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著名翻译家王贤才教授传奇

作者:

面对这部百科全书的内科学,翻译起来,困难重重。遇到“拦路虎”,他就查找资料。奈何与世隔绝多年,不少内容他第一次遇到。书上有“CT”的一段不到百字,辗转拜师请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译出来。好在,那些到他这里看病住院的“反革命”罪犯中,好几位都是他的翻译“顾问”,都可随时为他解疑释惑。就这样,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到1975年9月,整整用了三年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第13版《希氏内科学》全书共340万字的翻译。他记得,写完最后一个字时,夜已经很深了,看着那堆起来足足有一米多高的手稿,全身轻松,很快就沉睡了。

短短三年,世界上要几十、上百人集体攀登的《希氏内科学》的高峰,被关在铁窗里的中国的一个犯人率先登临了!这是人类翻译史上的奇迹!世界监狱史上的奇闻

1975年秋,苍茫的中国大地似乎又呈现了一缕生机。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行各业进行大力整顿。王贤才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太原监狱接到内蒙古法院的一纸改判通知:经过复查,认为对王贤才量刑过重,现决定改判8年,立即释放。时为1975年9月27日。这一特大喜讯,使他惊喜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要立即回到九江,回到母亲的身边。又是监狱政委李恒文,这位正气凛然的老干部出来了,他劝告王贤才:“你的问题应该是平反,而不是改判,要知道改判还是‘劳改释放犯’。国庆以后我们马上派人去内蒙为你争取一下。”但结果令人非常失望,内蒙方面答复,王贤才历史上就是个右派嘛,不能平反。太原监狱能做的都做了,临走还特别照顾,发给他了最高数额100元的生活补助费,派了一位干部送他回九江,以协助在当地办理有关事宜。

8年的铁窗生涯结束了,王贤才带着自己唯一的宝贵财富——分装在三个纸箱里340万字的《希氏内科学》译稿离开太原。他身上穿的仍是一身劳改服,上身是灰色平布没有领口的褂子;下身是灰色平布的中式裤子;裤带是一根旧绷带;脚上是黑色圆口布鞋,因为他不忍心让生活已很艰难的母亲再为他支付一笔邮寄包裹的费用。回到家,果不出所料,母亲这些年为了糊口,几乎把家当全部卖空了,后来就给人带孩子,唯独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儿子的房间和用具,用以寄托他对儿子的满腔思念和情爱。

在九江,王贤才在近郊的国棉二厂职工医院找了个不在指标的临时工位置。月工资34.5元,不享受公费医疗,也没有劳保福利,除了3元乘车月票,剩下的31.5元就是母子二人的生活费,生活相当拮据。就这样,他还是觉得满足了。半世漂泊,总算回来了,母子团聚,也算有了个家。在这里不会遇到某些人“警惕”的眼睛和鄙视的目光。

不久,《希氏内科学》第14版问世了,字数由原来的340万增另到430万;他又在自己的“窝”里开始对照新版校订和补译。九江的夏天是炎热的,室温经常在37℃以上。写字时手臂上的汗水会把稿纸湿透,他就用干毛巾把手臂缠起来。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就找两只水桶,盛上凉水,把脚泡进水里。在他这样工作的时候,老妈总是坐在身后,用一把大蒲扇给他慢慢地扇着。这位没什么文化的老人,虽不知道儿子工作的意义,眼前的宁静氛围,也使她自慰自足了。

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了。

1977年,王贤才冒昧地给当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写了封信,将自己译完了第13版《希氏内科学》的情况简单地作了汇报。信寄出不久,就收到黄教授用挂号寄来的亲笔复信,肯定了这部书的价值,赞扬了他独自一人译出这部巨著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建议立即与出版社联系出版。并以他这封信作为推荐。王贤才凝视着这封充满鼓励之情的远方来信,再三思忖,没有立即与出版社联系。他知道,虽然打倒了“四人帮”,但乍暖还寒,“阶级斗争”的弦还是绷得很紧的。书出不了不要紧,可不能连累黄家驷教授,叫人指责他没有阶级斗争观念,给我这样的人写推荐信。

