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鲜为人知的不败将军─黄埔名将关麟征

 

关麟征

关麟征(1905-1980),国民党陆军中将。原名关志道,字雨东。陕西省户县人,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关麟征在黄埔系中以“毕生穷力杀倭寇、一代名将姓字香”著称,素有“关铁拳”之称,与孙连仲之“孙钢头”一时齐名。1939年,军功赫赫的关麟征坐升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为黄埔学生中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之第一人,时年34岁。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关麟征退居香港,没有跟去台湾。1980年心脏病发作,病逝于香港,享年七十五岁。

早年的关麟征

1905年4月18日,武灵关麟征(字雨东)诞生于陕西户县真花磴村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家庭。幼年的他在农村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9岁转到邻村的苍溪小学。在小学念书时,由于他调皮捣蛋,又爱打抱不平,经常被老师打手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到小学高年级时,学习成绩大大提高,作文尤佳。小学毕业时,关麟征考试成绩为全班第一,但因有违反校规之事,降为第二。看透了关璘征性格的小学校长曾对人说:“这孩子将来成器就是杨六郎,不成器就是卖麻糖。”当时老师问他的志愿,他因见户县城里驻了一连兵,那位连长很是威风,故答:“我希望将来当个连长。”

关麟征15岁小学毕业后,来到省城西安,考进省立第三中学。那时镇嵩军刘镇华在西安举办讲武堂,关麟征的嗜好之一就是带兵打仗,这使得他冥冥之中对军队、对打仗的事情非常敏感,每次路过讲武堂门口,见讲武堂照壁上写着斗大的“奋斗”两字,都使他心里痒痒的,真是发自内心的羡慕。可是他只是个穷学生,没有背景,没有人推荐,谁又会相信他呢?只有望堂兴叹而已。后因关家中迭遭变故,负债累累,关麟征不得不中途辍学。他决心弃文学武,投军从戎,更希望能多挣点钱来减轻父母的压力,帮助家庭还债。

1924年初,关麟征的一位朋友邓毓玫悄悄告诉他,孙中山在广州开办一所军官学校,秘密招生。他们弄到一张胡景翼处签发的署名邓毓玫和吴麟征的护照,吴嫌广东太远不想去,他问关麟征想不想去广州投考军校,如果愿去,只要将护照上的吴改成关就行了。这一消息使他喜出望外,立即答应。他回家禀明情况,父亲见关麟征也已经19岁了,是个大人了,本不想同意但也劝不住,只好成全他。没有路费,,关父就将家中干活用的牲口卖掉,关麟征携带父亲卖牲口的25块银圆作为旅费,把护照上的“吴麟征”改为“关麟征”,和邓毓玫一起上路了。他们从西安步行到河南灵宝,换乘火车到了上海,找到了同盟会元老于右任。于老先生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当兵?”他当即非常朴素老实的回答:“当军官威风。”于右任被关麟征纯朴憨厚的回答逗笑了。不久,他们从于右任处取得了秘密介绍信,买舟南下广州。

1924年4月,关麟征与邓毓玫到达羊城,后乘船去黄埔岛,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关麟征被编在第三队。黄埔军校期间,在军事教育课程方面,关麟征学习了典、范、令和四大教程,并从事军事操练和实战演习,为以后征战疆场奠定了基础。

初期的戎马生涯

黄埔军校毕业后,关麟征参加黄埔学生军东征,讨伐盘踞东江的军阀陈炯明,第一仗是进攻淡水。淡水是进入东江地区的一个重镇,陈炯明派了一个旅的兵力依恃城墙和工事死守,阻止东征军前进。1925年2月15日拂晓,教导一团发起进攻,嘹亮的冲锋号一响,关麟征率领全排战士继敢死队之后用竹梯爬上城墙,打开城门,不到半小时,二营全部冲入城内。初出茅庐的关麟征,就这样取得了第一仗的胜利。

接着陈炯明派洪兆麟反攻淡水,二营奉令出城迎敌,关麟征排任尖兵,在淡水城外的白莽花与敌人遭遇,经过激烈战斗占领了一个山头。激战中,他的左膝盖骨受伤。关麟征受伤后被送到广州公立医院治疗,经医生的精心治疗,保住了左腿。

1925年末至1926年初,关麟征先后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总队长的中尉副官、第四期入伍生团上尉连长、学生队队长等职。1926年蒋介石建立宪兵团,杭毅为第一任宪兵团团长,关麟征任宪兵团三营少校营长,随军北伐。部队抵达南昌时,杭毅先赴南京受训,关麟征代理宪兵团长。1927年,关麟征到南京,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直属补充第七团团长。

