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一个老宣传部长眼中的“媒体人” 胡舒立

说到媒体意志,想起了一次对报社、电视台的批评。市里面催着各地完成税收任务。经济形势不好,税收压力太大,大家叫苦不迭。当我看到媒体推出某地率先超额完成税收任务的新闻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说,这是全市地域最偏远经济体量最小税收基数最低的一个小乡,它今天的率先超额完成任务对浏阳整个严峻的经济税收形势有一丝丝鼓舞人心的力量吗?这新闻完全没有感染力说服力啊。市委政府领导对你们有宣传要求是一回事,媒体自己的意志自己的风骨呢?媒体不能只做简单的传声筒啊。要做传声筒式的宣传,也要用心要讲品位讲质量!情急之下,我当时还举了个很不恰当的例子——1934年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受邀替纳粹拍摄影片,里芬斯塔尔最后拍摄出来的《意志的胜利》,为世界电影史奉上了一部最为完美也最受争议的杰作,被誉为“最具权威性的宣传电影”。

德国女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摄影师——莱妮·里芬斯塔尔

尊重有才华有个性的编辑记者;注重提升编辑记者的社会地位;关心媒体人的经济收入;鼓励编辑记者出新闻精品力作;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中央有关部门和省里强势要求撤销县级纸媒的关键时刻拼尽全力求爷爷告奶奶终于在湖南保住了唯一一份具有全国公开刊号的县市报《浏阳日报》;在报社电视台积极倡导自我提升专业能力的风气;看重报台的改版改革创新求变……尽管做得不是很成功,但我有意识地做这些努力,应该都是受了胡舒立《美国报海见闻录》潜移默化的影响。

胡舒立《美国报海见闻录》关于《华盛顿邮报》的介绍

圣保罗市有一对叫古德温的普通编辑,他们分属两家不同的报纸,日常工作节奏紧张而有序,女主人安女士年过半百才从学校改行投身“二十四小时都属于报纸”的媒体人生活。胡舒立问他们,人已不年轻,干嘛非干报纸不可?不嫌紧张吗?他们回答得干脆:我们太爱这工作了。忙也甘心情愿!大卫·布劳德是专门为《华盛顿邮报》写评论的著名专栏作家,是美国当代影响最大的政治记者,在讲究“明星制”的《华盛顿邮报》算是头号骄子,他不是领导却可以不坐大办公室的格子,报社竟然在新闻部大厅的正中央给他安排独立的单间办公室。

《洛杉矶时报》的一份星期天周刊

胡舒立第一次去访问《洛杉矶时报》时,好客的主人馈赠的礼物中有一份是该报在1882年12月4日的创刊号。原来,在一个世纪前,当洛杉矶还是个仅有5000人的边陲小镇时,《洛杉矶时报》就这样悄然问世了。大卫·肖是专门为《洛杉矶时报》撰写各种关于美国报纸的评述性文章的“记者教授”,胡舒立私下问他年薪多少,大卫·肖笑着回答胡舒立:“我不愿意说得太具体。因为我总是遇到麻烦,让别人不舒服。如果我只说我现在的年薪在75000美元以上,你觉得行吗?”就是二十几年后的今天,七八万美元年薪也是中产阶级的收入啊。《纽约时报》的权威性和高质量是公认的,竞争激烈的美国报业同行都广泛承认它是最好的报纸。走访《纽约时报》后,胡舒立认为它有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保持《时报》传统风格的同时不断致力革新运动,而革新运动的主题内容就是适时改版。我至今还记得时任《纽约时报》总编辑富兰克尔的一段话:

《时报》的编辑和记者们每天都怀着创造的愿望审视自己的产品,看他们比昨天的报纸有何改进。通过这一天天的努力,我们定期更新了报纸的面貌,《纽约时报》的专版和专栏就是这样诞生的。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这就是我们奉献给读者的公正和详尽的报道。

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报海见闻录》中的那些故事在我脑海里仍经久难忘记忆犹新。

后来我也认真翻过其他一些新闻学方面的著作,有西方的,有本土的,有纯理论的,有更偏重实务的。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说实话,有了胡舒立那本书垫过了底子,读其他新闻类的书心里便总难免要生发出曾经沧海的感觉。

当初读《美国报海见闻录》,就是觉得胡舒立对美国媒体运行经验的介绍、阐发、提炼总结以及生动具体极具个性的表达方式很对自己的阅读脾胃,读来深受启发。那时,我并不知道她引进的就是新闻专业主义思想。

