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须知:十全大补的四种冬季必备食物

很多食品,一身是宝,挑一个桂圆出来,可以让你既饱了口服,又调养了身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常见的大补品,美味的口感加绝妙的养生效果,你一吃保准会爱上。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干果对人们来说,都是美味的食物,而中国传统医学尤其重视其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食疗。中医往往凭借这些干果的特殊作用,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用食物代替药物已经不苦口了,何况干果的美味更让人欢迎,既饱口福,又能养生,这么好的事情,我想大家一定想听吧?下面我就来介绍几种常见干果的食疗作用。

荔 枝

《食疗本草》上说:荔枝微温。食之通神益智,健气及颜色,多食则发热。《随息居饮食谱》则说:荔枝甘温而香。通神益智,填精充液,辟臭止痛,滋心营,养肝血。果中美品,鲜者尤佳。以核小肉厚,而纯甜者胜。多食发热,动血损齿。凡上焦有火者忌之。

荔技的主要作用是补气,兼能补血,因此体虚乏力者可以选用。食用后会使人精神好转,疲劳减少或消失。如果经常想大小便,也能明显改善。一般每天早上取7个,剥去壳和核取肉,空腹细细嚼食。荔枝还有个理气的特点,凡是胸腹胁肋胀满及轻微疼痛,可用荔枝去壳留核11 ̄13个,加入黄酒200毫升,煮3 ̄5分钟,缓缓吃下,症状就能减轻。由于荔枝性温,对阴虚火旺的人来讲并不合适,所以不宜食用。

桂 圆

《本草纲目》上说:龙眼气味甘平,无毒。开胃益脾,补虚长智。《随息居饮食谱》上说得更详细:龙眼甘温。补心气、定志安神,益脾阴、滋营充液。果中圣品,老弱宜之。以核小肉厚,味纯甘者良。然不易化,宜煎汁饮。外感未清,内有郁火,停饮气滞,胀满不饥诸候均忌。

桂圆又名龙眼,主要作用是补血,兼能补气。由于龙眼的补血作用强大,因此安神作用非常明显。睡眠不佳,神倦乏力,选用最为合适。常用方法是取龙眼肉250克,西洋参50克,切成片,放在加盖的容器中,一层龙眼肉一层西洋参片,上锅蒸,每天用小火蒸2小时,蒸5天后就可以取用。每天取1匙,开水泡服,到晚上全部吃下。也可以用龙眼肉10克,加水煮5分钟,然后加入鸡蛋2只,煮熟后食用,一般适宜在早上。[page]

核 桃

《孟诜食经》说核桃仁:卒不可多食,动痰饮,计日月渐服食,通经络,黑人鬓发毛生,能差一切痔病。《食疗本草》(敦煌残卷)的记载更详细:胡桃平。右不可多食,动痰。案经:除去风,润脂肉,令人能食。不得多食之,计日月渐渐服食。通经络气血脉,黑人髭发,毛落再生也。又烧至烟尽,研为泥,和胡粉为膏,拔去白发敷之,即黑毛发生。又仙家压油,和詹香,涂黄发便黑,如漆光润,初服日一颗,后随日加一颗,至廿颗,定得骨细肉润。又方一切痔病。案经:动风益气发痼疾,多吃不宜。《随息居饮食谱》总结它的功效是:甘温润肺,益肾利肠,化虚痰,止虚痛,健腰脚,散风寒,助痘浆,已劳喘,通血脉,补产虚,泽肌肤,暖水脏,制铜毒,疗诸痈,杀羊膻,解齿齼。以壳薄肉厚味甜者良。宜馅宜肴,果中能品。惟助火生痰,非虚寒者,勿多食也.

核桃又名胡桃,具有很可靠的补肾润肺功能。因为补肾,能增强肾的功能,所以凡是肾中的结石,能够被排出体外。我有一个经验方,治愈过多例肾结石。具体做法是取带壳的核桃2500 ̄5000克,鲜生姜2000 ̄3000克,先把生姜洗干净,晾干后切成2毫米左右的薄片,用白糖拌起来备用。每次服4个核桃,2片糖姜,核桃即时取肉,2个核桃1片姜,分2口细细嚼服。每日2次,上午9 ̄10时,下午15 ̄16时,以这个时段为好。注意核桃必须即时取肉,才能保证疗效,市售核桃肉无用。同样是这个经验方,可以治疗老年人痰多气喘,因为核桃还具有良好的润肺化痰作用。一般食用2500克(带壳计量)左右,就能气平痰消。

红 枣

《神农本草经》上说:大枣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孟诜食经》说:生枣食之过多,令人腹胀,蒸者食之,补肠胃,肥中益气。又说:干枣养脾气,强志。《随息居饮食谱》说:干者甘温。补脾养胃,滋营充液,润肺安神,食之耐饥。以北产大而坚实肉厚者补力最胜,名胶枣,亦曰黑大枣,气香,味较清醇,开胃养心,醒脾补血。亦以大而坚实者胜。

鲜枣干燥后有红枣、黑枣之分,其实在古代大枣就是红枣。无论红枣、黑枣,主要功效是补气血,养脾胃。我的同学有一位年近90岁的母亲,一次感冒后不饮不食,奄奄一息,医药无效。她用红枣炖成浓汤,一汤匙一汤匙地缓缓喂服,3天后能进米汤,经过中药调理,3个月后终于能生活自理。这就是补气开胃的证明。黑枣则有一个特殊功效,即明目。用黑枣500克,洗净晾干,加入黄酒1000毫升,浸泡2周后食用,每天7枚,可以提高视力,我的母亲曾经试验,确实有效。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冬琪

来源:爱美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