1927年秋、冬间,蒋介石为了顾全大局,辞卸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隐居故乡奉化。当时关麟征的补充第七团在浙江驻防,他认为革命北伐,非蒋公领导,难期成功,乃跟同驻一地的补充第八团团长李皋协商,与第八团少校团附邓瑞安,同往溪口,晋谒蒋介石,向蒋陈诉愿联络江、浙地区的黄埔同学,共同拥戴。患难输诚,感人至深,深蒙蒋介石嘉勉。经关麟征等黄埔学生的努力,加之军情紧迫,南京军事当局遂一致联名电请蒋介石由日本回国复职,继续领导北伐。

1928年,关麟征任国民革命军警卫军司令部第二团团长。蒋介石建立十一师时,关麟征调任十一师六十一团团长,不久,升任第三十二旅旅长。1929年,关麟征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

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蒋介石调新建立的两个教导师进攻中原,关麟征在第二教导师任一旅一团团长,随军开赴中原战场。第一仗关团奉命防守河南东部的高辛集,由于关麟征发动官兵坚决阻击,阎冯军猛攻一个多月,未能把高辛集攻下。后来关麟征部转战到河南杞县,他以一个团的兵力掩护全师撤退,因为他属下的一个营失去联络,时间延误,在途中受到比关军多几倍的阎冯军的攻击,形势十分危急,当时大雾迷漫,百步之外视野不清。关麟征急中生智,利用大雾做掩护,不但不向后撤退,反而下令反击.阎冯军在大雾中因情况不明,不敢贸然前进,怕中埋伏,下令撤退,这才使他得以从容脱险。因为关麟征在这次退却中有功,随即升任该师第二旅旅长。

同年秋天,蒋介石亲自坐镇河南商丘西部的柳河车站指挥战斗,关麟征的第二旅奉命在距柳河车站20华里的铁路正面防守。因防守阵地辽阔,关旅兵力不敷应用,上级临时调拨刘子清营归他指挥,分担一部分正面防守任务。战幕一拉开,由于进攻的阎冯军兵力多,火力猛,刘子清营防守的阵地被突破,刘子清力战负伤,全营溃退。在这于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关麟征身边无机动兵力可以递补,若他防守的阵地有失,则危及近在咫尺的蒋介石。这时,他只好以身边仅有的警卫排30多人去填补刘子清的防守阵地。时当夏秋之交,他灵机一动,将30名战士隐匿于青纱帐中,进行分散射击,阎冯军因不知虚实,怕中埋伏,不敢大举冲锋,只是用大炮轰击。关麟征的“空城计”,阻滞了阎冯军的前进,保住了蒋介石的安全。直到中午时分,援军赶到,他才缓过一口气来。关麟征自此深受蒋介石的赏识和黄埔同学的钦佩,他作战机智勇敢、擅长指挥的名气不胫而走,那年,关麟征仅25岁。

1931年,石友三部在河北南部反对蒋介石,刘桂棠附之,并在南宫、大名一带反蒋。这时,关麟征任第四师十一旅旅长,奉令进攻盘踞在南宫的刘桂棠的夏子明旅。部队到达南宫后,关麟征发现双方兵力相当,且夏子明旅已将城门紧闭,防守森严,因而毅然作出决定: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他命令将士在离城十里的村庄宿营,以松懈夏军戒备,并命令一个营在天黑后秘密运动到城垣附近隐匿。城内夏子明部守军,见城外一片寂静,未见进攻,便开城窥探,隐匿在城墙附近的关军立即抢占城门,乘机冲入,大军随后进城。夏子明措手不及,仓皇逃走。关麟征仅用几个小时就占领了南宫县城,夏子明旅被歼,关旅只伤亡30余人。关麟征自认这一役是其早期戎马生涯中最得意之笔。

1932年,蒋介石对盘踞在鄂豫皖,四处攻掠烧杀抢劫的共匪红军进行驱逐、追剿。关麟征此时任第四师独立旅旅长,一马当先,率军进攻正阳关。关旅英勇异常,红军旷继勋的第二十五军只一天就被关旅杀的大败而逃,丢弃正阳关,向老巢霍丘溃散。7月7日,第四师师长徐庭瑶接到蒋介石全面进攻的命令后,率领全师四个旅十二个团,从东、北两个方向分路击破红军的层层阻击,向红军匪区大举进攻,关麟征旅从正阳关率先抵达霍丘城下。

