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一种玄学:人再有本事,也要靠近这三类人

靠近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活成什么样的命。

作家贾平凹说过这样一句话:“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

人生路上,遇人无数,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然而,人心难辨,谁值得深交,谁应远离,并非一时能看清。

有时,离你最近的人,往往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

靠近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活成什么样的命。

后半生,学会靠近这三类人,修好自己的心,养好自己的运,福气自然不请自来。

和正直之人结交,守住初心

常听老人说:“树要皮硬,人要友真。”

这一生的成败,三分靠努力,七分靠与谁同行。

阿谀奉承的“朋友”,会让你在虚假的赞美中迷失;直言相谏的“诤友”,才是助你蜕变的贵人。

作家帅健翔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写作经历。

那天,他灵感迸发,一气呵成写下3500字的文章,得意非常。

他迫不及待地发给朋友们看,大家纷纷夸赞,甚至鼓励他可以考虑出书。

听到朋友们的夸赞后,作家信心倍增,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前途无量。

兴奋之余,他又将文章发给了惺惺相惜的郑大师,本以为会再次收获称赞,谁知大师认真评阅后,只留下一句评价:

“小帅,文章情真意切,细节感人,优点无需多言,我们来谈谈不足吧。

句子松散,开头平淡,词汇单一,缺少个性化表达,并附上详细的分析与示例。”

帅健翔看了两遍,顿时羞愧难当,感动之余,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那以后,他将这份点评贴在案头,以此自省。

经过一年的打磨,他的写作水平终于有所提升。

后来,他在书中说:“别把批评当打击,真话或许刺耳,但能让人走得更远。”

很认同一句话:“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世间不缺赞美,难得的是直言不讳的真知灼见。

人生路上,若全是阿谀奉承之词,便会在溢美声中迷失自我。

而正直刚毅的人,从不趋炎附势,也绝不百般顺从,是敢于直言,指正短板,渡你一程。

当你骄傲时,提醒你谦逊;当你迷失时,让你回归正途。

与正直者为友,修的不仅是德行,更是一颗清醒的心,助你少走弯路,活得更有底气。

 

 

同宽厚之人交往,修炼胸襟

作家梁实秋曾说:“人与人相处,本来易生摩擦。”

人来人往,肩碰肩,脚跺脚,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有人眼里只有蝇头小利,遇到好处便争个高下;有人却宽宏大量,凡事皆能过眼云烟。

然而,斤斤计较的人活得累,耿耿于怀的人走得慢。

一个人心胸有多宽,正是决定了他的人生格局。

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校方本想挽留他继续攻读研究生,却被他一口回绝。

他傲然道:“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我的导师。”

这句话尽显他的狂傲,也让人见识到他的不羁性情。

后来,他留学归国,年仅28岁便成为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

尽管学术地位显赫,他依旧桀骜不驯,对许多教授冷嘲热讽,甚至连恩师吴宓也未能幸免。

然而,吴宓并未因此记恨,反而对学生们感叹:“钱钟书正是人中之龙,我们这些人,不过是平凡之辈。”

这位国学大师,以宽容与豁达包容了钱钟书的狂狷,也给予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在这样的滋养下,钱钟书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锐气过盛,开始收敛锋芒。

他的人生,也由锋芒毕露,走向了真正的沉稳。

此后,他潜心学问,淡泊名利,最终以谦逊低调的姿态,留下了一系列传世之作。

有位诗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人生诸多烦恼,往往困于“看不惯”三字。

而宽厚之人,胸中有山海。

他们不计较得失,不纠缠对错,用包容化解恩怨,以仁厚滋养情谊。

靠近宽厚之人同行,烦心事不纠结,烂人不纠缠,日子自会轻松很多。

人生下半场,学会“容人三分过”,修的是自己的福气。

与守信之人随行,温暖心灵

有句话说:“一两重的真诚,远胜过一吨重的小聪明。”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承诺一旦出口,就要做到。

一个承诺,便是一颗金子。

守住一个‘信’字,便是自己最好的名片。

池莉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广受欢迎,而她本人更是以守信著称。

那年,她与作家出版社签约创作《小姐,你早》,眼看交稿日期临近,十多万字的文稿却因电脑故障瞬间消失。

她愣在电脑前,心里一片空白,短暂的慌乱后,一个念头浮上心头——要不要向出版社说明情况,请求延期?

毕竟特殊情况,编辑一定能理解。

可她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既然承诺了,就不能轻易食言。

于是,她咬紧牙关,几乎不眠不休地重写,将休息压缩到最低,终于在短短十天内赶出了新稿。

交稿时,她瘦了一圈,双手因长时间敲击键盘几近麻木。

出版社得知后,深受感动。

其实,一个人可以才华横溢,但真正让人值得信赖的,是她对承诺的坚守。

作家石陈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现实中,多少人因利益撕破脸,因欺骗而失去信任。

那些口口声声“一定会做到”的人,最终一而再得让你失望透顶。

诚然,同人交往,要看品行,要信诚心,而非表面。

守信之人,恰恰是世间最可靠的存在。

他们的话比契约更有分量,他们的承诺,比黄金更珍贵。

靠近守信之人,你会学会以诚待人,学会担当,学会坚守自己的底线。

余生,愿你身边皆是诚信之人,行走世间,所见皆是真心。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其实,活着,更是为了与那些让你活得更好的人相遇。

与正直的人同行,你会学会坚持原则,不忘初心;

与宽厚的人共处,你的心境会越来越豁达;

与守信的人交往,你的世界会更加温暖。

选对了人,走对了路,人生才能越走越顺,越来越好。

愿你余生择善而交,择诚而处,靠近优秀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 国学生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5/0326/219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