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唐太宗

史上那些“二世祖” 康乾盛世GDP达到世界1/3
2014-02-27

康乾盛世之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美国学者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当时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即使是工业革命之后,亚当·斯密说:“中国和印度的制造技艺虽落后,但似乎并不比欧洲任何国家落后多少”。清朝统治者汇集众多专家、学者编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成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唐太宗与隋炀帝的不同治乱观
2013-07-16

李世民下面的两段话,更是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应从自家身上查找乱因。其一意为,君王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如果刻薄百姓来侍奉君王,就像割自己的肉来充饥,肚子饱了,身体却死了,同理,君王富了,国家却亡了。所以,君王出现问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自身造成的。比如,想追求盛大,耗费钱财就多;耗费多了,就会加重百姓的赋税;而赋税过重,就会增加黎民的愁苦;到了百姓怨声载道时,国家就危险了;国家危险,君王就该丧命了。我常常思及此理,所以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青史无二 史上哪个朝代最开放 全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中心
2013-07-14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最繁荣开放的一个都城,纵向看历史,前后都不大容易与之为比,横向看世界,长安当时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中心。一个时代如果国内混乱,统治秩序动摇,对内怕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对外来文化,一定会排斥拒绝。唐朝在强盛的时候,政治上有健全的宰相制度,敢于听取尖锐的“异见”,文化上张开双臂,接纳东西南北的各方文化使者和经济客商。王国维的《读史》诗:“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祆寺建波斯,远人都有如归乐,此是唐家全盛时。”可为写照。

“贞观之治”是这样炼成的(图)
2013-06-19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能力,素为世人称颂,亦常被后人赞之为千古第一明君。他十六岁应募从军,十八岁助父起事,后率唐军东征西讨,终至全国统一。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成功发动玄武门事变后被立为太子,二个月后即帝位,史称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在位(公元...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个皇帝(图)
2013-05-05

汉光武帝为人十分仁慈、厚道,这在历代开国之君中是极为罕见的。开国者多重杀伐,似乎不杀不足以建立新朝国威,所以先是杀敌人,后是杀功臣。刘秀破了这一恶律。他以武功建国,却又极重文治,体恤民艰,崇尚节俭,奖励士节,被史家称作“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他的缺失是中常侍一律改用宦官,埋下东汉末年宦官弄权的隐患。

中国十大影响世界的人物
2013-03-29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不过生日?
2012-06-19

“过生日”是中国传统习俗礼仪之一。在所有古籍记载中,魏晋以前并无庆贺生日的活动,仅在《礼记.内则》上载有︰“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意思是,在古代生男孩就在门的左边设置木弓,生女孩就将佩巾挂设在门的右边。 但是,这只是最初古人庆祝新生儿出生...

唐太宗为什么被推为千古一帝?
2012-03-12

唐太宗李世民,一个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皇帝,一个与秦皇汉武齐名、有文韬武略的皇帝,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约定
2012-01-24

《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让现代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故事,白居易《新乐府》诗“死囚四百来归狱”说的就是这件事。贞观六年年末(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複核桉件。当太宗看到30多个死囚时,觉得很是可怜,就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一律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年之后...

唐太宗李世民纳谏 连避暑大臣都不让
2012-01-08

下面的故事均译自唐代刘肃《大唐新语》。 笔者初读《大唐新语》,感觉唐太宗活得很不自由,动辄获咎。但他的本性善良大度,能接受正确意见。笔者又觉得,群臣对他监督太严,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并有极其刺耳之言。后来一想:这正是唐太宗能成为英明君主的起点,贞观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说:不敢纵欲
2011-11-29

唐太宗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今译】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君主靠的是国家,国...

唐太宗“览图禁杖”看针灸图禁笞刑抽打囚犯脊背
2011-11-21

【原文】 太宗览《明堂针灸图》,“人五脏之系,成附于背。”诏自今毋得笞囚背。【注释】这一则故事,出自《新唐书•刑法志》,笔者转引自明代张居正的《帝鉴图说》。此事发生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主要讲述了唐太宗爱民如子,即使是对犯了过失的刑犯,也...

改写欧洲历史的两位中国皇帝
2011-10-27

谁不经意改写了欧亚历史-北匈奴被汉军打败后,余部西迁入欧洲,并在300多年后致使西罗马灭亡。-东西突厥政权被唐军消灭后,余部西逃,其后裔在欧亚大陆先后建立四大帝国。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会在千里万里之外掀起一场风暴。因为它的翅膀振动了周围的空气,这种振...

测测你的智商,能把公主娶回家吗?
2011-07-17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是豪门贵族中的淑女更是求之不易,你想知道唐太宗出了哪些考题给众多的求婚者吗?这吐蕃国又是如何才能娶得大唐公主回国? 通婚和亲是古代的外交手段,唐太宗时期是盛世,各国乐与唐朝结亲交友,求婚者众,于是乎太宗出题考试招亲,当时赋予通婚使命...

空王佛转世 真身存古寺
2011-06-12

空王佛包骨真身 志超和尚在世71年,在山西绵山“抱腹寺”成佛,是汉人第一个成佛的,被视为空王古佛托化人间。如今他被包塑的真身佛像还在寺内,抱腹寺名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赐,现名“云峰寺”。志超和尚一生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神奇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助唐太宗解大旱的事...

难怪被称千古一帝 唐太宗“端午赠扇”的含义
2011-06-06

王溥的《唐会要》中记载了端午节唐太宗的一个小活动,说:(贞观)十八年五月,太宗为飞白书,作鸾凤蟠龙等字,笔势惊绝。谓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朕今各赐君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唐太宗端午节不吃粽子送扇子,这里边...

为甚么古代的笞刑不打背只打臀?
2011-05-21

我们常看到许多古装剧中,在公堂上被判“重打五十大板”时,犯人都是被打臀部,而不是打手、脚、胸或背部,除了因为臀部比较多肉外,那又是为甚么呢? GA_googleFillSlot("DJYwww_articles_news_below-header");在《...

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帝
2011-05-03

李世民,这个少年英雄,十九岁起兵反隋,骑着这昭陵六骏,手握风雷,驰骋华夏,“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国力空前强大的唐王朝。二十九岁时,他从父亲唐高祖李渊手中接过皇帝的权杖,中国历史上于是开始了令后人无限向往的贞观之治。...

鲜为人知:全世界各国人士膜拜中国
2011-01-14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假如让他再活一次,重新选择出生的城市,他会舍弃二十世纪的伦敦,选择七世纪的长安。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一个精研世界历史、遍览东西方文化、一生中阅“城”无数、见多识广的老人,为什么会对一座中国古代的城市如此情有独钟呢?在皇皇...

汉武帝和唐太宗 汉唐帝国重构世界版图
2010-11-28

-北匈奴被汉军打败后,余部西迁入欧洲,并在300多年后致使西罗马灭亡
  -东西突厥政权被唐军消灭后,余部西逃,其后裔在欧亚大陆先后建立四大帝国
 
  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会在千里万里之外掀起一场风暴。因为它的翅膀振动了周围的空气,这种振动一波一波传导开去,可能会在很远之外,或者很长时间之后,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相距700年的帝王,就是这样两只蝴蝶。他们在各自的首都长安城里各自做出了一项决定,却在不经意间给欧亚大陆造成了长久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至今仍在被我们感觉到。
 
  这两位帝王,就是汉武帝和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