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国古代机器人

作者:

工匠偃师制造神奇偶人,周穆王惊奇万分。

工匠偃师制造神奇偶人,周穆王惊奇万分

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早已潜藏着对机器人的热爱与憧憬。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家立刻会想到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这“四大发明”,以及这些发明所衍生的科技,例如罗盘与火箭。或许有人还会指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也有极高的成就;而渊远流长的中医中药,更是愈来愈受世人肯定与重视。然而,想必很少有人曾经留意,中华民族很早就对(广义的)机器人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在理论或实务层次,都曾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只不过在古籍中,从未出现“机器人”这个近代术语,而是叫作“偶人”、“人偶”、“木人”、“木偶”或“傀儡”。

时至今日,“木偶”或“傀儡”只是代表一种表演艺术,诸如“木偶戏”、“傀儡戏”、“皮影戏”或“掌中戏”。然而在许多中文文献里,“傀儡”与同义词都带有强烈的机器人色彩。举个“正史”的例子,《北史‧列传71》记载着:“炀帝嗣位,柳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帝退朝后,便命入问,言宴讽读,终日而罢。常每与嫔后对酒,时逢兴会,辄遣命之至,与同榻共席,恩比友朋。帝犹恨不能夜召,乃命匠刻木为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柳。帝每月下对饮酒,辄令宫人置于座,与相酬酢,而为欢笑。”大意是说,隋炀帝根据宠臣柳的形象,造了一个“机关木偶”,好让这位宠臣仿佛整天都陪着自己。

至于稗官野史里的记载,当然要比正史更加夸张。例如唐朝人张鷟所写的《朝野佥载》,就收录了几则“中国古代机器人”的传说。其中一则是:“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常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者日盈数千矣。”这已经是具有语音功能的机器人。

其实不论正史或野史,相关记载的真实性或许都要大打折扣。话说回来,真实性的考据并不是本文重点,因为即使纯粹只是纸上谈兵,这些文献仍然充分显示:中国古代学者对机器人做过丰富的幻想。这项事实,正好呼应笔者曾经一再强调的观念:“历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机器人,并非由于古代学者的想像力不够丰富,而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乃是逐渐累积的过程,必须累积到临界点才能有所突破。于是,古往今来那些造不出机器人却不死心的学者,自然而然退而求其次,改以纸上谈兵的方式,精心设计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机器人。在古今中外的幻想文学中,类似的例子可说俯拾皆是。”(参见<机器人的科与幻>)

而在中文古籍的相关文献中,最具有科技想像力的作品,则莫过于《列子‧汤问篇》中一段“乱真机器人”的记载。让我们先用尽可能忠实的白话文,把这个故事仔细说一遍:

周穆王有一次出巡,一路向西走,越过昆仑山,抵达极西之地的崦嵫山。在返国的半途,有个小国呈献一位名叫偃师的工匠。周穆王随即召见他,问道:“你有什么本领?”偃师回答说:“大王命令我做什么,我就能做什么。不过我已经做好一样东西,希望大王先看一看。”周穆王说:“明天你把它带来,我跟你一起看看。”第二天,偃师再度谒见周穆王,周穆王接见他,并说:“跟你一起来的这位是什么人?”偃师答道:“是我制造的能歌善舞的伶人。”周穆王惊讶地望着它,发现它无论举手投足,都和真人毫无分别。只要摇摇它的下巴,它就会唱起旋律优美的歌曲;捧起它的手,它就会跟着节拍翩翩起舞。它的表演千变万化,要什么有什么。周穆王不知不觉把它当成真人,还召来宠妃盛姬及其他女官一同观赏。不料在表演即将结束的时候,伶人竟然对周穆王身边的姬妾眉目传情。周穆王大怒,立刻要杀掉偃师。偃师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伶人开膛破肚,好让周穆王看个清楚,里面其实都是由皮革、木材、胶水、油漆,以及五彩颜料制成的零件。周穆王仔细观察,发现伶人体内藏有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等器官,外部则有筋骨、关节、皮肤、汗毛、牙齿、头发;虽然都是假的,却是一应俱全。偃师把伶人缝合,它随即完好如初。周穆王命令偃师把它的“心脏”摘掉,这次再缝合后,伶人就不会说话了;接着把它的人工肝脏摘掉,伶人就失去了视力;最后摘掉人工肾脏,它的两条腿就瘫痪了。这时周穆王才龙心大悦,惊叹道:“人间的科技,竟然真能巧夺天工?”于是命令随行车辆将伶人带回宫中。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紧接着就该探讨最根本的问题:这段记载究竟是真是假?由于周穆王的时代距今整整三千年,倘若这是一段真实史料,人类的科技发展史势必重新改写。好在(可惜?)许多证据都指出,这段文字本质上只是一篇小说,而且是根据佛经故事改写的(出自《生经》卷三:佛说国王五人经)。不过,纵使是百分之百的杜撰文字,这篇文献仍然蕴藏着许多启示。且让我们逐一分析如下:

