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健康养生 >

比糖和盐还“可怕”的调味剂,我们可能每天都在吃!难怪三高找上门

糖和盐都是常见的不可缺少的调味剂

而我们也都知道

过量食用会诱发各种健康问题

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控制

糖和盐的摄入

但你可知

其实我们身边隐藏着比二者还可怕的

“健康杀手”!

01

放多了的味精

味精、鸡精是烹饪时常用来提鲜的调味剂,而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很多人喜欢多放点;但也有人认为味精会致癌,不能吃,选择鸡精更好……这些想法到底对吗?

鸡精和味精,主要成分一样

在化学成分上说,二者都是谷氨酸钠构成,都有提鲜调味的作用,功能差别不大。

只是鸡精的谷氨酸钠含量比味精少,并且在味精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了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使之更加鲜美。

味精不会致癌,但多吃无益

在超过120℃的温度下,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不过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其致癌性,只是会失去鲜味。

味精里有我们平常容易忽略或看不见的隐形盐,钠含量很高。如果吃味精的同时不减少食盐等其他钠盐的摄入,容易钠超标。而高钠饮食容易带来肥胖,还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正确使用才是安全的

①出锅前再放

谷氨酸钠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因此,不管是炒菜,还是炖汤,都不宜过早放味精、鸡精,而应该在将出锅时放入。

②加醋,不加味精

在烹饪糖醋鱼、糖醋排骨、醋熘白菜等食物时,最好不要再放入味精、鸡精。因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热,更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使菜肴走味。

③控制量

谷氨酸对人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不超过1.8克。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盖的量。

平时做菜时,也可以适当加点鸡汁汤、菌菇等提鲜,减少味精等调味料的使用。

02

摄入过量的食品添加剂

为了延长保质期、改善品质、增加营养成分等,基本上加工食品(像碳酸饮料、冰激凌、果脯、蜜饯、汉堡、罐头等)都会有食品添加剂的存在。

不过,这类食品添加剂,只要不超范围,完全按照规定限量使用添加,对于人体健康基本无害。

但有些添加剂存在于很多食品中,一不小心就摄入过量了。

越吃越“呆”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更耐高温、不易变质,并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添食品酥脆口感,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制作各类饼干、糕点的原料中,包括植物性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沙拉酱、代可可脂等。

而这些“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体非必须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对健康造成很大伤害!

发表于国际期刊《Neur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是全因性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其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因此,为了健康,更推荐大家选择天然的、未加工的食物,更要控制好量。

编辑:宋云😎日期:02-07
来源:中食报大健康产业一点号
调味剂 味精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5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组图) 2025-09-05
别不信!人过50没这病,能活到90岁 2025-09-05
警惕,大脑缺血的人,脸上很可能出现这几个异常,快速自测下(组图) 2025-09-05
才知道,市场上这5种“药水”蔬菜,菜贩子:我从不给家人吃,建议了解一下(组图) 2025-09-04
戒糖仅2周身体就有这些惊人变化 哈佛医生证实(图) 2025-08-22
一把盐就能解决的事,知道后少花冤枉钱,很实用了~(组图) 2025-07-26
长期被“冤枉”的5种好东西,一直被认为有害,其实非常健康!(组图) 2025-07-26
味精对人体有害?50多年的谣言摧毁了一个行业 2025-07-02
下馆子之后感觉特别渴,是味精鸡精造成的吗?(组图) 2025-05-06
牛肉一焯水就变柴?原来是用错了水,教你正确做法,牛肉鲜嫩多汁(组图) 2025-04-15
海边人教你一招,3 分钟快速解冻虾,肉质细腻和新鲜的一样(组图) 2025-02-20
炒菜过咸怎么办?这些方法简单好用,不影响菜品口感(图集) 2025-01-26
糖尿病的元凶不止是糖 2种食物是血糖“加速器”(组图) 2025-01-23
聪明人煮鸡蛋不用凉水激,这样做,蛋壳轻松脱落,聪明煮蛋法!(组图) 2024-12-27
一个不起眼的炒菜习惯,悄悄让全家人骨头被掏空(组图) 2024-12-20
你知道吗?豆腐保鲜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组图) 2024-12-13
为何“脑梗”逐渐增多?与肥肉无关,3种调味料建议少放(组图) 2024-11-12
包菜怎么炒更好吃?掌握好3个窍门,包菜出锅爽脆入味,营养解馋(组图) 2024-09-01
“1元盐”和“10元盐”到底有啥区别?普通家庭,平时吃1元盐可以吗? 2024-08-01
医生劝告:西红柿炒鸡蛋,尽量不要放“此物”,可能多数人做错了(图集) 2024-06-19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