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光绪

清朝覆亡前两次改革的教训(图)
2020-06-01

政治体制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制度,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政治体制也要相应改革,不然就会制约、延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是统治者的自我改革,尤其涉及统治者的重大利益,所以阻力巨大、困难重重。面对这种局面,改革者的策略往往是...

光绪皇帝关于国家新闻自由的批示 至今仍能警醒世人(图)
2020-05-24

光绪皇帝认为报纸有两重任务。一是报道国家的政策、法令,即所谓“宣国是”;一是反映社会动态,表达百姓的愿望与意志,即所谓“达民情”。中国古代的《邸报》,清代的《宫门抄》,其内容都是皇帝诏令,官家意旨,光绪皇帝要求报纸“达民情”,反映人民的心声,显然是个大进步。报纸不仅是一种宣传工具,而且应该传播知识,扩大、增进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了解。只有报纸说真话,说实话,才能帮助“朝廷”了解实际,了解民情,作出正确的决策。

清末高人提前示警:北京火药库大爆炸(图)
2020-04-22

清朝光绪年间,北京的石碑胡同火药库发生了爆炸。清朝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初七(公元1899年6月14日),位于北京的石碑胡同火药库发生了爆炸,死伤惨重。石碑胡同是中国明朝时使用的名称,到了近代,为了避免与西长安街南侧的石碑胡同重名,所以在1965年改称为育德胡同...

揭秘皇室临终“病案”:乾隆善终
2020-03-12

在宫中,一旦皇帝罹患重症,太医们一般会以其诊视疗病的纪录,成为了皇帝最后时刻的见证人,清朝最高寿的乾隆皇帝88岁善终,光绪皇帝则久病缠身英年早逝,甚至医案纪录也曾缺失。近日,《紫禁城》杂志七月号刊登了赵阳的《皇室病案中的宫闱秘事》,为我们解读了清朝三位皇帝...

现存这7张光绪照片 专家说“只一张是真的”!(图集)
2020-01-21

慈禧有很多照片存世,甚至王公贵族,下到宫女、太监,都有很多真实照片流传下来。但却少有光绪的照片,这是为什么呢?照相术诞生于1830年代,1844年就开始进入中国澳门、广东等地。开始国人不接受这项新技术,认为会把人的魂魄摄走,到了1880年代,清廷内的照片慢...

清末的两则“一语成谶”奇闻(图)
2020-01-19

诡异的历史,总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方。清末曾发生过两则一语成谶的奇闻,令人感慨莫名。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与实际统治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长达四十七年。慈禧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变的危殆时刻,没能够像俄国的彼得大帝和日...

历史老照片:她是晚清最漂亮的皇妃 也是光绪一生独爱的女人(图集)
2019-09-06

在清朝历史上,光绪皇帝的生命中出现过一个他最爱的女人,那就是珍妃。而光绪帝生命中出现的三个女人:隆裕皇后、珍妃和瑾妃都是慈禧太后选定,而他独爱珍妃一人。那么,光绪最爱的妃子到底长什么样?图:光绪和珍妃合影。 历史照片:上色的珍妃照片。清宫剧中的...

【老照片】皇族内阁难续大清残命 最后一次签字李鸿章大口吐血(图集)
2019-04-01

【皇族内阁】1911年5月8日,清廷改革旧制,实行责任内阁,但13人的内阁中满人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只有4人,此举彻底打破了改良派和以汉人为主的地方实力派的幻想,人们普遍认为,清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所以当几个月后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时,没人再愿意捍卫这个皇朝了。

【微揭秘】惊人 看看晚清甩中共多少条街?(组图)
2019-03-22

1.派人出国留学并择优录取,未见有骇人听闻的幕后交易;2.慈禧晚年着手推行宪政,遏制专权,甚至制定了时间表;3.放宽言论限制,包容异己,连汪精卫这样的预谋弑君者,竟然保住了人头并最终获释;4.即便自顾不暇,亦不忘垂顾海外同胞,派军队震摄南美的暴乱排华。

雷颐: 改开40年改革已死 清朝覆亡前两次改革教训(图)
2018-12-30

慈禧太后(中)和光绪帝隆裕皇后(左二)等人。(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按:在今年“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并没有如预期提出新的改革举措。大陆的知识份子及中共体制内人士都普遍认为“改革已死”,并对中国的前景感到焦虑与悲观。120年前,清朝开始了两...