这个预料不幸而言中。这一年,王贤才这个曾被极左路线整得妻离子散、备受折磨的人,又成了“与林彪、四人帮有牵连的人”,“罪名”。很明显,国棉二厂的清查运动需要一个“靶子”,不然怎么把群众发动起来呢?王贤才这个戴过“右派”帽,又说过“反动话”的“老运动员”,自然又是首选人物,被关进“牛棚”、批斗了半年时间。他成天在小屋里搜肠刮肚地写“检讨”,实在搜不出什么“问题”,索性构思起小说来,把每天打扫卫生时拣来的表格之类的废纸反过来凑合用,半年时间竟写出了一部带有个人色彩的小说《命运》和一部反映十年浩劫期间知识分子苦难的电影剧本。也许是因为遭到严重的精神和身体打击,也许是用眼过度,也许是……一天,王贤才突然发现左眼看东西一片模糊、且呈现红色。糟了,这是眼底出血。他马上让看管他的人去找书记,请求出去治疗,或者暂时不干体力活,躺在床上休息几天。得到的回答是无情的:“你休想用眼睛问题来吓唬人!”结果,左眼基本上给“报销”了。

王贤才蒙受了半年多的不白之冤,从“牛棚”里放他出来的时候,一位领导反而很气势地告诉他:“厂里决定对你从宽处理,给你记个大过。王贤才抗议了:我一没有反党,二没有出医疗事故,历史问题没有隐瞒,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再说,一个临时工,连档案都没有,“大过”记到哪里去呢?书记被问得支支吾吾,最后是不了了之。

1979年初,九江市有关部门按照中央文件精神,要给王贤才改正“错划”的“右派”,正式安排工作。一查,没有任何证明王贤才是“右派”的材料,这可让组织上和他都为难了。当时戴右派帽子的时候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没有办理什么手续,糊里糊涂的给戴上了右派帽子。为了尽快解决问题,王贤才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一份12年徒刑的《判决书》,上面提到一句:“王贤才过去是右派”。有关部门经过研究,认为这是法律文件,可以作数,就把他安排到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

这年9月,他和中学教师曾汉英结婚。有了正式工作,又有了温暖的新家庭,王贤才又感到十分满足了。这位长期被人踩在脚下任人辱骂的“另册”人,以其水平和能力,以其工作精神,在自己的故乡九江,逐步成了一些人心中崇拜的偶像。全市的科技工作者纷纷拥向工人文化宫,去倾听王贤才关于科技外语和国外医学动态的长期讲座,全市的医务工作者,争先恐后的要求参加王贤才主持的医学业务学习班。他负责的医疗工作做得出类拔萃,受到病人及家属赞扬。1980年,医院开始搞技术职称评定,王贤才负责为二医和全市卫生系统的医师讲辅导课,九江市有一次考核主治医师的试题是他出的,卷子是他评的,论水平论实绩,王贤才都是一流的。

而当他提出参加职称评定考核的时候,医院的总支书记竟然说“不”,他说:“现在只是按照中央文件精神给了你一个工作,你算不上正式医生。要参加考核,只有等到正式平反之后,看到你原单位的平反文件再说,”他又提出按照5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学历套改的请求,也被一口拒绝。直到这时候,王贤才才痛切地感到自己原来对平反抱无所谓的态度是大错了。他立即向领导提出,要到内蒙去落实政策。经过一波三折,总算又回到让他刻骨铭心的呼和浩特。单位的同志告诉他,他的“右派”问题早“改正”了,只是他们不知道他“改造”到哪里去了,没法通知。接着,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也作出为他平反的决定,并责成原单位作好善后工作。原单位据此作出了“恢复原职(医师)、原薪、补发全部工资、连续计算工龄”的决定,并在内蒙顺利通过了副主任医师的考试和考核。

是天助也是人助。王贤才在呼和浩特落实政策期间,为了替一位朋友联系一部书稿的出版问题,他走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科技编辑室,见到了当时的副主任徐诚同志,交谈中,王贤才提及《希氏内科学》译稿的事,徐诚眼睛一亮,胸有成竹地立即回答:“这部书好,搞完了,整理好,给我们寄来!”虽是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徐诚,对医学并不外行,这部医学巨著早已与他神交久矣。经过进一步调查论证之后,1980年11月10日,徐诚代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与王贤才签定合同,决定分十册出版,三年出齐。看来,像是缘份,事实则确切地说明,是共同的理想把这两个对事业有执著追求的人紧紧地联在了一起。从此,他们一起跨上了出版巨译《希氏内科学》的漫长而严峻的征途。

