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坐在马桶上洗澡”的幸福幻象


    
     一则题为“民调显示都市年轻人青睐超小户型”报道说,现在房地产市场上“超小户型”很流行。比如上海一些楼盘最小户型只有22平方米,而西安出现的最小户型甚至不足13平方米,需要“坐在马桶上洗澡”。其中诸如“青睐”、“圆梦”之类语词,展示了一片幸福幻象。 

    
    读过一本叫《生活可以这样过》的书,作者叫亚历山大-冯-舍恩堡。这个人从报社下岗后,重新思考贫穷与富有,发现财富缩水,美好生活未必缩水。这种观点很有些市场。不过,我很不喜欢。不是因为自己是物欲主义者,不懂得乐观与超脱;而是自己是权利主义者,更愿意从现实艰难中看到权利被剥夺的疲惫。
    
    就拿“坐在马桶上洗澡”来说吧。除了睁眼说瞎话的开发商,没有人会真心“青睐”这种生活。诚然,小户型房子卖得好,与“市场需求”有关。但是,不要轻易掩蔽这种需求背后的被动与无奈,这背后有太多生存与权利的困境。在城市,户口、教育以及相关社会保障,都被一纸房屋产权证捆绑得死死的。没有自己的房子,那是很麻烦的事。
    
    对客观生活并不真正热爱,却还要发表主张来加以歌颂,这种行为其实与余秋雨“含泪”劝告灾民一样,都是很虚伪的事。那种只知道津津乐道于13平方米小屋的“超豪华蜗居”,感叹于在“坐在马桶上洗澡”的别致风景,看不到权利捆绑与民生无助,就是一些生活家的垃圾制造。可悲的是,现在生活中,一些有钱有闲的人,总爱拿别人的艰涩与无奈寻开心,以自己的无耻来伤害别人的可怜。
    
    昨天,我们单位广告栏上也贴满了类似房产广告,宣扬一种只有19平方小公寓的舒适、豪华、时尚。那广告上面有一个“甲壳虫”,对这种“创意”我不懂。我的领导调侃说,只有那么大的虫子才适合住在那么小房子。这种感同身受,才是真实的生活家。毕竟,谁都需要活在真实中。就像我现在住着小房子,连自己与女儿写字空间也没有,对这种“坐在马桶上洗澡”的生活,我永远也不会违心的歌唱。
    
    邓拓有一篇很著名的杂文,叫《一个鸡蛋的家当》。里面讲到古代某人妄图借一只拾到的鸡蛋而孵鸡、买牛、生犊,最后一步步实现了发财梦。邓拓拿这个古代笑料来讽刺当时的“大跃进”运动,绝妙尖锐,发人深醒,让很多人领悟到了“用空想代替现实”的荒唐。刺破虚假幻象的邓拓后来也身陷文字狱。在我看来,邓拓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生活家。
    
    生活中绝不能随意就出现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现象。现在,“坐在马桶上洗澡”的幸福幻象,就让我觉得有许多虚伪的生活家,像苍蝇一样在垃圾之上歌唱着它们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 紫薇  来源:天涯社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028/14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