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美国学者获得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研究证明了民主制度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其中两位学者十二年前出版的著作中,曾预言专制体制下中国经济发展将走向没落。有专家认为当下中国的实情基本符合预测,中共治下的中国经济崩溃走向,已无挽回的可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2年前预言中共困境引关注
10月14日,202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任职于美国高校(麻省理工和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获此殊荣,他们是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约翰逊(Simon Johnson)和罗宾逊(James A.Robinson)。
评奖委员会指出,三位学者的研究证明了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性,有助于人们理解为什么法治薄弱、制度化剥削民众的社会无法带来经济增长或改善。
其中,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2012年合作出版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和贫穷的根源》(下称《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曾在中国拥有大量读者。该书认为,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均存在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或称广纳型制度)和攫取性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或称榨取型制度)。最佳组合是包容性政治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最差组合是攫取性政治制度+攫取性经济制度。
事实上,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也曾有基于史实的类似论断:没有一次大饥荒发生在有民主政府和出版自由的国家。
香港作家冯睎干15日在脸书发文指,《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早就精准预言了中国经济发展,其理论如今得到印证,“没有民主的国家即使风光一时,最后还是要吃草!”
冯睎干引用书中内容解释,所谓“广纳型制度”,指社会的政治权力多元分配,法律和秩序得以确立,市场有一套公平机制,保障私有产权不受侵害,群众有机会共享经济成果,每个人专注于自由生产、投资与创新的经济活动。与之相反的“榨取型制度”,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被少数人垄断,私人产权难获保障,民间不愿储蓄,也没动力生产、投资及创新,导致经济发展难以持续。
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断言,榨取型制度是不会持久的,原因之一,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创新(innovation),而创新与“创造性破坏”是分不开的,但创造性破坏同时也会动摇既有的政权,掌权者害怕这种变化,必会扼杀任何创新;原因之二,主导榨取型制度的少数人能够获得庞大利益,权力会被各方觊觎,大家明争暗斗,导致政治长期动荡,经济制度也被波及,无法确保稳定发展。
两位作者认为,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成功增长,是因为它的经济制度有一根本变化,从榨取制转向显著更包容的广纳制,但高度威权、榨取型的政治制度令这个广纳制变得更困难。随着当局将在未来几十年牢牢抓住权力,中国的繁荣会化为乌有。“然而中国的增长也可能会结束(Nevertheless,Chinese growth is also likely to come to an end)”。
《国家为什会失败》出版那一年,习近平刚刚上台。冯睎干直言,如今12年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果然像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预言般逐渐“清零”,他们的理论再次得到印证,这个诺贝尔奖当之无愧。“从今以后,如果有人跟你说‘民主可以当饭吃吗’,你不妨这样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可以’,而且他们精准地预言了没有民主的国家即使风光一时,最后还是要吃草!”
旅德评论人长平也在德国之声网站撰文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十年前就让中共不高兴了。”
文章说,根据《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阐释,中共在对中国大陆的七十多年统治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最坏的组合状态:攫取性政治制度+攫取性经济制度。这也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会民不聊生、社会崩溃,饿死数千万人。至于1978年以后的三十馀年的历史片段,属于另外一种组合,即攫取性政治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但这样的组合可以产生增长,却不可持续。
中国案例特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遇挑战?
10月14日,阿西莫格鲁教授通过现场电话连线的方式在宣布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就如何解释专制中国依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繁荣的问题,他表示,中国案例对其研究结论确实构成了一定挑战。但他认为,虽然中国等专制政权通过投资AI等创新领域获得了不错的经济增长,但是其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方面不及民主社会。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曾经发文,就《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对中国的判断做过分析。他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共在维持榨取型制度的情况下,经济上搞改革开放,出现了向广纳型的转型,使中国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增长的空间,但这是它在形势下被迫做的让步和调整,不彻底,非常有限,而且现在又在走回头路,所以三十年增长马上就停止了,反而在持续下滑。(先前报道:王赫:中国经济为何难以超越美国?)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副教授孙国祥表示,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的所谓的经济奇迹,的确可以归因于经济制度的部分转型,其实就是中国从高度的榨取型经济向较具有包容性的广纳型经济的制度过渡,然而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依然保持威权和榨取性,长期的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这符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预测。
旅德评论人长平在前述文章中提到,今天的中国政治黑暗、经济困顿,主流思想界仍然更乐意归咎于习近平背叛了邓小平,而不是中共专制制度的必然结果。
而王赫表示,目前中国的经济困顿既有习近平个人的因素、他的政策的问题,更是中共这个制度造成的必然的结果。习近平是中共这个制度的代言人和维护者,他的做法给整个中国经济的成长和未来的经济前景造成严重的损害。习和中共制度两者其实是在融合在一起的。
孙国祥说,专制制度最终导致经济的停滞,是制度结构的结果。但这些领导人为了维护其个人或者是小团体,根本不在乎国家的发展,使共产党统治拖延下去。
曾有观点指中共政权即将崩溃,但后来也有观点说是“溃而不崩”。
王赫表示,从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演变来看,溃了一定会崩,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中国经济现在急转直下,靠政治强制、搞一些政策扶持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中国经济从悬崖下坠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挡不住了。中共不管是央行、财政部、发改委,谁都没有办法。”
如何解释朝鲜式政权的存在?
中共毛时期在经济困境下最后没有倒台还有朝鲜的长期存在,有些观察者经常以此作为极权不倒的例子。
孙国祥表示,极权体制可以通过严密的控制机制来维持它的统治,镇压异己,并使用宣传的工具来塑造舆论、来稳定权力。其次,这些政权通常依赖外部援助或有限的经济资源来延续统治,这并不代表这类制度具备可持续性,最终仍难以摆脱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问题。
“不管是朝鲜依赖当初中国的援助或者是苏联的援助,还是中国大陆一度三十年当中依赖外部的投资,如果它们在结构上不改变,或者就像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所讲的,制度上不改变的话,最终仍难摆脱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问题。”
王赫说,榨取型的体制都维持一种严酷的制度。只要它能够保持控制,然后跟外界保持隔离,就像一具僵尸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但是如果它跟空气接触,马上就腐烂掉了。
“像朝鲜这样,它需要一些特殊条件才能存在,目前来看这些条件都在动摇,所以在未来的一个时间点,只要跟外界保持一个互动,就一定会崩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