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健康养生 >

60岁以上老人,有自己的血糖标准!多少才正常?看看标准范围

老吴今年63岁,但已患糖尿病十多年了。日常虽然按时吃药,但在饮食和作息上一直没好好控制,平时想起来就监测一下血糖,觉得数值差不多、没有什么不适就不太在意了。

在不久前,老吴总觉得肢体无力、麻木,当时以为是颈椎病导致的。后来,老吴相继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和行为缓慢的迹象。不过,家人也只是怀疑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直到有一天,老吴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紧急检查。结果显示,脑血管出现严重的堵塞情况,即突发脑梗。令人痛心的是,经过2个小时的抢救后,老吴还是遗憾去世了。

医生表示,脑梗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血糖得不到良好的控制,高血糖环境促使血管和神经受损,最终则容易引发脑梗。

60岁以上老人,正常血糖是多少?标准不一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患病率已达30%。按此计算,目前中国至少有7813万老年人患有糖尿病,且另有45%~47%的老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治疗率、达标率均低于50%,相关病死率和病残率均在显著升高,糖尿病总体管理水平欠佳。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多系统损害,导致眼、心脏、肾脏、血管、神经等多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及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而控制好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举措。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版)》,一般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建议是: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

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而言,由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特别的低,或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情况,血糖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空腹血糖可以保持在7.0~8.5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不超过11.1mmol/L即可初步判断为正常血糖。

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患者本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具体如下:

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说明血糖太高了

糖尿病并发症在出现前并非无迹可寻,对于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或者不定期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以下5个症状则提示血糖已经升高了。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手脚发麻

当血糖长时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血液粘稠度会上升,损伤血管以及神经系统,导致患者经常出现手脚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灼热感、蚁行感、手套袜套感、针刺感。此时可能要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出汗异常

出汗异常,典型表现为躯干部位多汗,而四肢却少汗,或者无汗而皮肤干燥,这种现象提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引起了汗腺分泌异常。

3.夜尿增多、口渴

体内血糖升高以后,肾脏开始更努力地去除多余的葡萄糖,致使尿量增多,尤其是夜尿增多明显。体内损失了大量的水分后,人体也会容易感到口渴难忍。

4.腰酸背疼

血糖升高导致尿糖排泄增加时,血液中的钙也会大量流失,再加上胰岛素缺乏,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则会导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出现腰背疼的症状。

5.口腔异味

高血糖状态会为口腔中的致病菌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如此容易引发牙周炎,导致口臭。此外,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紊乱,体液中的酮体增多,呼出的气体会带有丙酮的气味,类似烂苹果味。

天天测血糖,血糖仪怎么选测得准?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血糖测得准,不仅可以判断血糖控制情况,还可以指导治疗,预防并发症。

1.如何正确选购血糖仪

选购血糖仪主要考虑准确性、器械配备情况、操作和便携性以及售后服务,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综合衡量。

首先,血糖仪的数据,应与静脉血检测结果相近,测试结果不能相差太大。同时要查看血糖仪每个配件的器械状况,比如采血针的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多少,以及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等。最后,还要了解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工作,试纸的供货情况是否到位。

血糖仪能否保持精准关键在于抗干扰能力,而强的抗干扰性能,离不开血糖仪蕴含的各项技术。以贵州拉雅血糖仪为例,它具有红细胞压积补偿技术,扩大了血糖仪的适用范围,而且应用了免调码技术,更换新试纸时可自动识别编码,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错误调码导致的误差。此外,试纸配方采用葡萄糖脱氢酶法,能有效排除乳糖、麦芽糖等物质的干扰。多项技术带来的强大抗干扰性能,有助于维持高精度性,带来更准备的血糖监测结果。

2.测血糖时需要注意什么?

血糖随时会变动,管理血糖要定时观察。一般来说,血糖监测可以选择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还需要测夜间血糖(凌晨2:00~3:00)。

在采血的过程中要保证手部清洁,可以用酒精消毒或用肥皂和温水将手洗干净,并用清洁的纸巾擦干,保证手干燥后再采血,避免影响准确度。

采血的部位建议选择无名指、中指或小指的两侧,既可降低疼痛感,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采血只要适量就行,太多容易污染试纸,而且可能挤出的组织液会影响结果。在使用血糖试纸时,要注意是否受潮或过期。

最后,提醒各位糖友,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除了自觉在家监测血糖外,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测,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糖友们还要注意控制好饮食,规律进餐,营养均衡,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保持好的心情。

编辑:王和😎日期:10-14
来源: 39健康网
糖尿病 脑梗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手脚发麻 口腔异味 口渴 夜尿增多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5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组图) 2025-09-05
这种房子害你胖!住哪里决定腰围和健康,日教授揭3条件挑对长寿宅(图) 2025-09-06
老人常吃桃酥伤胃吗?提醒:老年人尽可能少吃这些糕点,胃受不了(组图) 2025-09-06
别不信!人过50没这病,能活到90岁 2025-09-05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5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组图) 2025-09-05
不容易脑梗的老人,大多都有这6个习惯,你占了几个?(组图) 2025-08-23
研究发现:不容易脑梗的老人,大多都有这3个习惯,你占了几个?(图) 2025-08-23
突破!全球首例糖尿病被治愈 他彻底摆脱胰岛素 2025-08-22
恭喜你,有这9个表现,你的糖尿病病情正在好转!(图) 2025-08-21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4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图集) 2025-08-19
医生发现:糖尿病早期不是口渴,而是身上3种症状,早了解少受罪(图集) 2025-08-14
“生姜是脑梗的‘杀手’”?医生提醒:想大脑健康,这5物要多吃(组图) 2025-08-08
长期口臭,不只是肠胃问题,或是这5种疾病找上门了,不妨查一查(组图) 2025-08-04
47岁男子脑梗离世 医生提醒中老年人别做这些事(图) 2025-08-04
医生发现:大量喝水的糖尿病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3大变化(图集) 2025-08-04
无预警!中国大批青壮年突然人就没了(图) 2025-07-26
25岁男糖尿病前期 不爱甜食也沦陷 一看菜单秒懂(图) 2025-07-24
马上停止喝这5种饮料,喝得越多,血管或越堵?医生给出明确答案(组图) 2025-07-24
糖尿病患者有救了!研究发现:经常吃这4种食物,血糖很难升高(组图) 2025-07-22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