02年的一场学术讨论会上,他曾与专家们探讨三峡库区是否会引发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的问题,但他的观点遭到了中共水利部门一些专家的坚决反对。

张峻峰表示,他当时提出的观点是,三峡库区下层地貌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青藏高原地区西行的气候通道。他说:“这类似于放大效应,可能对下游的江浙地区及上游的重庆地区产生相应的气象变化。”但他表示,中共水利部门的一些专家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他们认为,三峡库区的水面面积较小,如此微小的地貌变化不足以对气候产生显着影响。

“然而,从2002年之后的气候变化来看,影响并非不存在,而是十分显着。”张峻峰表示,“至少从降水量和高温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江浙地区还是四川盆地,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严重的极端气候现象。我认为,这种极端气候不仅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也与三峡库区地貌改建带来的气候变化直接相关。”

三峡大坝埋下祸根

1992年,中共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提案,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2006年,三峡大坝完工;2009年,整个工程宣告竣工。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自始至终伴随着外界的质疑,工程质量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已故中共前党魁江泽民任内,他被认为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决策者。中共前总理李鹏在回忆录中写道,江泽民担任中共总书记后,首次京外考察的地点就是三峡坝址。1989年以后,所有与三峡工程相关的重大决策,均由江泽民主持制定。

三峡工程自开工以来,就频频爆出质量问题。2001年至2002年,三峡大坝尚未完工时,便出现了裂缝,其中上游坝面发现40条裂缝,下游坝面则出现38条裂缝。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中共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80多条裂缝。2008年至2012年间,三峡库区共发生了401起新生地质灾害险情。

三峡工程耗资超过220亿美元,移民人数约达130万。在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的庆典上,没有一个中共领导人到场祝贺,极为罕见。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正式蓄水后,库区和大坝下游地区接连遭遇灾害,长江中下游频繁出现极端气候,旱灾、高温、洪水等不断。2008年初,南方发生严重雪灾,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等省受灾最为严重。同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又遭遇7级地震。然而,中共官方强调的一句话始终是:“与三峡工程无关。”

在三峡大坝拟议修建之初,中国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曾三次致信江泽民,明确表达对三峡工程的反对立场。

黄万里从地质、环境、生态及军事等多方面详述了三峡工程的潜在危害。他预警了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导致卵石淤积重庆、四川水患加剧、巨大的工程成本及移民安置带来的长期隐患,并大胆预言,若三峡高坝建成,未来将不得不炸毁。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大纪元记者徐亦扬、宁芯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907/210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