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人体解剖图谱《存真图》诞生记 (下)

解剖巨著终诞生

上篇说到名医杨介发现《烟萝子五脏图》等人体解剖著作的内容有诸多错误,决心绘制一部较准确的人体内脏介绍图谱。他将《烟萝子五脏图》等著作进行比对,结合《黄帝内经》等医典,亲自绘制了若干人体内脏图,再对各部分图片编撰文字,包括内脏的位置、大小、形状、功能等。整理过程中,他时不时去城里找当日亲临刑场的画师面谈,以免出现错误。

《烟萝子五脏图》(左为内境背面图,右为内镜正面图)

如此这般,杨介花一年多时间绘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人体解剖图谱——《存真图》。

《存真图》,又名《存真环中图》(据传,杨介六年后在《存真图》中加入内脏的“经络”部分,并改书名为《存真环中图》,环中即“经络”之古意,并非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杨介两部不同的医典。)存真,古意即“脏腑”,点明此书主要用图文方式直观介绍人体的五脏六腑。《存真图》清晰展示了从咽喉到腹部的内脏构造情况,并对经脉联络、精血流转等进行了细致描述。书中包括肺侧图、脾胃包系图、气海横膜图(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一寸半处)、二分水阑门图(阑门穴,位于肚脐正上方一寸半处)等若干图。

划时代的《存真环中图》(网络图)

由于《存真图》在人体解剖内容介绍方面比《烟萝子五脏图》、《欧希范五脏图》更详细,更科学,所以它被公认为宋元时期人体解剖学的代表作。正如南京中医药大学陈道瑾教授如此评价《存真图》,“(它)在我国解剖学上享有突出的历史地位。”

几经波折留孤本

且说杨介完成《存真图》书稿后,并没想到刊行流传,毕竟时人对人体解剖还不理解,认为这是不忠不孝之举。三年后的1111年,两浙(古时称浙东和浙西,大致为现在的浙江省)转运判官贾伟节见到此书书稿并提出若干鼓励的话语后,杨介终于改变了想法。

贾伟节是京都汴梁人,进士及第,先后当过户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等职。两浙转运判官主要考察两浙的漕运、茶盐等情况,及时到京城汴梁向朝廷报告。两浙与京城往来之间,他在泗州偶遇老友杨介。把酒言谈之际,贾伟节看到《存真图》手稿,甚感惊叹,主动要求为之写序,并希望杨介能向同行赠送,以免造成遗珠之憾。杨介应允。

《存真环中图》书影(网络图)

带序版《存真图》书稿被抄成若干样本,在当时的医家手中流传。杨介则继续悬壶济世,著书立说,先后完成《伤寒论脉诀》、《四时伤寒总病论》等医典。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他从异乡行医回泗州途中,不幸被贼人误杀,享年70岁。

杨介虽逝,但《存真图》受到了历代医学家的重视,图画、文字经常被引用。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有《存真图》一卷,据考证这是最早的写本,也是目前可见引用它的最早医典。所谓写本,是指用依靠手写形式来流传的古籍,与刻本、活字本等有本质区别。最早对《存真图》进行直接介绍和推广的医典,当属《藏府指掌图》和《经穴指穴图》。两书作者施沛(字沛然,号元元子,明末医学家)在“凡例”中讲道:“余得宋时杨介所绘《存真图》原本,及王海藏《大法》等书,互相参校纂为是编……”

《存真图》也受到日本等国医学家的重视。日本僧医梶原性全1302年用和文(即日文,因日本又名大和,故日文又称和文)写成《顿医抄》一书;1315年将此书扩充改写,再译为汉文出版,并改名《万安方》。原来,《存真图》传至日本后,被数位医学家收藏,其中梶原性全将部分内容录入《顿医抄》中。

虽然《存真图》原本在战乱中散佚,但可从其它医书中可窥其全貌。后人根据《郡斋读书志》、《藏府指掌图》、《万安方》等医学典籍,整理成《存真图》孤本。可喜的是,经历沧桑的孤本现完整地保存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这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后记

《存真图》的出现,虽然激发了宋朝医学界研究人体解剖的热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体解剖仍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西方生物学知识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学者邓玉涵、毕拱辰等合作编译《泰西人生说概》一书,终于将西方解剖学介绍到中国。国人终开始正视人体解剖学。清时,医林圣手王清任编撰《医林改错》一书。此书是中国继《存真图》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人体解剖学著作。

《医林改错》(网络图)

不论是《存真图》还是《医林改错》,在那个思想僵化、科研条件匮乏的年代都显得尤为可贵,杨介和王清任对我国中医实验解剖的开创性贡献世所公认。

“杨介对祖国医学最大贡献为绘制《存真图》。此图实体绘制,乃真正之解剖图,是解剖史上之名作,影响深远。”《中国历代名医碑传集》这样评价杨介之功,可谓中肯。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蝌蚪五线谱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419/127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