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李濠仲:过头的美式幽默:911消防员遗孀地狱梗

作者:

有人曾拿美国史上最惨痛的911事件当脱口秀素材,结果淡化悲剧不成,还仿佛在别人伤口上撒盐。(911事件受损的消防车)

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美式幽默”的来由起于19世纪末美国大学校园,当时包括耶鲁、哈佛、斯坦福等名校都有专以幽默、讽刺为主题的学生刊物,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是高材生,但不表示他们没有烦恼,甚至在高度社会期待下,他们的压力还更大,所以,若要宣泄挫败感,确实没有什么是比把压力变成笑话更好的方式。

那些美国校园刊物段数愈来愈高的挖苦、嘲讽、讽刺内容渐渐广布传开,进而成为美国人独特幽默形式的滥觞,一路影响美国人今天的生活、思维和谈吐,直到单口喜剧表演/单口相声(Stand-up Comedian)成为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天忙于工作、家庭几近筋疲力竭的美国人,真的很需要有个地方、有个人能够让他们开怀大笑。

美式幽默风靡一时,同一时间,又有科学上的证明,认为“笑声”的确有益身心和减轻头痛,甚至能强化免疫系统、降血压和刺激大脑,加以人们发现“幽默”的内在,或许不完全只是让人发笑而已,正如同当年校园杂志上令人发噱的插图、笑话一样,也被视为是最能有效淡化压力的疗愈方法。

不过,百馀年来,美式幽默争议也不计其数,有时淡化悲剧不成,还像是在别人伤口上撒盐。例如不乏有人拿美国史上最惨痛的911事件当脱口秀素材,包括已故的知名喜剧演员Joan Rivers。她在美国喜剧圈地位崇高,经常嘲讽美国名人、政客,但也经常引起风波。2002年,她在一次现场表演中,开了个关于911事件消防员遗孀的笑话,内容大致是:我听说她们(消防员遗孀)每个人可以得到500万美元抚恤,天啊,如果她们之中有人被告知自己先生还活着,她们会有多失望?

当下虽然很多人听了笑出来,但也有观众马上斥喊:“太快了吧(911事件是2001年发生),现在很不适合讲这个。”消息传开后舆论更是一阵错愕,国际消防员协会并且予以谴责。为什么?Joan Rivers也许认为自己正是“以幽默的方式淡化悲剧”,但一个人若知道,那些奋勇冲入燃烧楼塔的消防员,面对的是宛如地狱般的景况,最终还造成343名消防员丧生,也就是343个家庭破碎,尤其这些家庭中还有很多嗷嗷待哺的未成年子女,还会觉得“听到丈夫活着,会失望没法领500万抚恤”很好笑?

Joan Rivers在美国喜剧圈的成就和地位无人能及,在她生前洋洋洒洒的丰功伟业中却总是穿插交杂著另一个附带评价──麻木不仁。(维基百科)

在这之前,Joan Rivers其实已经用过一次“911事件地狱梗”。她的表演段子是:“喔,我有次跟我朋友约吃中饭,我问她,我们约在‘Windows on the Ground’如何?”笑点则在当时遭飞机撞毁的世贸中心大楼,顶楼有间餐厅名称是“Windows on the World”,既然世贸大楼倒了下来,这间顶楼餐厅不就在地上了。

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世贸大楼遭攻击造成了两千多人死亡,其中还有很多人被目睹活生生从大楼坠下而死,惨状历历在目,那么,听到她的笑话还会觉得好笑?这样的桥段,真的是为疗愈美国人的悲伤?还是只是纯然表演者以个人无所谓生死的态度,轻蔑了别人的遗憾。Joan Rivers当然也会拿自己的遭遇开玩笑,就像她有次表演时说,她的先生(自杀身亡)死后,有次她和女儿去吃饭,看了看那家餐厅的菜单,她就摇摇头跟女儿讲:如果你爸爸看到这些价格,他应该会再自杀一次。而那次笑话,就没有引起什么争论。

其实上世纪以前,美国人也不是那么爱开玩笑的,甚至觉得笑太多、太大声,是一种不聪明甚至愚蠢的表现,他们追求生活中的美德,很多时候更胜于寻求欢乐,但从今天的角度看,那的确就是个欠缺活力、创意和感动的冷冰冰时代。直到“美式幽默”出现,美国人的生活观才有了变化,或者身心更均衡,更能迎面周遭的不顺。毕竟回溯19世纪美国人旧照,当时照片里几乎没有人是微笑的,这样的社会确实也很诡异。

只是,当“幽默”变成一种表演形式,就一定会有如Joan Rivers这样的表演者出现,为了演员“提供欢乐”之便,却很可能不知不觉逾越了基本人性尺度。Joan Rivers终究到死都没有为自己开了911消防员遗孀玩笑道歉,因为她认为这就像她拿自己前夫开玩笑一样,“纯粹就是好笑”而已。Joan Rivers在美国喜剧圈的成就和地位无人能及,在她生前洋洋洒洒的丰功伟业中,却总是穿插交杂著另一个附带评价──麻木不仁。而这正是许多以喜剧为名的表演者,最难自我察觉的一面。

至于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威尔史密斯掴掌事件,则除了美式幽默的反思外,“美式暴力”也会是另个值得讨论的议题。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李濠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31/172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