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刀郎:我又红了,十分害怕

他不再拒绝商业化的工作,写广告曲,翻唱,也不再自恃艺术工作者身份,羞于谈钱、讨薪。

梦想落地,反而长成参天大树。

2003年,罗林化名刀郎,在新疆发布了翻唱的专辑《西域情歌》,没有宣传,歌曲自乌鲁木齐传播开来。

当地音像店老板回忆: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店里开始播放《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就有人不由自主走进来买这张专辑。

有人建议让刀郎的歌走出新疆。2004年,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推出前,绝大部分唱片公司以不做这种唱片为由,直接拒绝。最后,是公司老总托朋友帮忙,靠人情关系发表。

2004年伊始,与《西域情歌》同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上演。有国外唱片公司打来合作电话,却被告知,那张专辑三个月前就放在了他们负责人的案头,此前一直没人过问,现在则已错失机会。

他成为炙手可热的歌星,《爱是你我》《披着羊皮的狼》,一首接一首的歌曲在大街小巷传唱。他受邀为奥运会写歌,参加主题曲《北京欢迎你》的演唱。

可他还没完全适应从罗林到刀郎的转变。在罗林的梦想里,只要有间房子,和太太、两个孩子在一起,能吃饱饭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努力做个二三线歌手,很安全,有相对优渥的生活,可以做想做的事,不用抵挡各种非议。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是件好事,但我真的不希望我这个人被大家都知道。”

刀郎无法对扑面而来的质疑、批评视而不见。

专辑里的原唱歌曲,是他提着酒壶在戈壁滩行走了9年的成果。1995年进入新疆以后,他每个周末坐着班车、电毛驴、带着酒,前往壁滩拜访当地牧民,喝酒、跳舞、唱歌、弹琴,融入其中,听他们讲周围的生活,音乐的源头。

当地人以酒会友,他不善言辞,一杯杯喝下对方递来的酒。几次夜里醒来,发现自己睡在假山上。

现在,他最引以为傲的音乐理想,被网友和高高在上的音乐人们彻底拆掉、瓦解。

他不知所措,最终用了几天时间,看完网上所有相关报道、评论和批评指责。

2006年后,他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除了奥运会、赈灾演出等公益类活动,他不再推出新专辑,也拒绝出现在任何演唱会上。

刀郎藏了起来,重建被完全摧毁的音乐理想。‍‍

2010年,刀郎藏起来的第四年,深圳举行“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担任评委会的那英在“十大有影响力歌手”推荐名单上看到刀郎,一票否决,并说出了那段经典审判。

“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KTV里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篡改原意的标题党全网流传。后来,刀郎替那英做了辟谣。

一年后,刀郎重回公众视野,国内外3年12场巡演,演唱会主题为“谢谢你”,感恩遇见的所有人。

加拿大多伦多CASINO RAMA演艺中心,座无虚席。演出大厅外,挤满了没买到票的华人。旧金山美生堂外,演唱会前一天的发布会上,有粉丝排队等待签名,等待时间超过三个小时。

零下20度的乌鲁木齐,万人演唱会持续到凌晨一点。从北上广到江苏盐城香港红磡,万人演唱会出席率都在90%以上,刀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万人K歌奇迹。

他找回了被击碎的自信。而事实上,作品早已替他完成反击。

2005年,印尼九级地震引发惊天大海啸后,香港演艺界号召两岸三地200余名艺人发起“爱心无国界演艺界大汇演”,刀郎接到邀请后,半小时内完成了公益歌曲《爱是你我》,没有进录音棚,没有录制小样,在香港大学城的舞台上演唱。

7年后,这首经由小沈阳夫妇唱火的歌,获得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这是每个领域只有一个获奖作品的国家级奖项,而刀郎是唯一一个3次获得此奖的歌手。

刀郎与谭咏麟

香港歌手青睐他。谭咏麟专程跑去新疆邀刀郎写歌。期间因等不及,还先行将《2002年的第一场雪》翻唱为粤语版的《讲不出的告别》。

刘德华将《冲动的惩罚》与《忘情水》相提并论,他向刀郎约歌,直言简单直接的旋律更适合自己。李宗盛则作为音乐总监,直接操刀了刀郎的第二张专辑。

2010年,已经几年不听流行歌曲的罗大佑,听到刀郎的名字时,加快了语速。

“我听刀郎!他可以把唱歌,唱得像讲话一样,但是旋律还在……”

滔滔不绝的点评被主持人强硬打断转移话题,成为不少歌迷至今意难平的回忆之一。

2016年,地质专业的大二学生从新疆昌吉坐皮卡出发,前往昆仑山。卡车上,四十多岁的司机循环播放着刀郎的歌,歌单中夹杂着一首陈奕迅的《十年》。

皮卡在漫天黄沙中一路前行,几天后,作为陈奕迅的歌迷,他不得不承认,在这里听偶像的歌,是件无力的事。

世界空寂无声,沙漠荒无人烟,公路黄沙漫天,汽车飞速驰骋,那沙哑的声音,才是这片天地的最好伴奏。

如何评价刀郎?

相关帖子下,越来越多的人在多年后听懂刀郎,为当年的嫌弃而抱歉。

那时的刀郎已经在“谢谢你”巡演结束后,又一次沉寂,淡出公众视野。他找回了内心的平衡点。

帽子一摘,露出已经谢顶的脑袋,就能做回罗林,混进菜市场,继续和菜贩子砍价。没有人认出他是刀郎。

他轻巧化解那英的指摘。“对于娱乐性的奖项,不需太认真”。

沉寂太久。

2023年7月19日,“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响起,不需宣发的榜单第一又回来了。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描绘的是一个对错美丑完全颠倒的世界。歌曲上架后,人们兴奋地逐字逐句拆解词中意象。向东两万六千里是中国,一丘河是娱乐圈,每句词都能对应曾经与刀郎有关的歌手、节目。

众人将其奉为神曲,单曲循环。短视频平台,短短一周时间,播放量突破25亿。

反而是刀郎的歌迷最先辟谣:“刀哥就是单纯做音乐,别把人想那么复杂,报啥仇呢,做自己而已。”

他们不在乎这是否是复仇爽文,歌词是否别有深意。或许正如南大教授所说,“能对号入座者,说明他就是小说和歌曲中讽刺的人,对号入座的人越多,说明讽刺的意义越大。”

而刀郎也不在意外界那些声音了。

《罗刹海市》上架后,罗大佑又第一时间听完且不吝夸赞。那之后,他想起了几年前与刀郎的那场对话。

“你认为自己的代表作是什么?”

“只要能传遍大街小巷,被无数人传唱,大家怎么听都听不腻,这样的歌曲就是代表作。”(作者:阿尔沙)

——————

部分参考资料:

1、《南方人物周刊》刀郎走红:2004年最稀里糊涂的一场雪

2、《第一财经日报》刀郎:十年进退

3、凤凰网《非常道》对话刀郎

4、《鲁豫有约》对话刀郎

5、《中国文艺·西域浪子》刀郎专访

6、《文化访谈录》对话刀郎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最人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31/193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