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刘军宁:什么造就了战后的扶桑?

作者:

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中,扶桑可能是第二重要的国家,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欧洲的国家。它虽然不是西方文明圈里的核心,但却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展现其重要性。

用公式来总结一下,扶桑战后的成功=基于圣书的神定秩序+相应的保守主义Thought。

我的视角:神定秩序与人定秩序

所谓,Shen定秩序就是按照雅威所设计的秩序、原理建立起来的秩序。还有一种秩序是按照专制统治者的想法建立的秩序,我把它叫做法老秩序。

Shen定秩序是自由的秩序,法老秩序是砖制的秩序。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如何在人间建立上主的神定秩序。

我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看法:Thought决定未来、决定命运,对个人如此,对国家更如此。这与之相反的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第二性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这与我的世界观正好相反。

如果Thought决定未来,那么Thought的核心是什么呢?Thought的核心就是Faith。正确的Thought给一个国家带来好的国运,一个坏的Faith、坏的Thought给国家带来坏的命运。

所以一个国家的命运不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也不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是由一个国家的主流Thought以及Thought当中所包含的Faith决定的——Thought的核心是Faith。

二战是Thought影响扶桑的分水岭

1.二战前的扶桑Thought:误入歧途,没有未来

扶桑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它基本上是完全受外部Thought影响的国家。以这个为尺度,扶桑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断代:

1)不受外部影响时期:扶桑人最初跟外部没有往来,自己有一些粗糙的迷信Thought,大致跟大国上古时期差不多。

2)受大国儒家Thought和佛教影响的时期:从公元五、六世纪起,扶桑开始受大国儒家Thought和佛教的影响。影响扶桑到什么程度呢?在京都有很多的佛教寺庙,扶桑的政治制度也很受到大国的影响,比如说扶桑的外交部叫外务省。

这个名称来自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唐朝“省”是政府部门。大国现在的“省”已经变成行政区划单位。在今天依然有广泛影响的曾经是国教的衪道教,其文字与发音都源自汉语。

3明治维新前后拥抱欧陆启蒙Thought的时期: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扶桑人发现儒学、儒家Thought不能让扶桑跟上西方世界的发展步伐,于是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大国人这个时候也开始觉得儒家Thought是大国落伍的重要根源,也开始引进西方Thought。

明治维新前后,扶桑人开始向欧陆学习,学习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国家的Thought。第一个是荷兰,第二个是法国,第三个是德国。这三个国家合起来的Thought叫做欧陆启蒙Thought。它是以法兰西启蒙派的Thought为核心的一种左派Thought。

马克思主义源自法兰西启蒙Thought,纳粹法西斯源自法兰西启蒙Thought,大国的国民档供产档也都是法兰西启蒙的后代。所以法兰西是现代无衪论Thought和现代左派Thought的源头。

明治维新前后,扶桑人拥抱了欧洲启蒙Thought,包括德国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理性主义、进化论、人(的主)权。

在此之前,扶桑遵循的是一种“旧式的法老秩序”,是按照大国儒家Thought和扶桑神道Thought建立起来的秩序。

但是,明治维新之后,扶桑融入了欧陆启蒙Thought,变成了新型的专制体制,我把它叫做“新型法老秩序”,也就是经过欧陆启蒙Thought改造过的法老秩序。

扶桑历史上的这些Thought,要么在扶桑没有未来,要么就是明治维新后的法兰西启蒙把扶桑带入了歧途:扶桑发动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周边列国进行侵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最终战败。

4)战后扶桑融入基D教保守主义思想的时期

二战后的扶桑发生了重大的Thought转变,引入了新的Thought资源,开始受基于圣书保守主义的影响,这个Thought资源就是基D教世界观。今天的扶桑是特定Thought的产物,具体地说,是《圣书》与保守主义Thought的共同产物。

扶桑失败的原因及扶桑军国主义

二十世纪的扶桑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完全失败的扶桑,一个是完全成功的扶桑。以1945年二战结束,扶桑在密苏里巡洋舰上签订投降书为分界点,在此之前的扶桑是完全失败的扶桑,在此之后的扶桑是完全成功的扶桑。

具体地说,战前扶桑的失败具体是什么的失败?扶桑在二十世纪的失败是“脱亚入欧”的失败,是受法兰西启蒙Thought影响带来的失败。

1.扶桑军国主义——法兰西启蒙Thought的产物

战前的扶桑军国主义在大国通常被认为是右翼性质的。扶桑的军国主义是欧陆启蒙Thought的产物,是左派Thought在扶桑结出的恶果。

扶桑军国主义Thought有三个源头:

