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健康养生 >

味精和鸡精,哪个对人体危害更大?

味精和鸡精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钠,适量食用对身体无害。

味精可谓调味品中的“网红”,是是非非还真不少!

 

鸡精和味精差别大不大?

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没什么营养,常吃还会对身体有害。鸡精则不同,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仅有营养,而且安全。

于是,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人炒菜时对味精惟恐避之而不及,但对鸡精却觉得放多少、什么时候放都可以。其实,鸡精与味精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鸡精中含40%的味精

虽然大部分鸡精的包装上都写着“用上等肥鸡制成”、“真正上等鸡肉制成”,但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主要是由鸡肉、鸡骨或其浓缩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味精(谷氨酸纳)和盐。

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另外还有糖、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

 

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主要还是其中味精的作用。另外,肌苷酸、鸟苷酸都是助鲜剂,也具有调味的功效,而且它们和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鸡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丰满,且香味更浓郁。

至于鸡精中逼真的鸡肉味道,主要来自于鸡肉、鸡骨粉,它们是从新鲜的鸡肉和鸡骨中提炼出来的。鸡味香精的使用也可以使鸡精的“鸡味”变浓;淀粉的作用则是使鸡精呈颗粒状或粉状。

营养成分高低不同

鸡精和味精哪个营养更高一些呢?

味精主要是通过大米、玉米等粮食或糖蜜,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提取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纳,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鸡精的成分由于比味精复杂,所含的营养也更全面一些。

除了谷氨酸纳以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不过,鸡精再有营养,也只是一种调味品,不能与鸡肉同日而语。而且,据广东省消费委员会的调查,发现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鸡精之间,蛋白质含量并不一样,这主要与它们的鸡肉粉或鸡骨粉含量有关。

安全性与味精差不多

很多人不敢吃味精,主要是担心它会产生一定的致癌物质。不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认为,在普通情况下,味精是完全安全,可以放心食用的,只是不要将它加热到120℃以上,否则其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失水变成焦谷氨酸钠,产生致癌物质。

此外,由于鸡精本身含有约百分之十几的盐分,所以炒菜和做汤时如果用了鸡精,用盐量一定要减少。鸡精里还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痛风患者应该少吃

常会听到这样的传言:味精是化学合成产品、味精致癌等等,说的言之凿凿,好像很有科学性。

并且今年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了一份专家建议,提出限制味精摄入量,这个新闻令很多人忐忑不安,特别是喜欢味精的人群,免不了要问味精还能吃吗?

味精会致癌吗?

味精的发明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人们从兴奋、追捧到质疑、放弃,这个过程很多专业人士都在不懈的研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加热到 120℃ 以上时,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

这就是传说中味精致癌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在100℃温度加热半小时,仅有0.3%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加热1小时才有0.6%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焦谷氨酸钠并非致癌物,也没有证据表明它对人体有害,只不过它没有鲜味了。

 

在学术界和权威监管机构那里,味精早已不是问题了,是安全性很高的食品添加剂。

虽然,今年欧盟食品安全机构要求限制味精摄入,成年人每天不超过1.8克,但这并不是说味精有害,只是把摄入量调整到一个更低的标准,提醒大家别吃太多。

1.8克的味精并不少,常做菜的人也会知道,味精放多了菜并不好吃。

鸡精比味精更有营养?

有些人认为鸡精比味精更有营养,因为顾名思义鸡精是用鸡肉调出来的精,是鸡肉里面的精华,所以从口感上来说就是非常的好,非常的鲜。从营养成分上来想,浓缩的就是精华,等于喝一大锅鸡汤的营养。

其实不然,鸡精跟鸡没关系,是以味精为基本成分,加上盐、鸡味的香精、糖、鸡骨粉、香辛料、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内容更丰富,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主要是因为其中味精的作用。

 

既然味精不致癌也不是化学合成产品能不能随便吃呢?

当然不能!尽管味精已经被证明是无害、无毒的,但是依旧不能放的太多,否则也会让你很难受的,就像是盐吃得太多一样。

在使用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几个事情:

1、喜欢吃味精的人要注意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8克。

2、温度太高时,不宜放味精

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是70℃-90℃;在150℃时,它会脱水,产生结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钠会变为焦谷氨酸。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所以做菜或汤要等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为最佳。

3、肉类以及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海鲜等。

4、还有些不宜吃味精的人群像高血压、肾病、代谢综合征、孕妇、婴幼儿和乳母,都应禁止或少吃味精。

 

编辑:宋云😎日期:04-11
来源:爱医聊
味精 鸡精 谷氨酸钠 调味品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5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组图) 2025-09-05
别不信!人过50没这病,能活到90岁 2025-09-05
警惕,大脑缺血的人,脸上很可能出现这几个异常,快速自测下(组图) 2025-09-05
才知道,市场上这5种“药水”蔬菜,菜贩子:我从不给家人吃,建议了解一下(组图) 2025-09-04
长期被“冤枉”的5种好东西,一直被认为有害,其实非常健康!(组图) 2025-07-26
味精对人体有害?50多年的谣言摧毁了一个行业 2025-07-02
下馆子之后感觉特别渴,是味精鸡精造成的吗?(组图) 2025-05-06
酱油瓶身如果标注了“这4点”,无论什么牌子,最好不要买!(组图) 2025-01-09
医生劝告:西红柿炒鸡蛋,尽量不要放“此物”,可能多数人做错了(图集) 2024-06-19
味精和鸡精会影响健康吗?到底还能不能用?(组图) 2024-03-25
味精致癌?鸡精比味精健康?都是骗人的!(组图) 2024-01-12
中国癌症高发,是蚝油惹的祸?医生忠告:这3种调味品,尽量少碰(图集) 2023-12-24
为何高血压越来越多?医生坦言:与盐无关,5种调味品建议少吃(组图) 2023-08-06
一家四口先后确诊肝癌,医生:炒菜时放入这“东西”,难怪会得病(图集) 2023-07-21
中国癌症高发,都是味精惹的祸?提醒:真正致病的是这4种食物(图集) 2023-07-18
味精、鸡精真的对人有害吗?它们有什么区别?看完终于清楚了!(组图) 2023-06-16
这6种调味品不用放冰箱!很多人放错了(组图) 2023-05-22
比糖和盐还“可怕”的调味剂,我们可能每天都在吃!难怪三高找上门(组图) 2023-02-07
中国癌症高发,是味精吃太多?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2种调味品(组图) 2023-01-21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