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最后一哩路:台湾迈向联合国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
“到这些支持我们的国家开始有不同的说法,开始在说,2758跟台湾国际地位没有直接关连,这就是很大的进展。”陈冠廷指出,十年之前,许多国家顾忌中国,避谈台湾或是与台湾抱持相反立场,国际不关心台湾是否加入联合国;但这十年间,台湾的实力成长,在经济、半导体、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的话语权增加,并且实际参与许多国际组织,尽管不一定是用台湾之名,但我们的影响力确实存在,如今已有许多国家站到相对中性的立场,甚至亲近台湾、反对中共作为。

9月11日的周三青年日讨论台湾如何迈入联合国。前排由右而左分别是林子立、陈乃瑜、董思齐、谭伟恩、李可心、周德望。

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上月落幕,台湾虽然不是联合国成员,却在国际新闻版面上占一席之地。德国与日本的军舰在先后穿越台湾海峡,强调其将台海视为国际水域的立场,其中日本军舰还有澳洲及新西兰的舰艇伴行;澳洲参议院与荷兰议会也于8、9月间分别通过议案,认为联合国2758号决议并未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台湾主权,也未确认台湾参与联合国或其它国际组织的地位或资格。对台湾来说,“加入联合国”不仅象征国家地位的认可,也显示台湾国际空间在中共压迫下的突围,但这条路充满挑战。由台湾智库串联众多NGO组织举办的周三青年日活动,于本月11日以“正常国家的最后一哩路──台湾如何迈入联合国”为题,由台湾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齐主持,邀请美国台湾观测站共同编辑李可心,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谭伟恩、联合国协进会秘书长周德望、东海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新北市议员陈乃瑜、立法委员陈冠廷,聊聊道阻且长的入联之路,以及我们可如何借镜他国经验。

Not only can Taiwan help, but Taiwan can lead

此时此刻,约有100万名罗兴亚人在孟加拉避难。缅甸境内的罗兴亚(Rohingya,又译为洛兴雅)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自1980年代起受到缅甸政府的迫害,其处境在2017年的清剿行动与2021年的缅甸军事政变后更加严峻,百万名罗兴亚人逃往邻近的孟加拉,然后,没有然后了。

“今天在孟加拉的这群难民,完完全全没有任何一个联合国的制度可以协助他们、解决他们所碰到的问题。”美国台湾观测站共同编辑李可心在今年4月探访孟加拉的罗兴亚难民营,她指出,尽管联合国有“难民旅行证件”(Refugee travel document)制度,但罗兴亚人长期遭受政治迫害,没有出生证明与身份证明,无法进一步取得难民旅行文件及相关法律保障。

李可心认为,罗兴亚难民的困境,显示出联合国欧洲本位的局限,她引用副总统萧美琴副总统所说的“Taiwan can help, but it can also lead”表示:“联合国与全世界的国际治理里面,他们缺乏亚洲的声音,缺乏从亚洲本位的方式去解决亚洲的问题,我认为台湾从这方面有更多的切入、有更多的贡献。”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谭伟恩指出,是否能加入联合国,跟国力无关,许多国家与政治实体在全球的经济贡献的占比远比不上台湾,依然能加入联合国;东海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也提到,台湾虽然不是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但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防疫表现优秀,台湾不是联合国的成员,但经济发展也比许多成员国优秀,他说:“台湾越成功,在经济上、在社会上、在文化上,更凸显出整个国际组织的失败跟讽刺。”

“近年来台湾已经证明自己是负责任、而且是国际可以信任的伙伴,台湾也有信心与坚定的决心,能够为全球的发展做出贡献。”主持人、台湾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齐表示,我们普遍认为联合国的存在是要让国际更好,而对台湾人来说,对于“加入联合国”的期待也反映了我们对于国家认同与国际身份的渴望。

联合国协进会秘书长周德望以立法院比喻联合国,有台湾的代表在联合国,表示台湾与台湾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有资格参与世界秩序的建立,能展现我们对各个议题的关心,并让世界的运行纳入台湾的意见。

立法委员陈冠廷则指出,现在是台湾最接近联合国的最后一哩路,他同时表示:“如果我们要寻找一个可以加入联合国的路径图的话,我们就是要找一些过去各个(国家)不同的尝试,哪一个尝试是有效的,哪一个尝试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的,无限接近我们的目的。”

