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不臣:写在黎智英先生被关押的第一千个日夜

—有感于悉尼街头的“黎智英”霓虹灯箱

作者:榆树上的荔枝

不臣,何解?

既生活在万古的长夜之中,就更应奋起——

撕裂这无穷无尽的黑暗,迎来那令人憧憬的光明。

不臣,则为生机。

——题记

“叮咚——”

“花花,快看!”

此刻,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忽然响起的提示音,以及弹出的闺蜜与我的聊天界面,使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我解锁手机屏幕,一幅不知由谁拍摄的,背景亮闪闪的照片,就这样映入了我的眼帘。

这好像是……一个霓虹灯灯箱?

那大写的字母“HONG KONG(香港)”之下,是一个被镣铐和铁链禁锢着的长者的身影。

“HONG KONG……香港……香港啊……”

是啊,还在读幼儿园时,爸爸和妈妈就教我朗读诗歌:“打开地图放桌上,公鸡脚下找香港……”

是啊,步入小学大门后,语文课本上就记录着:“香港,万国的市场;香港,美食的天堂……”

总之,那,是一座让人何其神往的城市啊!

哦,对了,灯箱上的那位长者,究竟是谁呢?

按理说,他,早就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啊。

可如今,他的人身自由为什么都被限制了呢?

“叮咚——”

新消息的提示音,将我拉回了现实。

“花花,这是澳大利亚悉尼的街头展出的霓虹灯装饰作品,名叫‘铁链中的黎智英’。”

“香港……霓虹灯……黎智英……”

……

啊!这,是一个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写着“HONG KONG”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印刻着黎智英先生的身影的艺术作品……它,是多么具有象征意义呀!——曾经,霓虹灯,可是香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听家里的远房亲戚说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街头,都是这样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的霓虹灯。塔兰特——这位长于香港的澳大利亚裔的创作者,用霓虹灯作为材料,呈现出黎智英的肖像。我想,他,一定非常想要重构往日自由香港的城市风景吧?

而我,作为一个千禧年后出生的、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小女孩;本身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还是有着很大的欠缺与不足的。

但是,这个看似普通的艺术作品,就像一滴小小的水珠,折射出了香港这座城市的图景——那曾经的繁华,与现今的衰落。

看哪,又是一年花红柳绿!

故乡的紫荆哟,开了。

可是,却有那么多的人,被迫离开了香港——这片熟悉的土地。

怒放的紫荆上,沾染着这些或风华正茂、或饱经风霜的港人的泪滴。

紫荆花呀,紫荆花!

你啊,见证且知晓这一切的一切,但却总是沉默!

——然而,那些有着这类特殊经历的港人们,也在陆陆续续地推出以香港的政治和身份记忆为主题的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当代艺术风貌。

而那承载着他们的泪水、柔情与想望的紫荆花,也依旧年年在香港的街头与巷尾盛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无畏无惧,我们要继续战斗……”

既然已经提到了这个霓虹灯灯箱,就必须要提到其上的那个虽然已不再年轻,但却仍如火花一般炽烈燃烧的长者——已经在牢狱中被关押了一千个日夜的黎智英先生。

尽管当年,先生他大可以出走。但,却还是选择留在了香港。为民主与自由的信念而奋斗。

恰似,希腊神话中,那位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然,这看似微弱的火星,终将以燎原之势席卷华夏大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为后来之人照亮归途!

可以说,“不臣”一词,构成了黎老一生的执着。

不臣,何解?

既生活在万古的长夜之中,就更应奋起——

撕裂这无穷无尽的黑暗,迎来那令人憧憬的光明。

不臣,则为生机。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为了自由,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

我们,身为长辈口中叛逆的年轻一代,更应该为黎老,且为黎老所向往的那片没有栅栏的天空,多做些什么。

尽管,近年来,前方的道路,从未如此的未知。

那“反送中”运动、那横行的瘟疫、那“动态清零”……

但,不论光明也好,黑暗也罢。

唯有拾起火把,不断前行,方见希望的曙光。

——再一次打开那张闺蜜发给我的“黎智英”灯箱的照片,我不由得加快了向前行进的脚步。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30/196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