随后,关麟征旅向霍丘连续四天发起猛攻,到第五天,第四师师长徐庭瑶率主力赶到,守城红军被全面包围,国军开始发动全面进攻,还有飞机助战,红军伤亡惨重。7月13日,国军克复霍邱,红军头子旷继勋逃出霍邱城,从西湖泅水逃跑了。血战结束后,城里有一千多名共匪头目统统作了俘虏,共匪霍丘县委书记詹成金自首,指出了四十四名重大罪犯,这些罪犯经审议没有被处决而是被解往南京。逃跑的红军头目旷继勋最后被共匪内部追究责任,一年之后,在中共内部展开的肃反运动中,被处决于四川通江县。

霍丘大胜之后,关麟征旅继续向西进攻,在砖佛寺,被陈赓、蔡申熙所带的2万多人包围,砖佛寺的地形是盆地,当时红军之人海距他不过数十公尺。关麟征从容指挥部队展开,布成梅花阵,特务排长王作栋大喊:“旅长在此,谁敢后退!”如此稳住阵势,关旅奋勇应战,以密集的机枪火力将红军之人海射杀的尸横遍野,红军被累累的尸体所震慑,人海之冲杀抵不过机枪火力之横扫,相持久后,渐渐不支,最终溃散。

1932年秋,关麟征的独立旅扩编为陆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荣升第二十五师师长。

率部参加长城抗战,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1933年春,长城抗战爆发。关麟征的第二十五师奉命增援华北,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日,本来部队奉命在石匣集结待命,关麟征则明察全般局势,认为待日军打进长城,坐在石匣挨打,不如违令挺进长城,凭藉天险堵击,决心以全师为国战死,以鼓舞全国民心士气,以消除国人对蒋委员长不抗日之误会,以张中央抗日之决心。当他率团长王润波等侦察阵地时,适敌人来攻,王团长阵亡,连长颜受庭负重伤,所有官兵,与敌奋战,他则绝不后退一步,终为敌人手榴弹炸伤五处。关麟征浑身是血,仍顽强指挥,力战不退,十余随行人员,全部战死,但阵地得以稳定。这时他才离开阵地,包扎伤口。

关麟征未待伤愈,又扶杖重返前线,与黄杰的第二师并肩抗敌。在战斗中,他以“反斜面阵地”战术,使日军飞机、大炮无用武之地。黄对他的机智、勇敢深表钦佩,曾赋诗赠之:“长城歼虏去,联辔人雄图。血肉飞天堑,烽烟混太虚。关东方失险,古北又成墟。都说君无敌,投艰我不如。”关麟征的二十五师与黄杰的第二师在古北口、南天门等地与日军激战,前后持续达两个多月,给自侵占热河以来气焰嚣张的日军一次沉重的打击,日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古北口之战是“激战中的激战”。关麟征将军确实具有神威,战斗中可使所有官兵,发挥至大之战斗力量,所谓:“一将舍命,万将难敌”,关麟征因在古北口抗击日军的激战中有功,获颁蒋介石青天白日勋章。那一年,关麟征年仅二十八岁。

1936年初,红军经两万五千里长窜到陕西落脚,只占据四个贫瘠小县,饥乏不能自存,遂东渡黄河,到山西抢劫钱粮。红军兵力大约三万多人,阎锡山的晋军兵力不足,遂向蒋委员长请求派跟红军作战有经验,作战得力的中央军来协防山西。蒋委员长便派陈诚带领中央军的两支对红军作战获得卓越战绩的精锐部队-----第二十五师及第四师驰援山西。

关麟征率第二十五师自河南洛阳进入山西后,坐火车至灵石集中。第二十五师一五○团第二营所乘坐的列车开到南关镇站时,红军冒充铁路人员,手持红旗摇动,使列车停于站外,铁路两侧埋伏的红军,将手榴弹纷纷投入车厢,第二营发觉后,丝毫没有显出慌乱,也丝毫没有被动的挨炸,而是异乎寻常的镇定,将红军投入的未炸手榴弹捡起来,迅速反投向红军,手榴弹在红军群中纷纷爆炸,红军遂被自己投出的手榴弹炸的狼狈溃退了,这真是一个奇闻。第二营官兵随即跳下火车,对红军进行追击。

