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亿游客穷游 青海景区人均消费仅一瓶水

今年暑期,中国旅游业遭遇“旺季不旺”的冲击,数亿游客集体上演“穷游”,青海茶卡盐湖景区,游客大排长龙,但人均消费仅有一瓶矿泉水的钱。
一位中国博主发布视频说,“今年暑期好几亿的游客集体上演了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我来都来了,但是我一分钱都不花’。”
他表示,“今年这届游客把‘穷游’玩出了新的高度,比如说青海的茶卡盐湖,游客上厕所,排队排成了长龙,结果人均消费还不如一瓶矿泉水的钱。一位景区的负责人吐槽说,我们这儿现在就成了一个停车场,游客进来拍完照就跑,垃圾桶里都翻不出几根烤肠的签子。”
共匪的镰刀遇到觉醒的韭菜! pic.twitter.com/QV84BDNGGd
— 沐阳 (@muyang909) August 27, 2025
“现在大家逛免费的博物馆,自带泡面,夜宿洗浴中心,或者是车里,90后的经典语录是什么呢,说门票超过20的景区,都是资本主义的陷阱。”这位博主说,“这届年轻人活得很通透,你建你的仿古街,我转我的(免费)博物馆,动物园。你搞天价民宿,我直接搭帐篷对付一宿。你涨价我就穷游,你扩张我就摆烂,反正坚决不做那个冤大头。”
今年暑假,中国旅游业迎来意想不到的“寒冬”,从甘肃敦煌到川渝,从山东威海到云南香格里拉,民宿和酒店价格普遍腰斩,旅行社揽客越来越难。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下滑消费降级,游客能省就省,自带帐篷、自带锅碗瓢盆等“穷游”方式盛行,“2025年暑期旺季不旺”已成为旅游业共识。
从出行数据来看,这个暑期很“热”,车站、机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8月中旬,民航运输量同比增长超6%;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同比增长4.0%;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暑期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也有增长。
但是从消费数据来看,这个暑期又很“冷”。本应是旅游行业的黄金期,一些头部景区、旅行社的游客接待量却下降超20%,一些民宿、酒店更是无奈感慨:“以前抢房像春运,现在降价像清仓。”
据重庆日报8月17日报导,清水村农家乐女老板谢秀说,“这是我经营农家乐10多年来,生意最差的一个暑期。哪怕是周末,房间也没有住满过。”
“我的农家乐,共有30多张床位,包吃包住,一个月2500元/人-3000元/人。以往暑期,顾客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但常常是‘一床难求’,以至于在餐厅里都摆了加床。”谢秀称。
今年闰六月,她本以为避暑客会更多,怕忙不过来,早早就请好了两名厨师,可是直到7月15日之后,才有游客陆续上山,不仅时间比往年晚了半个月,数量更是锐减。
“截至目前,我的农家乐,哪怕在周末,人都没有住满过,收入至少降低30%以上。”谢秀说。
梁广,是仙女山上一个度假区的经理。他直言,今年暑期遭遇“滑铁卢”,入住率至少降了约20%。“更直观的感受是,以往暑期,上仙女山的公路时不时要堵车,而今年这一现象不再有。”
万盛黑山谷是重庆市又一知名避暑地。邹悦在山上经营了一家民宿,他表示,今年暑期,游客接待量明显减少,平时的入住率在50%左右,周末在80%左右。
“以前客人抢房像春运,现在降价像清仓。”邹悦盯着手机上的订单数据说道,往年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的房间,今年却空置了不少,而且房价还降低了不少,照这么下去,肯定得亏。
不仅重庆,在北京、上海、三亚等不少暑期游热门城市,一些旅游业者同样表示,今年暑期,迎来了旅游市场的“丝丝凉意”。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消费降级,旅游业也陷入困境。今年2月,中国民宿行业发展报告显示,6成民宿老板后悔投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