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农村

 许沣:胡春华陷入乡村振兴农村“厕所革命”的泥坛
2019-11-29

习近平不搞城市化而搞乡村振兴,于是胡春华去搞农村厕所革命。结果麻烦大了。农村改厕并不像城里一样,装个马桶就万事大吉了。高寒地区,冬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农村厕所大部分又建在户外,改厕必须考虑如何防冻,不能简单统一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有的地方没有建设化粪池或配...

分析:中共为何推出“合村并镇”?(上)(图)
2019-11-23

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共日前推出“合村并镇”,将在全国各地农村的部分地区进行大面积拆迁。那么,什么是“合村并镇”?中共为何推出“合村并镇”?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据大陆媒体报导,中国农村正在紧密锣鼓的实施“合村并镇”(也叫“撤村并镇”)计划,该计划是...

“你这池子也别养了 估计以后还会有人投毒 换个地儿!”(组图)
2019-11-06

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元华曾经对大纪元说,现在中国人最缺的是道德,中国人有这种“哄抢行为,是中共几十年来让国人去背弃传统,变成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的结果”,“这也是当下中国全民的一个心态。”

中国高达2.8亿的人口 只要生病 就只能等死…
2019-10-28

一个人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热量,每天就必须要花10块钱购买身体必须的粮食以及油盐,以保持在长期的轻度营养不良状态,低于这个支出水平,就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无从维持生命。这意味着这种家庭每年要拿出超过一半的收入在维持生存所必须的食物之上,猪肉是肯定吃不起的。至于服装、教育、医疗、交通等其它各种必须的支出,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的支出,那根本就不知从何而来。事实上,这意味着:中国有高达2.8亿的人口,只要生病,就只能等死

王维洛: 自相矛盾的人权白皮书
2019-10-05

一、中共的脱贫功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9月22日发表的《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中,把贫穷定义为中国人民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又把脱贫作为70年来最主要的功绩来炫耀。白皮书指出:中共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

中国农村陷发展困局 谢田:土地被抢走 政治上被高压(图)
2019-10-03

中国城乡差距显著,中共的城乡政策使农民数十年难以摆脱困境。 中国城乡差距显著,尽管中共每年都出台文件,宣称要帮助农民脱贫、改善教育、改良土地状况等,但农民贫困的生活处境仍不见任何起色。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席教授谢田分析认为,中国农村发展的...

建设“美丽乡村” 却成人间地狱:厂房民房连遭拆 村民频自杀(图集)
2019-09-26

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复兴运动,强徵土地,拆毁建筑,甚至造成多人自杀。但随著“美丽乡村”的开展,很多村民却怨声载道,甚至屡致人命案。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还是形象工程,合法权益会不会沦为政绩牺牲品,人民正在用切身体会给出答案。

绝了!中南海一招中国史上未见 逼上梁山?!百姓被彻底搞死了
2019-08-19

日前,中共国务院发布一项通知,显示副总理胡春华接手一个烫手山芋,处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中共长年都没有解决的一个“难题”。大陆专家说,大面积欠薪,是“逼上梁山”。阿波罗网论坛版主转发大陆贴文说,现在的农民已经被彻底搞死了。...

中共说中国人素质不行 看看八十年前的山西村政建设
2019-07-10

八十年前的山西村政建设,在中国现代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那时凡来山西的人都要谈到山西的村政建设,普遍给予较高评价,山西是著名的模范省,山西村政建设,从1917年开始,到抗战前,已有相当成绩。今天研究区域社会史的人对于当时山西的村政建设也颇多关注。山西村政建设...

柬埔寨农村惬意生活:女人河边露天洗澡!(组图)
2019-06-07

其实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很少的人能够与大自然好好的接触,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想要与大自然接触更加的困难,而有一个地方,不仅每天都能被美丽的大自然包围,他们还会在自然中沐浴,这个地方就是柬埔寨的农村,女...

农村婚恋:一场待价而沽的“生意”(组图)
2019-02-25

曾经以为乡村就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是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看到的却是荆棘丛生,荒野遍地。 稀稀疏疏的鞭炮声,零零碎碎的狗吠,给这个豫西南的乡村涂抹上一层灰暗的色调。 只有几户大门口停着的几辆耀眼的小汽车,为这个日渐凋零的乡村增添了几分衣锦还乡的生气...

中国将再度开征耕地占用税(图)
2019-02-20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中国政府自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又恢复向农民开征耕地占用税,将对每户农村家庭按人均耕地面积的不同,以每平方米5至-50元分四档幅度征税。 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中国农民将再度向政府交税。据中国官媒报道, ...

农村老人说 “一螺穷 二螺富 三螺四螺开当铺” 原来有这说法(组图)
2019-02-09

过去的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有些人甚至都没有上过学,不过他们的智慧一点都不少,甚至经常能够“出口成章”,所以现在农村才会流传下来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语。这些农村俗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农村俗语都有道理,但却体现出了先人们的智慧和经验。在众多...

红辣椒:我无意矮化农村 故乡却日渐凋零(图)
2019-02-08

我的家乡位于鄂西北一个普通的农村,它在某种程度上深深地镌刻着中国农村的变迁轨迹,出外求学多年,每年回家都会生发太多感慨:人越来越少、地越来越荒、人们精神越来越贫瘠……偌大的一个村子,回家与之寒暄皆为白叟老人,家家门户紧闭,均在外务工,最终举家迁移要么倾全家之力在城里买上一套房子,要么就一家人租住在不到20平米的出租房里。唯独邻居一个小孩还在家乡就读,可是每周上学放学就要花费近2个多小时步行至距家15公里的乡镇中心学校。

我是农村教师 但如果能选择 我不敢将孩子留在农村就读
2019-01-13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尤其是四、五线城市的农村,恶化的教育环境呈现出一片狼藉的态势,让人不忍直视。笔者是一名农村教师,很多农村教育问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也深感人微言轻的无力。这里,只想谈一点想法,希望最大限度地引起关注。1、农村学校生源大量流失。幼升小流失...

斯坦福学者详解中国面临的最最最大问题...(组图)
2018-12-03

“我经常说我希望中共援助非洲,但是现在每年给非洲1000个亿,我觉得就是一个月的钱,80个亿,拿出来,做小学里面的健康项目,做养育的项目,就够了,30万个村子的村民能给他养育好。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罗斯高(Scott Rozelle) ...

凛冬将至:一个985高校大学生的十一返乡纪实
2018-10-21

十一,旅游的黄金周,国内的景区到处人头攒动,已然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人人人;十一,同样也是被遗忘了的秋收的时节,一通电话之后,我从帝都回到内蒙的家中,参加秋收。南方的热气刚刚褪去,北方已然有了冬天的寒意,凌晨天还黑着的时候就听到母亲窸窸窣窣穿衣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