后面开来的列车是一五○团的骡马及伙夫、马夫,押车的只有第六连一个排,因为前面的列车中了埋伏,列车只得退回霍县。不久,红军林彪部将霍县四面包围,此时防守霍县城的,只有刚刚退回的国军一个排及一些杂役兵。红军围攻霍县达半个月,一方面围攻霍县,一方面欲引诱第二十五师进入伏击圈,企图用人海战术将其消灭。从灵石来援的关麟征战场经验丰富,见多识广,见红军围攻一个仅有一个排战斗部队守卫的霍县城,竟老是攻而不克,知其中必有诈。遂将计就计,每天派出小部队跟踪接触,每天只走不到十里路,大军走走停停,就是不向霍县城发起全面进攻。相持半月后,林彪见谋划落空,于是便开始分兵窜犯其他地点。但就在这十几天的反复观察中,关麟征却摸到了林彪的底细,知道了红军的实际战斗力。关麟征发现,红军的战斗力其实远远低于第二十五师的战斗力。

之后,关麟征当机立断,没有按计划奔向太原,而是率领第二十五师杀向午城镇,将红军林彪部一万多人杀的大败,击毙红军两千多人。然后,关麟征又大胆孤军深入隰县,钻入数万红军主力云集的中心。当时,任副师长的杜聿明,再三向关麟征建议,应分兵据守午城镇、克城为犄角之势,可以互相呼应支援。关麟征没有采纳杜聿明的意见。他认为:这样做会分散兵力,受制于红军,成了消极守势作战,全师应集中隰县,红军来攻则集中强大的火力将其击退,红军伤亡必重,红军如撤退,则趁机各个击破。果然不出关麟征所料,对深入隰县的关麟征部,红军只是久久围困,而不敢发起进攻。相持近一个月之后,关麟征用声北击南之法,向南首先击溃了红军主力,再声东击西,打垮了刘志丹部,一直追到清水关,到达黄河岸边的三交镇。红军不敢接战,逃过黄河,窜回陕北老巢,山西随后趋于太平。战后,红军给关麟征起了一个名字,叫“关猛”。

关麟征在山西大败红军之后,不久,奉命截击企图进犯甘肃、新疆,占领到苏联的通道的红军徐向前部。在甘肃靖远,二十五师一个师,面对三万多红军主力,关麟征及时做出了正确判断:红军虽多,其志在逃不在战。随后关麟征率二十五师向红军大举进攻,歼灭徐向前部一万多人,俘虏红军三千多人。残余红军渡过黄河,在河西走廊,被马步青、马步芳部队彻底歼灭。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北平附近的芦沟桥,国军奋起抗击,蒋介石率领中国人民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八年全面抗战爆发了。关麟征此时已被提拔为国军第五十二军军长。

1937年9月,关麟征将军率部参加保定战役。10月,日军第十四师团及第六、十六师团各一部在冀南由肥乡、成安、临漳等县进犯漳河,关麟征率五十二军在漳河南岸与日军土肥原第十四师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双方发生白刃肉搏战,几次退而复进,失而复得,双方伤亡惨重。由于关麟征第五十二军与敌浴血奋战,终于使日军向漳河北岸邯郸、武安一带败退。关麟征从侦察员报告中得知日军在邯郸城外建有飞机场和汽油库,便立即从二十五师中抽调营长梁智伟,让他率一营部队夜袭机场,一举烧毁日军飞机10余架,缴获大批枪械弹药,受到第一战区电令嘉奖。

关麟征对付日军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针对日军装备精良,有飞机大炮及坦克,轻武器火力也比国军强的多,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强,士兵受过严格训练,有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的特点,关麟征提出“稳、忍、狠”三字诀的战法:战斗开始阶段,日军炮火猛烈,又有飞机轰炸,坦克掩护步兵冲锋,阵势很是轰轰烈烈,这时一定要“稳”住军心,等日军进入极近的有效射程内,才能开枪射击。战斗激烈时,国军可能伤亡很大,阵地可能会被日军突破多处,这时一定要“忍”,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等日军出现疲惫态式时,这时一定要”狠“,要全力反击敌人,此时因为双方纠缠在一起,因此日军的飞机、炮火、坦克、轻武器优势完全消失,国军要趁此机会发起全线大反攻,以国军占优势的反击兵力,必获最后之胜利。另外在战场上,为使全军拼死战斗,重视每一回合的较量,关麟征从来不留很多的预备队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360doc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627/31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