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一个重要信号!代价可怕;来不及了!北京遭批迟钝 各大投行齐发“暗箭”【阿波罗网报道】

中国这所名校在校研究生总量首超本科生,引热议 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非必要 不消费” 各大投行齐发“暗箭”,北京就要来不及了 中国经济寒流正卷向一关键产业 需求放缓冲击商业,中国大宗农产品进口暴跌

兰州大学近日公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引发热议。

中国经济持续消费低迷,正从消费降级向非必要不消费转变。消费主义的陷阱还没到,中国就迈入了不消费的陷阱。

奔驰在腾势汽车的股权清零,彻底退出。分析认为,中国各行各业都内卷严重,汽车行业将迎来倒闭重组潮。

中国8月份经济数据逊于预期,国际投行纷纷下调经济预测,中共官方5%的年增长目标恐落空。

中国这所名校在校研究生总量首超本科生,引热议

9月13日,兰州大学宣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近年来,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其中在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数已超过本科生。

该消息随即引发热议。

华图教育集团董事长、微博大V“易定宏”说:“倒挂并不是因为本科生减少了,而是找不到工作去考研的人多了。”

网友说:“既能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多收点学费,还能掩盖社会矛盾,一举多得!”“就业困难的写照.”“失业缓期执行而已!”“再不搞好经济,研究生这个蓄水池都要爆了”“这两年研究生找工作好难呀,好多大公司都裁员,有的读研毕业即失业。”“去清华北大看看本科和研究生比,兰大是小儿科。”

事实上,早在兰州大学公布本研“倒挂”前,中国多所大学已经这样了。

据澎湃新闻消息,今年9月初,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新生首超本科生新生。

2023年,浙工大录取本科生5231人,研究生5214人,研本比1:1.003。

2023年北京高校预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比本科生多出3万人。

据《中国新闻周刊》同年梳理,上海也出现类似情况。同济大学2023年本科毕业生约4400人,硕博毕业生人数约6500人;上海外国语大学2023年毕业生约3200人,硕博毕业生占了约1700人。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本科毕业生有3928人,而研究生人数高达6422人。

在一些地方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人数“倒挂”现象也不罕见。如,中山大学2021届毕业生总共13779人,其中本科生占49.24%、硕士研究生占42.43%、博士研究生占8.33%。南京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9563人,本科毕业生仅占33.01%。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毕业生中,研究生占比54.33%。

一个重要信号!代价可怕

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越来越多人正对外国品牌消费需求出现减弱迹象,而目前,多家跨国企业已经对国内的商业需求发出警报。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伦敦广告巨头WPP在财报中指出,过去三个月以来,在华销售额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该公司对在华市场的前景表达悲观。

除了广告巨头,美妆巨头也是类似的趋势。法国美妆品牌欧莱雅估计,今年上半年在华销售额增长将下降2%到3%,而大众旗下的保时捷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华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跨国企业不好过,国货也同样如此。

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销量减半,亏损了22.7亿元,去年上汽通用同期净利润还有5.3亿元,结果今年就直接腰斩,最终上汽集团扣非净利润下滑超80%,至10.2亿元。东风、广汽的处境和上汽相同,根据乘联会数据,上半年主流合资品牌销量只有294万,市场份额进一步降至29.9%。

更能够证明消费降级的是电影票房。今年暑期档票房爆冷,虽然高达116.43亿元,但同比下滑了43.5%,相比新冠病毒前的2019年下滑了65%,如果不考虑新冠病毒严重影响线下观影的三年,那么今年暑期档的票房是2015年以来的新低。

换句话说,中国暑期档电影票房降至2014年,也就是差不多10年前的水平。

北京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餐饮利润暴跌88%,上海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9.4%,7月同比下滑6.1%,而这两大一线城市,可以说是中国其区域经济的领头羊。而它们消费的变化,很好反映了宏观经济当下所面临的温差。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评级的分析师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业的增长率首次降至8%以下(不包括新冠病毒期间),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

从居民端来看,国人非必要不消费的消费习惯还在固化。

从2020年初到2024年1月,国内家庭大约往银行账户里净存了58.24万亿元,且其中高达82%都是定期存款,这四年新增的存款总额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的总和。80%以上的定期存款,四年存了过去十年的存款总额,这两个数据都进一步表明了今天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消费信心的低迷。

