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光绪

慈禧执政3决定 1个万世唾骂 1个流芳百世 1个葬送大清
2025-04-19

翻开近代史可以知道,晚清最有影响力的人莫过于慈禧太后了,她是晚清实际的掌权人,但大清国在她的治理下不断割地赔款,民不聊生;然而,慈禧也并非完全没有作为,史学家认为,慈禧执政期间,作出了三个决定:一个万世唾骂,一个流芳百世,一个葬送大清。第一个决定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

被中共歪曲最严重的“八国联军”惊人真相(图)
2024-10-23

在庚子之乱和随后的战争中,拳匪制造的红色恐怖是中国近代史上罕有其匹的浩劫。这场浩劫难道不是八国联军用战争手段终止的?平息浩劫、解民倒悬,这不是八国联军出师的“副产品”,而正是联军作战的目的。当然严格地讲,联军要解救的主要是各国的外交官、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基督徒,但是中国的民众官绅不是也同时获得解救吗?如果说八国联军平息这场浩劫的丰功伟绩不可没,这种说法过分吗?

怎样评价慈禧这个人?(图)
2024-10-04

在晚清的大变局中,没能认清世界大势,把握好转型的大局,这也许是苛责她了,在那个时候,也许换一个人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但是,在甲午之后,亡国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形下,居然为了个人的权势,发动政变,废掉变法。进而掉进光绪忘恩不孝的感情漩涡里不能自拔,为了能顺利废掉光绪,不惜冒崩盘的危险,贸然支持义和团,跟西方决裂。浑到这个地步,几乎丧失了满清统治的最后的机会和合法性。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 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图集)
2024-07-04

皇上岂能冒充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戊戌新政被扼杀在襁褓中,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菜市口。慈禧太后发布训政诏书...

谭嗣同被砍头时,被连砍30刀才断气,是真的么?
2024-06-26

谭嗣同用他的生命,激起了更多有志之士对未来的思考,正如他所说,自古以来,想要改革总会流血,他用自己的鲜血给后人做了一个示范,也用自己的鲜血打开了那扇改革之门,谭嗣同虽然去世了,可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改革中,守旧派慈禧等人最终还是无法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消失在了历史之中,而谭嗣同这样的人和牺牲精神,却永垂不朽!

天象示警 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大瘟疫(图)
2024-06-14

改朝换代之前,经常有瘟疫、旱灾等天象示警。(图片来源:Adobe Stock)瘟疫和其它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清朝咸丰...

八国联军是怎样在天津搞拆迁的(图)
2023-11-06

1900年,占领了天津的八国联军成立了临时军政府,并取了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汉名:天津都统衙门。这个洋衙门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从1900年7月30日成立,到1902年8月15日解散,一共召开了329次委员会会议和4次特别会议或专门会议,平均两三天召开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所有议案,...

皇帝该读什么书?(图)
2023-10-05

在帝制的框架内,皇帝的教育状况,一般都会有些问题。预立太子,是稳定政局的定海神针。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如果太子年纪比较小,早早成了储君,再教他们点什么,就有些麻烦。过去的发蒙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背,背不下来,就是揍。可储君哪个敢揍?所以,但凡早早变成太子,后来又顺利做了皇帝的,...

开倒车是没有止境的(图)
2023-08-18

开倒车的时候,正常一点的人,势必人人自危,前面的被干掉,就轮到了后面的。小人得志之时,乌烟瘴气。之所以没有发动大清洗,是因为端王他们心太急,动作太大,一上来就要拿两个西太后根本没法动的人开刀。接下来使馆又迟迟打不下来,西太后一想,义和团的刀枪不入,看来也不靠谱,再在朝堂大开杀戒,就更没有必要了。以后洋人打进来,议和还用得着李鸿章。

“一剂先生”有仙方 炼药为丸能治百病(图)
2023-06-03

甘庸德给人看病从不拘泥于古方,可他炼制的神奇药丸却有起死回生之效。清代光绪年间,广西平南县有位一剂先生,名叫甘庸德(字元夫,一字玉山)。他从小就很爱读书,每天可读上万字。他不仅读得快,背得也快;是凡能背下来的,就不再忘记了。甘庸德天资聪颖,在行文作诗上也颇具天赋。他十五岁在乡塾里...

西太后的A面和B面(图)
2023-02-25

在西太后的执政生涯中,很少有人能真的把她给蒙了。此人不仅无师自通于驾驭权术,而且有一种女子特有的直觉,所以,无论谁,骗她都难。但是,在庚子年,她却吃人骗了。在此后的岁月,一直念兹念兹,只要外国公使的夫人们提起,她就会这样说。其实,当年的确有人蒙她,甚至制造了假照会。但是,有关义和...

进退失据的西太后(图)
2023-02-17

没有受过教育,原本就十分狭隘的西太后,把西方的这种敌视的态度,视为对自己权力的挑战。明知道打不过西方,却固执地不肯妥协。因为事关权力,她自己感觉已经没有了退路。戊戌政变之后的西太后,进入了她个人权力生涯中最为昏聩的时刻,进退失据。最后病笃乱投医,居然听人蛊惑,相信义和团可以刀枪不入,把宝押在了义和团身上。在甲午惨败之后国家最艰难的时刻,做出了让国家更加悲惨的选择。

国学大师康有为难料身后凄惨事(图)
2023-01-02

“老太太最初不过是患感冒,先在家中调养。不想,病越来越重,便送进医院,搁在了观察室。窄窄的床铺正好对着门口,穿堂风儿吹个不歇,过往之人走个不停。罗仪凤一再恳求,是否可以转到病房。院方的人白了她一眼,回答说:‘你母亲不就是个社会名流嘛,这么呆着就行了。’几天后,康同璧死在了观察室。”时间是1969年8月17日,老人终年83岁。

中国有多少状元终成大器?(图)
2022-10-01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张謇(网络图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这期间共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金字塔尖的状元,则是优中之优,精华之精华(如宋朝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