列子本名列御寇,生卒年代不详,总之是在春秋战国之间。他的学说通常被归为道家体系,却又与老庄学说有明显的不同。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他算是一位比较入世的道家。《列子》这本书虽然都在阐扬列子的思想,却是一本众所周知的伪书,绝不是列子或其弟子的撰述。然而,这本伪书早在汉朝便出现了;而目前通行的版本,则是在晋朝(约西元三、四世纪)就已经定型。换句话说,若将“偃师机器人”这段记载视为幻想小说,这篇小说至少也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一两千年前的某位中国文人,竟然能有这么丰富、甚至离经叛道的想像力,同样是一件令人无比惊讶的事实。

更耐人寻味的是,“偃师机器人”不只是幻想小说,而且是道地的、正统的科学幻想小说。因为它不但在故事中巧妙融入科学精神,构思也完全符合“结合当时当代的科技再加以延伸”这个标准的科幻手法。而无论科学精神或科幻手法,都隐藏在“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这二十六字里面。在此必须强调,“偃师机器人”的故事虽然源自佛经,这二十六字却是那位佚名作者的原创,在佛经原典中找不到半点影子。

先来讨论科学精神的部分,在这个故事中,周穆王是一个具有实证精神的正面角色。当他看到伶人体内的各种“人工器官”后,立刻好奇心大炽,想弄明白那些器官究竟有什么用。而他采取的手段,则是标准的科学方法:将伶人视为一个黑盒子系统(blackboxsystem),可借由不同的输入与输出,推敲各种器官所主宰的功能。故事中,他逐一摘除伶人的人工心脏、人工肝脏与人工肾脏,便是在操控不同的输入;而他得到的输出,则是伶人分别失去语言、视觉与步行的能力。言下之意,周穆王得到三项结论:伶人的人工心脏、人工肝脏与人工肾脏,分别在语言、视觉与步行这三项功能中扮演关键角色。

不过对于现代读者而言,上述结论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可说是相当荒谬。至少我们会认为,这三项功能都不是“仿生学”的结果。因为根据我们对生理学的认知,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心脏和语言功能联想在一起,同理其余两项也一样。但是最好不要骤下结论,别忘了这位佚名作者是活在一两千年前的古人;即使他在撰写这篇小说时,果真做到“结合当时当代的科技再加以延伸”,现代读者也很可能看不出来。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不妨猜想作者是根据他那个时代的医学知识“加以延伸”,来建构他笔下的“仿生机器人”。想要验证这个假设并不困难,因为那个时代的医学知识,至今仍然保存在中医典籍中。我们只要翻开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很容易就能找到如下记载:“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肾主骨”。三者一一对应,丝毫不差。

我们常常听到“科技始于人性”这句老生常谈,却很少有人了解,科技也必须符合国情与民族性。凡是硬生生移植到本土的科技,都好比是失根的兰花,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要强调“机器人”这个概念绝非近代的舶来品;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早已潜藏着对机器人的热爱与憧憬。而在机器人学突飞猛进的廿一世纪,一旦唤醒这个集体潜意识,我们势必能发展出有别于欧美与日本文化的机器人科技。

附录一:《列子‧汤问篇》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越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

附录二:中文典籍里的机器人

《三国志‧魏书》:“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緪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巧百端……”

东汉‧王充《论衡》:“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为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

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酒船每到坐客之处,即停住,擎酒木人于船头伸手遇酒,客取酒饮讫还杯,木人受杯,回身向酒钵之人取杓斟酒满杯……”

《资治通鉴》:“三月,上巳,帝与群臣饮于西苑水上,命学士杜宝撰《水饰图经》,采古水事七十二,使朝散大夫黄衮以木为之,间以妓航、酒船,人物自动如生,钟磬筝瑟,能成音曲……”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科科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1129/27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