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汽车世界 > 正文

电动汽车一个月不开,充满电存放为何会更伤电池?

都说汽车不怕开就怕放,就像人一样,长时间不动弹反而容易出问题,经常蹦蹦跳跳反而血脉畅通,啥毛病也没有。而这个“怕放”的毛病同样完美地遗传到了电动汽车的身上。

按常理来说,电池长期不用的话我们都会事先给充满电,这样心里才踏实。但放在电动汽车上这可真不是一个好习惯,如果你在电瓶充满电的情况下长时间不开,电池反而坏的更快。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这其中的奥秘。

上图是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左侧为正极,是锂的化合物。右侧是负极,材料为石墨。充电的时候正极被接上正电,由于锂原子很活泼,所以它的外层电子在充电器正电的吸引下被迫离开,沿着导线被送到了负极。而失去电子的锂离子带正电,在负极负电的吸引下从电解液里也移动到负极。

当所有的锂离子都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来到负极,这就意味着锂电池充满电了。此时把电源断开,电子开始“后悔”,想再次回到正极去,但由于外部电路没有接通,而且正负极内部之间有隔膜,电子无法通过,所以电子只能“被迫”留在负极。

放电的时候,把电池正负极接通外部电路,这时负极的电子欣喜若狂,因为导线是良好的导体,所以它们迅速经过外部电路从负极逃离,跑向正极。而我们初中就学过,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所以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从正极流向负极的电流。而正极的锂离子也从电解液里跑到正极,与电子结合,形成锂的化合物。等负极的电子、锂离子全部跑到正极,预示着电量耗尽。

由此可见锂电池其实就是利用锂离子和电子在不同路径的移动来工作的,锂离子从电解液中移动,走“水路”。电子则从外部电路移动,走“铁路”。充电时它们被电源强行“挟持”到负极,放电时再自行返回正极,这样锂电池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到此为止我们起码明白了一点:电池中能自由移动的锂离子越多,电池的容量就越不容易受到影响。

那么重新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锂电池在充满电的状态下长期存放会导致容量衰减呢?

因为锂电池充满电后大部分锂离子都跑到负极了,而这些锂离子来自于正极的锂的化合物,充满电后正极含锂化合物失去了锂离子,结构变得不稳定了。在长期存放的过程中正极不稳定的化合物还浸泡在电解液中,这就使得本就不稳定的正极材料更容易与电解液反应。结果到了放电的时候一部分锂离子回到正极后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接纳它们了,这些锂离子就失去了作用,那么电池容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了。这就是为什么锂电池不能满电存放。

上图是某研究机构对不同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长期测试后得出的一个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同样的温度下储存9.5个月,电量30%存放后电池容量衰减至94%,而充满电存放后容量则衰减到86%。

其实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你买的电子产品,送到你手中的时候电池都不是充满状态,而是有一半左右的电量。

另外新能源车的用户手册里也会明确告知用户,在长期不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把电池充满电,而是在半满电状态下存放。所以假如你的新能源车需要长期存放,那么最好不要将电池充满,而是按厂家用户手册的要求把电池放电到半满状态,这样反而更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由于不同车型其电池类型也不同,所以具体电量还要按照用户手册的要求为准。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爱车大家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02/196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