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民俗风情 > 正文

釜山 旅缩力拉满的亚洲国家 这座海边小城除外

作者:

最近,贾樟柯带着他最新的作品《风流一代》回归院线。一个多月前,《风流一代》入围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Gala Presentation单元,也在釜山这个海边城市举行了亚洲首映礼。

1996年,脱胎于韩国电影振兴运动的釜山国际电影节建立。

刚举办时,釜山模仿法国戛纳海边电影节的思路。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每年秋天,大量世界各地的电影人聚集于此。

除了《风流一代》,著名的旅游区海云台附近的釜山电影殿堂里,釜山电影节亚洲内容大奖也落下帷幕。去年名噪一时的电视剧《繁花》拿下了最佳男主和最佳剧集奖。前来赴会的演员胡歌开了把“早知道要为王家卫领奖,就戴副墨镜”的玩笑。《繁花》的受欢迎可能是意料之中,因为韩国人很爱王家卫。

电影节的热闹氛围之外,釜山这个坐落于韩国东南角的海边城市,历经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高速工业化,如今放慢了步伐。

△釜山电影节釜山电影殿堂露天广场。(图/钱雨朦)

△釜山漫长的海岸线。(图/钱雨朦)

小红书有人总结韩国旅游:“追星去首尔,生活在釜山”。地铁中日韩三国语言的报站和街上的国际面孔印证着它的开放,最正宗的猪肉汤饭和最大的海鲜市场都能让人一饱口福。而漫长海岸线带来的闲适步调,又能给你一段适时的休憩。

01

当贾樟柯遇上小王子

过了晚上12点的海云台,飘着小雨,空气转凉,却挡不住通宵营业的夜市里鱼饼汤和海鲜煎饼的热气。

△海云台海上雕塑。(图/钱雨朦)

从2015年就来釜山电影节观影的彭彭,刚和朋友吃完晚饭,就在隔壁的排骨店,“逮住”了贾樟柯,还先于全网得知了《风流一代》的上映消息。也许是惬意的海边午夜让人放松,这种时候偶遇的明星,大多不会拒绝影迷们的拍照签名要求。

△彭彭和贾樟柯合照(图源/受访者)

彭彭还记得前几年,去了釜山北边的一座海上观音寺庙海东龙宫寺,正入乡随俗对着池子抛硬币时,扭头就见到了甜茶提莫西·查拉梅。对方的翻译正在努力解释这座东方寺庙的文化寓意。

作为亚洲最大规模的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不只是吸引了各路名人,也在业内以推动新人尤其是亚洲电影新人出名。1997年生的中国导演胡兆祥,今年就把自己的首部长篇《水东游》带来了釜山电影节举办世界首映。这部电影的很多后期制作,都是中韩两地团队合作的结果。

釜山电影节的开放,不只是友好的观影氛围和对多元内容的拥抱,也在于一些走入本地社群的活动。彭彭和朋友注意到,今年釜山电影节有名为Community BIFF的系列活动,把主导权交给普通人,让他们自主策划。

这其中,有韩国著名导演李濬益和其代表作《王的男人》的放映和交流,有《老手》导演崔东勋的现场拉片。火遍东亚的《想见你》的主演柯佳嬿,也被邀请到更接地气的社区,做小规模的户外交流会。

△柯佳嬿《想见你》见面会。(图源/柯佳嬿社交媒体)

这种共创的精神,也从釜山其他文化地标上可以窥见。

到釜山必打卡的甘川文化村,起源于南下难民们的避难所。沿着山坡而建的房屋们袖珍且拥挤,在21世纪初,经由本地居民、艺术家等组成的“甘川洞文化村运营协会”的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彩色村落。

△甘川文化村彩色房子。(图/钱雨朦)

甘川文化村是釜山政府应对本地年轻人外流而打造的可持续项目,也采取不让连锁店进驻等措施,消解商业化对本地产业的冲击。2012年,甘川文化村被评为亚洲最美村庄,大家亲切地称它为“釜山的圣托里尼”。

如今,游客们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各种上坡下坡和艺术装置间,排队和法国著名故事《小王子》里的角色雕像合影,打卡偶像团体的壁画,或者在漫山的咖啡店里歇脚,喝一杯流淌在韩国人血液里的冰美式。他们身边,本地人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回到自己小而美的家。

△甘川文化村游客和小王子合照。(图/钱雨朦)

可以说,无论是电影节还是文化村,釜山文化在当代韩国的快速发展中,不断于本土性和世界性中寻找平衡,逐渐走向更加融合的部分。

02

最美味的猪肉汤饭和海鲜,

都在釜山

无论是明星、游客还是本地人,最不能拒绝的本地美食当属猪肉汤饭。改编自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生平的电影《辩护人》里,宋康昊饰演的主角说一口釜山方言,爱吃猪肉汤饭,与韩国民主化相关的故事,也从汤饭店老板娘的儿子被捕开始。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玩玩乐乐温哥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127/213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