徐诚是一个有战略头脑的编辑,他看准了的事,千难万难也要办成。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王贤才这边,由于看到自己几十年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既感动,又兴奋。回到九江,他把按第14版补译的第13版《希氏内科学》译稿,陆续寄往内蒙,徐诚很快把译稿发到印刷厂。这时,王贤才忽然发现,国外又出版了第15版。这个新版本较之过去的版本,内容更充实、更完整,更能反映医学发展的新成果,总字数已达到470万字。他反复考虑,如按原译稿出版,可以轻轻松松,也符合合同要求。但我不能这样做,我要把最新最好的版本奉献给祖国,一切重新开始——按第15版重译全书,他的想法得到了出版社的同意和高度赞赏。

王贤才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又一轮艰苦的攀登。万万没有想到,命运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验他。“视网膜脱离”的严重眼疾突然降临了,只好中断工作去上海手术,所幸手术成功,免于失明。可医生规定,出院后继续点药散瞳,半年不能看书,否则,很有可能复发。妻子曾汉英为他找了几样用脑不用眼的家务活,以排遣他心中的苦闷。手术4个月以后,视力稍有恢复,他便背着妻子悄悄开始翻译工作了。一次,被妻子偶然发现了。她流着泪水劝说丈夫:“我不是自私。你看不见了,我能照顾你,侍候你,可你自己能过得了那样的日子么?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不知怎么的,王贤才却兴奋起来,对妻子说:“到了黄河也不要死心,一定要想办法过去。”眼疾给了他压力,也给了他紧迫感,他把一切可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没有任何节假日,没有看过小说、电视剧,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工作,吃早饭时乘机听听广播和新闻,习惯了的午睡也作为“奢侈品”戒掉了,7点钟吃晚饭时,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联播,饭后一直工作到深夜。本来,手术后他应该享受半年的病假,但二医的那位书记不断地刁难他,硬是不给他假期,不久,他被列为“编外”,扣发工资,夫妇两人月工资不足百元,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王贤才无奈,只好写信向徐诚求助,希望预支点稿费。幸好内蒙寄来的500元稿费,及时补贴了他们一家三口(儿子已出世)的生活。“坏事变好事”,“编外”给了他更多的译书时间。

1983年8月2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希氏内科学》(第一分册)出版的消息;同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向全国三次播放了这条消息;之后不久,《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向国内外介绍了王贤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国外237位学者编著的这部470万字全书式医学巨著,由中国的一位医生独自译出,这一奇人奇事引起国际范围的关注,国外一家传媒惊呼王贤才为“中国的出土文物”,《希氏内科学》第15版首席总主编、国际著名医学家毕森博士和出版该书的美国德斯出版公司董事长汉莱先生分别写信给王贤才表示祝贺。

《希氏内科学》(第15版)于1984年底全部译成,1986年4月全部出齐;当年秋天在首都北京举行了首发式,领导及专家吴阶平、陈敏章、顾英奇、黄树则等出席剪彩,王贤才左胸挂着一朵大红花,微笑着为读者签名。

为了这位坚才、奇才的命运,中央、江西省、九江市的有关领导和医学界的多位知名人士都为之劳神、费力。他终于苦尽甜来,得到了应有的肯定:

国家级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江西省九三学社副主任;

江西省监察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译协理事,江西省译协会长;

主任医师,青岛医学院名誉教授……

他身兼二十多个职务,工资连调五级,早已从九江调到南昌,原任《江西医药》主编,1994年,江西省有关领导为了保证他的译著时间,给他在江西省文史研究馆挂了一个副馆长职务,他可以完全自由地在十分宽敞的家中,或译或着着,或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

王贤才这个在事业上永不满足的人,从没有停止过。他的信条是:天才就是勤奋。大部头的《英中医学辞海》、《简明希氏内科学》、《临床药物大典》……又在这几年相继问世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往亊微痕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21/181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