他山之石其它国家的最后一哩路

1945年10月,联合国刚成立时仅有51个创始会员国,今日已有193个会员国。79年来,有的会员国解体成多个新政体(如前苏联与前南斯拉夫),有的会员国合并(坦干伊喀和尚吉巴组成坦桑尼亚),也有会员国合并又分裂(如叙利亚与阿拉伯),有的国家在成立后迅速加入联合国,有的国家在被拒绝多年后才加入,也有国家数年来被联合国拒之门外。

根据联合国规定,一个新的国家或政府要被联合国承认,须先被各国承认为一个国家,之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经安理会审理,若15个理事国中有9个赞成且5个常任理事国均不反对,才会交由联合国大会审议。

但是,国际政治往往不是白纸黑字那样简单。以巴勒斯坦来说,联合国大会在2012年投票通过,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从“观察员实体”提高到“观察员国”,这也是继梵谛冈之后唯一的非会员观察国,然而,今年4月,巴勒斯坦的入联申请被常任理事国之一的美国否决,尽管5月的投票结果显示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

入联之路一波三折的还有科索沃。科索沃原是前南斯拉夫联邦之自治省,在南斯拉夫解体后其被当作塞尔维亚一部分,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244号决议,虽认可其自治权,但仍将其视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一员,同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合国安理会成立特派团管理科索沃,直到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然而塞尔维亚仍宣称拥有柯索沃,虽然欧盟试图介入两国关系,双方至今仍未和解,柯索沃的国家地位也未受联合国认可。

“我们碰到的挑战可能不能单单是寻求过去成功的例子。”谭伟恩指出,过去其它国家加入国际组织受挫的经验,跟台湾虽然有类似之处,但却不一定有可比性,尤其是这些国家面对的主要反对者,在整体国际社会或区域政治上的影响力都不大,例如柯索沃面对的塞尔维亚、北马其顿面对的希腊,与台湾受到的阻力有云泥之别,台湾入联的主要反对者不单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在联合国制度上甚至能直接否决新会员的申请,这显示我们难以直接挪用其它国家的经验。

台湾如何突破中国防堵?让台湾与世界成为利益共同体

中国无疑是当今的强权之一。董思齐指出,在现在的游戏规则下,中国结盟、拉党的状况越来越多,在国际事务上,台湾跟中国比投票很难比得过,更不用说中国在联合国是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林子立更直言:“中国不管在联合国体系还是其它世界国际组织,他所掌握的南半球的票数远胜于民主同盟国家。”

台湾如何在中国造成的外交困境中突破重围?林冠廷以巴勒斯坦为例,虽然巴勒斯坦面对的以色列只是中等强国,但以色列背后是以美国为首的集团利益,因此对于台湾想要争取其支持的国家,应该要让我们的利害与该国的利害一致,他说:“不是让台湾的问题台湾化,而是让台湾的问题国际化。”

“我们要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利益跟国际社会的利益成为一个共同体,其它国家来支持我,就变成支持他们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好方法。”林子立也提到,台湾社会常有“疑美论”,质疑美国是否会站在台湾这一边,但其实身为台湾人,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台湾与它国成为利益共同体。

过去蔡英文政府执政,主张“踏实外交”建立互惠互利的双边关系,而赖清德政府的外交部长林佳龙则提出“总合外交”,涵盖经贸外交、价值外交与同盟外交,借此连结理念相近国家,与台湾共荣共好。这些作法,都是在让台湾与理念相近国家的利害关系一致,以结果来看,这样的作法确实奏效。

同时兼具联合国协进会顾问身份的新北市议员陈乃瑜即以今年WHA(世界卫生大会)为例,今年大会有26国发言支持台湾加入WHA、肯定台湾的公卫经验,显示台湾的实力与贡献已被世界看见,有更多国家愿意跟台湾产生连结“不是只有人民币香,台币也很香。”林子立分享他与尼日利亚籍政治学者互动的经验,虽然尼日利亚政府较为亲中,但他们仍试图探讨在准外交关系下与台湾合作的可能。关键就是跳脱中国设定的选择陷阱。

