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古代人如何在冬天取暖?古人御寒取暖的方式令人佩服

在古代,没有供暖,没有空调,没有太阳能,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也想出了各种方式抵御著冬天的严寒,今天再看,先人超常的智慧着实令人佩服,其中一些取暖方法现在依然沿用,他们的一些创造启发着后人对取暖方式不断改进。下面介绍一下古代取暖的方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老人冬日里衣着单薄、心忧炭贱的情景。

白居易另一首诗《问刘十九》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相对富裕的人家,已经用上精致的手炉。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国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设施,这种取暖方式,直到现在,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着。

穷人在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

贫穷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褐是一种衣服的料子,属于麻制品,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观。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这样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

炉子的种类还包括熏炉、手炉、足炉等。《甄嬛传》中,到了冬天娘娘们手中都抱着一个精致的手炉,令人好生羡慕。手炉,又称“袖炉”、“捧炉”和“火笼”,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唐朝开始使用,到明朝中后期,随着使用的普及,能工巧匠们把制作手炉的工艺发挥到极致,不但有圆形、方形、还有花篮形、南瓜形等,材料大多是铜质,也有瓷的。作为散热区的炉盖,镂空雕刻,精美细致,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喜寿、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网上冬天热销的暖手宝,手炉功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可以充电,化学作用发热,经过改进了。

谢惠连的《雪赋》写道:“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圆形,大腹,两侧有环,青铜制,宫廷及富贵人家多有之,若熏衣被,可外加竹笼,即为‘熏笼’,”也叫香熏或者香炉,金属或陶瓷制作,外表雕有精美图案,里面点燃碳火,再撒上香料散香,既能取暖又消毒净化空气。《甄嬛传》里华妃屋内的香炉就是被皇上和皇太后命人放了麝香,使其不能怀孕。会制作香料的安陵容也是在自己的香炉中放置了“暖情香”迷惑皇上。“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烧烤,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诸如此类,以后出现的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等,也都是一种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与实用器相比,陈设器的价值也许更高。”成为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了。现在的加湿器是否也是受到香炉的启发而成?

顾名思义,足炉主要是暖脚的,它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上热水,又称为“脚婆”、“汤媪”。这不就是咱们现在使用的热水袋嘛。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者掉进其他东西。

裘是有钱人的冬装,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为达官贵族所穿,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古人认为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

古代的宫廷建筑师们,采取了更多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纵观历史,在取暖这样的事情上,也是分三六九等。有钱的人可以挑炭的成色,使用精心制作华丽的器具,而穷人就只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寒的士子们也只能借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诗句,发发牢骚罢了。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搜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226/184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