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杭州:谁在悄悄退场 “马年第一降”之后

作者:

缺乏了豪气的温州、台州客人,杭州的开盘现场,当年“卖白菜”般的抢购场景,只能“此情可待成追忆”。

短期来看,宏观经济回转,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在“这种形势下,打折、促销、让利,都将成为开发商正常的市场反应。”贾生华提醒说,但他反复强调,整体崩盘目前肯定不会出现。

浙江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黄卫华的观点与此接近。“十八届三中的政策影响,让杭州房价继续暴涨已无可能,涨的可能都很小。住宅受预期影响,价格将会稳中有降。”

开发商显然已经感到压力。南方周末记者询价包括万科在内的多家房企在售楼盘,虽然形式不一,但他们大多表示,比起过去,现在都有接近一千元左右的优惠。

更令人担心的

对于楼市,银行家们总会显得比别人更早一步。

“银行是个风向标。”贾生华开玩笑说,哪里形势不好,银行就会在哪个行业釜底抽薪。“他们只会锦上添花,可从不会雪中送炭。”

釜底抽薪已经开始。在房地产市场上,整体市场的资金链已经非常紧张。地产基金的经理们正频频出动,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时机。

开发贷款已基本不放,能获得的只剩寥寥几家。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几乎商业银行都已经实行名单化管理,“只有认可的公司才会放”。而这些公司,往往都被限定在国内销售五十强以内。

而既往售房的按揭款,现在的办理速度也慢了不少。从今年一开始,银行的按揭贷款就一直放得很慢。

“开发商卖出房,常常只收了个首付,余款都没法拿到,往往只回了一半钱。”该知情人说,“中等开发商拿不到开发贷,一旦销售不畅,接下来的资金成本压力将持续放大。”很多开发商,很明显撑不下去。

不过,比起杭州的住宅市场,更令人担心的是杭州的写字楼市场。要求匿名的一位地产基金高管提醒南方周末记者注意,按照目前杭州写字楼市场供应存量,达到预售条件的存量房,按照过去几年销售的速度,还可以销5年。

“个别地块的写字楼将出现危机。”对黄卫华的判断,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同意。

写字楼若崩盘,最早可能集中在萧山区的钱江世纪城。“它正处于危险的状态”,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年萧山区推出钱江世纪城,曾以很便宜的价格,推地给企业造总部大楼。一些实体企业摇身一变,成了写字楼的开发商。“这些企业如果资金充足尚可,如果处在资金高杠杆的状态,恐怕将在接下来死得很惨。”

一位要求匿名的地产基金总经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久前,曾有一家企业前来洽谈合作,这一楼盘,已经达到预售条件,但到现在,一套都没有卖出。

清盘离场?

挤出泡沫、看空投资性需求……这种阶段性的调整,在业内看来,对整个行业的市场健康,无疑是件好事。

“杭州的楼市二十年来,一直都是看涨,从来没停掉。现在的杭州房价,只是在回归到比较理性的角度。”黄卫华解释。

市场调整,或许已是众望所归。除了政府、购房者,“即使是理性的开发商自己,也不一定希望房价一直升上去。”贾生华说。一个迹象是,早在此轮风波前,疯狂的杭州楼市,早已开始悄悄退场。

黄卫华注意到,杭州的一些开发商,现在正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转向。以杭城本土的房地产大佬“绿城集团”为例,这几年,昔日高高在上、只做高端房产的绿城,姿态已降得很低。“现在他们连经济适用房代建都做了。”

这两年来,绿城集团的布局和结构在做相应调整。“现在宋卫平的更多精力,已经放在旅游房产、休闲养老地产上了。”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绿城为了转型,甚至开始设立农业部,进军高端农业,开始挖掘内部业主的消费潜力。

这无疑是理性判断的产物。大家都在未雨绸缪。多位杭州房产业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历了2011和2012年的危机风波后,本土的开发商在做土地投资时,已变得十分谨慎。也因此,在这一轮风潮中,做好了充分资金储备的本土开发商,将会挺得更久一些。

“这两年在杭州拿地的,大多是外来的大开发商。”一位业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急于扩张,对局部市场缺乏准确的判断,往往会显得更大胆一些。

接下来,“个别企业、个别项目,应该会承受压力。”贾生华说,但也是为过去投资决策过度乐观、不够慎重付出的必要代价。

滨江集团的经营策略,或许是反例的最好见证。这几年,滨江开发的楼盘,“户型设计、价量都更务实一些,这几年,他们主要依托品牌,走批发效应。”黄卫华说。

“大家现在的心态,就是尽量清盘,尽早把项目做完。”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南方周末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323/38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