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民国

这就是民国 大陆学者对民国的集体追忆
2012-08-15

2011年1月7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感恩答谢暨陈丹青、张鸣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民国"进行了讨论,陈丹青、张鸣、钱理群、贾樟柯、王军等作了发言,集体­追忆民国时期。

民国 可以让我们看清黑暗
2012-08-22

民国并非完美,但她可以让我们看清黑暗; 民国不是天堂,但她正慢慢步入正轨!

忆民国 一代风骨今何在?
2012-08-13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人们惯于以“动荡不安”来形容: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党争、内战、列强瓜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民生凋敝……。近一、二十年以来,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渐采取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史学界有识之士的努力,...

古朴舒展厚重祥和 1948北平让你魂牵梦绕 111图 阿波罗网精粹
2012-08-03

千百年保存得如此完好,却禁不住中共几十年的破坏。

望我故都,唯有痛哭。

罕见老照片:民国十大女星合影 都曾红极一时
2012-06-25

这是一张难得的照片。 所以说难得,是因为这十大女明星当时都红极一时。她们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上,是极不容易的事。那么,这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许多上海电影工作者南下香港,成为风气。其原因很多:一部分人是为了逃离国民党的政治压力,...

“四大家族”只是一顶政治帽子?!
2012-06-23

所谓“四大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图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婚照(资料图片) 所谓“四大家族”,即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

老照片:民国时的小人书摊 好温馨
2012-06-18

曾经的小人书摊,就如同近日的网吧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书摊一般就摆放在电影院或广场附近。从早到晚,看书的人络绎不绝,看书的也不都是孩子,看电影来早的和逛街歇脚的大人也看。那些年代物质匮乏,儿童读物少得可怜,小人书摊便风靡全国,盛极一时,成为一个时...

踏雪无痕 民国武术大师孙禄堂轻功记载
2012-06-20

孙禄堂和儿子孙存周推手。(网络图片) 轻功,在很多现代武侠小说中说的神乎其神,读者也多认为这种现代物理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像。其实在中国近代二十、三十年代就有不少有关武术大师施展轻功的记载,其中最出名的是孙禄堂。 现今社会也不乏人体...

网友惊叹 中国的美女都不见了! 23图
2012-06-13

拍摄于上世纪二十到五十年代之间的老照片,出自名叫SamSanzetti的犹太摄影师之手。他1922年来到上海创业,于1957年才回以色列定居,在他待在上海的这段时间,为许多人留下美丽的影像。女性们在他的照相机下,都展现著各自亮丽的神彩,看起来更有着醇厚、...

民国时期的新闻自由
2012-05-26

民国时期的大公报(网络图片) 新闻自由是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标志,就此而言,民国时期可以说中国噎进入了现代国家,因为那是的新闻自由噎可圈可点。 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制度的倒台,中国的民办报刊进入了一个兴旺的发展时期。一九一三年,全国大大小小的报馆竟然达...

一支鲜为人知的革命军队
2012-05-18

在我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套拍摄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的图片,包括十二张照片和部分底片。这套十分罕见的图片,详细地记录了一支革命军队从组建、军训,一直到参加辛亥革命推翻上海地方清政府、受到革命军上海都督陈英士(即陈其...

百年前民国小学课本拒绝洗脑使今人耳目一新
2012-05-18

谈到近年来兴起的民国老课本热,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已经重印的诸多民国老教材中,要数1912年由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的那套《共和国教科书》(新星出版社,2011年 9月)最见功力。这是辛亥革命之后出版的第一种新编小学教科书,由于当时尚未有“党化教育”一说,...

有心酸有感慨 49年前的各地样貌 23图
2012-04-27

上海(1937年10月号)外滩是上海的门户,江畔大道沿线有许多气派的国际商业建筑,水滨有码头和海关,1937年8月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后,这里一时间成为无主之地。 上海(1945年2月号)1945年的上海已有了票价实惠的双层巴士,还有出租车、有轨电车等,...

国家地理镜头中的民初人物与生活特写
2012-04-24

国家地理镜头中的民初人物与生活特写 上海商业印刷厂,(1927年6月号)工人在刻写用来彩印的石版。该公司男女雇员逾3000人,福利相当不错。 年轻的驭者,(1936年12月号)有时候,这种慢条斯理的动物会在北平的交通堵塞中与汽车纠缠不清。一条从北平通往...

国家地理镜头中的民国:北京与广州
2012-04-20

这座箭楼原本连在北京内城的城墙上,早年清帝从紫禁城去往天坛,便会穿过这个门洞。楼顶有琉璃瓦,它身后有正阳门的正楼,高九丈九尺(旧制),古代中国以“九”为象征尊贵之数。 北平(1937年10月号)行动迟缓的双峰驼仍是去往北平的一种主要运输工具,近的从周边...

民国初年上色老照片
2012-04-08

时装女 吃油条的儿童 母女俩 两对父子 护士们 提暖炉的三孩童 肩挑婴儿的老者 读圣经的妇女 头戴白色帽子的年轻女孩 东岳泰山的石阶——疑似十八盘 挑担人

“白色恐怖”下媒体的口无遮拦
2012-03-29

70多岁以下的人,一说“解放”前就有一点“谈虎色变”的,似乎当时老百姓什么都不敢谈,“莫谈国事”,否则会遭到国民党政府残酷迫害。其实这些都是中共故意夸大、伪造“事实”,欺骗不知情的“草民”。即使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由于中共多年在这方面的宣传,听多了也...

周璇胡蝶等 1949年民国十大女星罕见合影
2012-03-26

这是一张难得的照片。 所以说难得,是因为这十大女明星当时都红极一时。她们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上,是极不容易的事。那么,这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许多上海电影工作者南下香港,成为风气。其原因很多:一部分人是为了逃离国民党的政治...

千娇百媚的民国美貌女郎
2012-03-14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极小,杂志种类又少的时代,商业的广告意识从来不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大批欧美资本大量输入。外国资本家很快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 这就是月份牌的由来。画面除了商品宣...

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民国武松”
2012-02-2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北平的国军第29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28日,132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29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赵登禹将军身高1米9,勇猛异常,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