今年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0.66万亿,其中家庭存款增加8.94万亿,考虑到还有五个月的时间,今年家庭存款大概率又会突破10万亿元。如今来看,这一波存款潮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非必要不消费,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好坏,信心与否所做出的决定;微观上这是对个体最有利的选择,但在宏观上,消费的低迷又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活力,最终形成了负面循环。

消费主义的陷阱还没到,中国就迈入了不消费的陷阱。

来不及了!北京遭批迟钝 各大投行齐发“暗箭”

中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年增2.1%,远低于7月的2.7%;8月工业增加值年增4.5%,不及7月的5.1%,创5个月以来最低;前8各月固定资产投资年增3.4%,增速也低于前7个月的3.6%。

此外,尽管中国政府努力通过降低利率、松绑购房限制和承诺购买未售房屋来遏制房地产危机,但8月房价年跌5.7%,为9年来的最大跌幅。

中国经济困境加深,给北京当局带来更大压力,必须扩大对家庭的支持力道,否则中国经济就有可能受困于物价下跌和贸易争端,陷入低成长泥沼。

中国政府将今年经济成长率设定在5%左右,但在成长乏力下,全球投资银行已纷纷调降今年中国成长预估,全部低于官方目标。高盛由4.9%和花旗由4.8%双双调降至4.7%;高盛维持2025年中国经济成长预估4.3%,但花旗由4.5%调降至4.2%,理由是内需缺乏主要动能。瑞穗证券13日也将中国今年成长预估由4.8%调降至4.7%。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表示,这组数据是在呼吁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扩张,以改变市场预期并重振对经济的信心,“否则我们将在梦游中走向更深不见底的黑暗”。

中国经济寒流正卷向一关键产业

中国最大的汽车网站“汽车之家”9月16日发布消息称,梅赛德斯-奔驰已不再持有腾势的股权,由比亚迪持有这家公司100%的股权,“腾势正式从中外合资变为比亚迪独资控股企业”。

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期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超过60%,远超荣枯线水平。在资本市场,包括现阶段中国排名第一的“中升控股”在内的中国汽车经销商的股价,在今年夏季相当长一段时间持续走低。

在中国经济寒冬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下,首先是中国民众都不敢买房了,房市、股市每况愈下持续低迷;接着是全民消费降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及京东,一度被全力倾销廉价商品的拼多多赶超压头;然后餐饮业被发现已遭经济寒流严重“冻伤”。

中国经济事务专家、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日前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分析说,下一个倒下的“骨牌”很可能是中国的汽车产业。

谢田表示,在政府补贴的支撑下,很多汽车企业也是亏损严重,“如果没有补贴,这些厂商可能马上就撑不下去”,而且政府也不可能老这么补贴下去,再加上中国新兴的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行业在全世界受到封堵,预计汽车行业接下来可能会出现倒闭和兼并大潮,还会出现大面积的裁员。

在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惨烈的自杀式行业内卷后,宝马、奔驰、奥迪、广汽丰田等外资或合资企业近期相继宣布退出“降价大战”,扭头开始在中国大举“优化产能”(即收缩生产规模);近期欧美各国相继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大幅加征关税,对中国汽车行业可谓是雪上加霜。

需求放缓冲击商业,中国大宗农产品进口暴跌

彭博社周日(9月15日)报导说,法国对中国的大麦出口一直在下滑,此外,澳大利亚的小麦种植者可能也感到紧张,他们正准备未来几周开始收割新小麦。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从9月开始,美国仅向中国出售了1万3,400公吨玉米,而去年同期的玉米出口量超过56万4,000吨。在2023-2024年期间,美国对华出口下降了63%。来自巴西的对华出货量也有所下降。

报导引述一些中国农业专家的估计说,2024-2025年,中国对海外玉米的需求量可能减少一半以上(900万至1100万吨),小麦进口量可能减少三成以上(700万至900万吨)。

StoneX驻上海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师李艾维(Ivy Li,音译)告诉彭博社,“人们对经济和需求越来越感到悲观。”

“进口商非常谨慎,(以后)购买速度会放缓,更多地进行按需采购。”她说,“信心崩溃的影响无处不在。”

《华尔街日报》表示,即便中共开始行动,也无法让中国经济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例如改善国内消费需求,北京进行结构性改革和根本性思维转变。在中共治下的中国,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


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918/210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