一是扶桑传统的武士道精神;

二是受福泽谕吉的影响,他是法兰西启蒙在扶桑的传人,被认为是扶桑的伏尔泰。他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相信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法则适用于国家之间,相信先进的国家有权统治落后的国家;

三是受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的影响。这两位是明治扶桑引入普鲁士治国与军事Thought的关键人物,山县友朋是扶桑陆军的创办者,伊藤博文是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两个把普鲁士的军事专制主义引到了扶桑。而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也是法兰西启蒙的产物。

因此,扶桑战前的失败是法兰西欧陆Thought在扶桑的失败,是带来重大灾难的失败。

2.法兰西启蒙Thought在扶桑的代表人物之一——中江兆民

中江兆民的Thought更加极端,被称为东洋的卢梭。中江兆民和福泽谕吉介绍了很多法国启蒙Thought,比如人权、博爱、自由、平等,但是这些Thought没有源头,都是法国文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这些Thought也没有边界,因此自由变成了为所欲为的自由,变成你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

福泽谕吉与中江兆民的学说,没有S圣的源头,提倡船坚炮利、机会主义、功利主义。如果要追究的话,他们要对军国主义的扶桑负很大的责任。

3.法兰西启蒙Thought及其代表将大国带入灾难

大国无衪论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源头就是胡适,胡适比陈独秀更有欺骗性,因为陈独秀是供产档人,凡是不喜欢供产档的就会自动不喜欢陈独秀。但是,胡适以自由主义者的面貌示人。喜欢自由的人,通常会喜欢胡适。

胡适是一个无衪论者、进步主义者、进化论者。他给自己取名胡适之。“适之”取自“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则,进化论就意味着相信人是猴子变来的。

胡适曾经读过《圣书》,有一位台湾牧师劝他相信上主,他说:“我相信上主没关系,但是等我死了以后如果碰到其它Shen怎么办?我怎么能把我自己锚定在耶稣一个衪身上呢?我要多锚定几个。”这是他拒绝上主、狡辩的一个借口。

美国人什么要改造扶桑?

1.扶桑吸收了西方的糟粕:

麦克阿瑟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在现代化推进的最初阶段,扶桑人同时吸收了很多西方文明最糟糕的元素,比如战争的工具、帝国主义的专制和政治宣传机器,而忽视了那些精华的部分。”

精华的部分是什么?这就是基于圣书的基D教与相应的保守主义Thought。战前的扶桑吸收了西方的糟粕,这个糟粕就是法兰西Thought。战前的扶桑学错了,战后的扶桑学对了。

2.从“法老秩序”到“神定秩序”:从顺服人到顺服衪

美国改造扶桑是按照“神定秩序”的原理进行的,并创造出一个新的、自由的、民主的、繁荣的、和平的、亲美的扶桑;从战前的“法老秩序”改造为战后的“Shen定秩序”。

按照1890年的《大扶桑帝国宪法》,一切权力属于天王。

我讲的法老是指一切的人间专制者,把人间的国王或者皇帝看成是掌握最高权柄的秩序,我把它叫做“法老秩序”。

战前扶桑的宪法把最高的权力给予了天王,战后的《扶桑国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国民,天王并不掌握最高的权力,所以天王的地位已经降下来了。

改造扶桑的过程

1.天王走下衪坛

1946年1月1日,在麦克阿瑟要求下,扶桑天王发表了《人间宣言》,宣布天王不是衪。“说朕是衪,扶桑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优越的素质,拥有能扩张统治世界的命运,这种架空事实的观念,也是无根据的。”

战前扶桑认为,扶桑民族比其它民族更优越,拥有统治世界的权力,他们应该统治世界,而天王在发表《人间宣言》时说这是错误的,这意味着天王宣布自己不是神。这份法令被誉为“天王从衪到人的历史性转变”

扶桑的天王是没有第一代的,天王被认为是衪的后代,他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只知道一代一代传下来。

2.雅威在扶桑宪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王从衪到人的历史性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天王继续是衪,扶桑的政体就继续对抗《拾诫》里的第一诫。《拾诫》的第一诫申明:天下只有一位衪,最高的权柄属于雅威。

责任编辑: 李广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5/1109/230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