“你千万不要让别的国家陷入一个台、中之间的选择。”林子立表示,过去中国借由孤立台湾,阻绝台湾跟其它国家接触,但这种强势作法已经逐渐被美国破解了,当美国改变对台湾的作法跟态度,世界各国也会看到机会,也会想跟台湾合作,而台湾也要跳出二选一的陷阱。

另一方面,中国强硬的外交政策也成为其硬伤,周德望指出,中国现在对于任何跟台湾友好的国家,就是砸钱,但这也将导致中国的经济负担。周德望表示:“当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没有弹性的时候是很脆弱的,中国虽然有实力,可是他没有那么大的弹性,但台湾可以努力争取比较大的弹性。”

最后一哩路要怎么走?必也正名乎

现在,台湾在国际上已争取到许多理念相近国家的支持,但我们还敲不响联合国的大门,问题在哪里?中国因素固然是问题,但林子立、周德望也提到,台湾必须思考,我们要用什么名义进入联合国。

“今天我们以新的国家加入,那我们必须要常任理事国同意;今天我们宣称中华民国政府是台北政府,那我们就直接送(联合国大会)表决。”周德望指出,当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争议不在于新国家的成立,而是谁可以代表中国,因此不用常任理事国同意,直接送大会表决;因此今日台湾要争取加入联合国,我们也要想清楚用哪种方式加入,才能争取到最多国家支持。

“中国无法接受中华民国,更不用说是台湾。”林子立表示:“所以在我们的主要同盟美国没有承认台湾、跟我建立正式邦交关系、承认我们叫什么名字之前,谈论加入联合国都还太摇远。”

对于我们要使用什么名义在国际组织活动,林子立认为台湾可以保持弹性。他以北马其顿更改国名一事,与台湾加入WTO的经历相较。

北马其顿原名马其顿,原是南斯拉夫联邦六个成员国之一,南斯拉夫解体后于1993年加入联合国,但因与希腊间有国名争议,受希腊阻挠而未能加入北约、欧盟,直到2018年,两国签定协议,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这场纷争才告一段落。然而,除了希腊,北马其顿与其邻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都存在冲突,国内也有大量保加利亚裔人、阿尔巴尼亚裔人,为其内政与外交带来冲击,即使北马其顿在2020年顺利加入北约,至今仍未被欧盟接受。

而台湾在20年前以“台澎金马各别关税领域”的名义加入WTO,如今,台湾不只是WTO的成员,也是APEC的一员,我们的经济没有孤立于国际社会,甚在在国际间占有一席之地。林子立说:“跟现实妥协的结果就是带来台湾这20年来经济的成长。”这样的经验也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策略。

董思齐也表示:“名称固然重要,但是实际上能够获得什么东西、能够说服国际组织团体让台湾加入,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走在入联的最后一哩路

“我们不只是有自信,还有能力。”董思齐引用总统赖清德就职演说提到的“台湾新世界”,表示台湾可以更新世界,让世界更好,同时我们不只可以提供世界解方,台湾也是面对中国问题的解方。

“的确,这个国际社会对台湾并不公平,这个因素是我们无法解决,但是不代表我们没有空间可以努力。”林子立表示,与其一直批评联合国双重标准,台湾更需要不断向国际发声,说明台湾成功的故事,同时持续深化与其它国家的双边关系,包括所有地缘相近及价值相符的国家。

台湾在严峻的国际局势中,公私各界对内努力自我提升、对外不断向国际发声,如今的台湾在国际已有能见度,也有越来越多与台湾站在同一阵线的盟友。

“到这些支持我们的国家开始有不同的说法,开始在说,2758跟台湾国际地位没有直接关连,这就是很大的进展。”陈冠廷指出,十年之前,许多国家顾忌中国,避谈台湾或是与台湾抱持相反立场,国际不关心台湾是否加入联合国;但这十年间,台湾的实力成长,在经济、半导体、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的话语权增加,并且实际参与许多国际组织,尽管不一定是用台湾之名,但我们的影响力确实存在,如今已有许多国家站到相对中性的立场,甚至亲近台湾、反对中共作为。

林子立也表示:“台湾已经是地缘上最重要的前缘,我们是协助世界各国把中国遏止在太平洋第一岛链之内,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低估自己的力量。”

整理者为台湾智库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思想坦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101/212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