【大跃进老照片】疯狂!家里没一件铁家什 山药每亩要种15万棵(图集)
2018-10-15

县委书记张国忠要求每亩山药必须达到15万棵以上,达不到者受惩罚。屋里没了米面,连盛粮食的筐篓盆罐都已收走。也没了铁锅;铁锅都被集中,打碎,扔进了炼钢炉,同时扔进炼钢炉的,还有铁饭勺、铁锅铲儿、灶膛里的铁炉齿,以及铁秤砣、门钌铞儿、纺棉线的铁锭子、钉在地上拴羊的铁橛子。土坯黄泥砌成的炼钢炉,烧光了村里的大树小树,家中的箱柜桌椅、板凳木墩。

【清朝老照片】中国最后一次上朝实况 慈禧戴花镜细看城墙上的洋人(图集)
2018-09-24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末代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了大清最后一次朝见礼仪,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专制制度在形式上结束了。但之后帝制的幽灵一直在中国大地上神出鬼没,先有袁世凯的有形复辟,结果遭全国人民讨伐,不久就失败了,后来的人聪明了,改称领袖了。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的因果故事
2017-07-12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半天,早已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正好来到“十六铺”的茶楼,进去匆忙喝了点茶就...

我看康有为这一生(组图)
2017-07-10

保皇会为敛财而伪造的照片,事实上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光绪皇帝同时召见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事,这张伪造的照片在当时欺骗了大量的海外侨胞 1858年,康有为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分别是清政府的布政使、按察使、举人、知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溥仪买票进故宫 在光绪房间看到一张照片 当场跟专家吵起来(组图)
2017-07-08

溥仪买票进故宫,在光绪房间看到一张照片,当场跟专家吵起来 溥仪劳动改造释放后,一次和杜聿明几个朋友去故宫。 溥仪走到门前,却被检票员拦下,检票员告诉溥仪,要去旁边先买票,凭票参观。 溥仪纳闷了,低声嘀咕道: 我今回自己家,还得买门票? 他们来到光绪帝的...

陈寅恪家史:侵华日军不敢做的事造反派做到了(图)
2017-05-16

陈寅恪这位学贯古今,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为何不写中国近代史呢?陈寅恪先生的祖父涉及到戊戌变法,父亲经历过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而陈寅恪先生年近中年,却双目失明,到香港避难,晚年时又屡遭红卫兵造反派折磨。陈说了一句:...

【微揭秘】惊人 看看晚清甩中共多少条街? 老照片
2017-03-19

【晚清甩中共多少条街?】1.派人出国留学并择优录取,未见有骇人听闻的幕后交易;2.慈禧晚年着手推行宪政,遏制专权,甚至制定了时间表;3.放宽言论限制,包容异己,连汪精卫这样的预谋弑君者,竟然保住了人头并最终获释;4.即便自顾不暇,亦不忘垂顾海外同胞,派军队震摄南美的暴乱排华。

1902年光绪皇帝回銮照 真实的皇帝回宫(组图)
2017-03-12

回銮:旧时称帝王及后妃的车驾为“銮驾”,因称帝、后外出回返为“回銮”。这组图片真实记录了清朝时帝王回銮的壮观景象。 1902年袁世凯进大清门 两宫銮驾进大清门 前门瓮城 光绪黄轿进入前门 正阳门彩牌楼 前门瓮城 前面 光绪的黄轿 ...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珍妃(组图)
2017-02-08

慈禧把珍妃叫出来,本意是想让她跟着自己跑,结果珍妃哭哭啼啼,言语发生了冲撞,慈禧大怒,说:二总管你干什么吃的,把她给我扔井里去。这个说法是孙耀庭老先生跟我说的,他师傅伺候过光绪,是师傅这么告诉他的。本文根据晚清研究学者贾英华在新浪、雅虎视频中主讲的《揭秘...

影射曾庆红敛财 庆亲王作者又出奇文:他们在耍你耶皇上 图
2016-06-20

根据当时的账面记录,明朝万历皇帝的伙食开支是每月480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5万元左右,饭量这么大?到了清代,皇上的伙食标准更无法想象,小皇帝溥仪每年要消费肉类1万斤、家禽3000只,年伙食开支将近20万两白银。万历皇帝作风懒散,创造过30年不上班的记录,对财务问题可能不上心;溥仪正是上幼儿园的年龄,骗小孩子不需要技巧,所以这两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那么,正常的情况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