十几年前,在长沙工作的老友茂荣先生跟我推荐胡舒立的《访美记》,并特别提醒我先看看展江教授为《访美记》写的长篇序言。那时我早就已经离开宣传部长工作岗位了。

胡舒立2016年出版的《访美记》

打开书,我才知道胡舒立2016年出版的《访美记》只是《美国报海见闻录》的完善升级版,新书的特点在于胡舒立把自己新闻媒体的深刻独到的感悟和见地表达得更充分自由。荐书的老友眼光真是厉害。《访美记》对我而言最吸引人的便是展江的那篇序言,是这篇序言让我有了新闻专业主义这个概念,对这个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正是这篇序言让我对胡舒立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位杰出女性兼具勇气与才华,始终站在新闻行业的最前沿,树立了公信力,拓展了公共舆论空间,是信息公开透明的倡导者,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忠实而坚定的践行者。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成了《财经》和后来《财新》的忠实粉丝。我私下想,今天真正搞新闻的和真心看新闻的,应该没有谁不知道胡舒立的《财经》杂志和由此而来的财新传媒。说到这里,我忍不住要试着摘录一点展江教授那篇序言中的原话:

2024年4月8日《财新周刊》

从20世纪初起,新闻专业主义首先在美国报界兴起,如今已经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地方。新闻专业化有三个维度,自治(自主性)、独特的专业规范、公共服务取向。舒立作为新闻实践者,在对待新闻专业主义上经历了认识、引介和践行三个阶段。1998年4月,《财经》创刊,舒立出任主编,虽然财经最初只是月刊,到2002年才正式出版半月刊,后又改为双周刊,我仍倾向于将1998年这一年称之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元年”。舒立终于有机会在中观的制度层面实践新闻专业主义了。舒立以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全面推进新闻实务,培养出一个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记者团队,他们的力作不但震动了国内业界,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媒体的实务操作,还为杂志在国际上赢得了众多荣誉。2009年12月起,舒立和两百多名同仁一起创办了财新传媒,旗下有《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月刊等杂志以及刊登原创新闻的财新网。按我的理解,舒立作为一个在国内新闻界确立了“独立、独家、独到”办刊方针的新闻人,在特定的媒体空间做出自己的努力。

读展江为《访美记》写的序言,我还从中找到了自己曾经作为基层党委宣传部长的一点“自信”——当年我的“政治敏感性”不错呢。展江说那个时候能见到一本以密切的信息客观引介美国报界的出版物,实属绝无仅有,此书出版实在让人感到幸运和兴奋。

我为何在浏阳宣传口从不跟人说起我对胡舒立的看法,不说自己特别喜欢她的《美国报海见闻录》,不承认自己是她的忠实粉丝?我在胡舒立的老东家——工人日报有几位朋友,我约略知道胡舒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因特殊原因带来的工作上的憋屈被动。囿于自己身份,我知道我只能把《美国报海见闻录》对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显山不露水地在工作中悄悄释放,哪里还敢拿胡舒立的虎皮做我的大旗呢?

仔细回忆,过去我仅仅跟三位熟人聊过胡舒立。一位就是前面说过的推荐我读《访美记》的老朋友茂荣兄。再就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庆元教授。还有一位是任过南方报系《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央视新闻评论部《社会记录》编委、《南都周刊》编委、《博客天下》杂志社主编、新浪网副总编的著名媒体人石扉客。

跟周庆元教授聊胡舒立是缘于某天网上很热闹一条新闻,看到他的意见后,我回了老师一条微信:

先生好。学生倒是觉得这个报道还算是客观。这几年沪上媒体表现很出色,报道云南两女干部不愿提拔,评论成都科大学生状告老师不按正统讲古代文明,尤其是这次李医生授予荣誉称号的头版报道……都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导向,说明沪上媒体一直承续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皇甫平”为时代瞭望的新闻传统。满目望去,同为党报党刊,为什么差别会有这么大呢?新闻报道就是克服困难排除阻力全方位呈现事实真相,一般情况下不带观点不带评论,观点和评论由读者去作,这就是胡舒立引进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立场。从前读过胡舒立的《美国报海见闻录》,后来经朋友介绍又读到展江为胡舒立《访美记》作的序,感觉序和书都十分硬扎,分明是有着强大的思想资源作在支撑。瞎聊数语,让先生见笑了,望指正。

2021年11月28日我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浏阳河畔读石斋”贴出了一篇随笔《我始终站在记者一边》。已经改行在上海做律师的石扉客第一时间转发了拙文。随后便发了一个他转发拙文的微信朋友圈截图给我,显示点赞、评论的人不少。石扉客还特意发了一句话给我:“您这一篇戳中了新闻行业里多少人的块垒啊,这篇真是太好了,连胡舒立都在点赞!”这以后,我跟石扉客聊胡舒立和她的财新传媒就多了一些。

我跟浏阳本土媒体的朋友们从没有说起过胡舒立,没有说过她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和实践,更没有说过自己受过她的影响。在浏阳日报工作的朋友跟我推荐胡舒立的新书,我先是感到有几分惊讶,稍后又觉得也很自然。

我母亲逝世后,浏阳日报社和浏阳电视台的老同事们给予我的关心帮助,让我感到十分温暖。这种温暖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胡舒立这本《美国报海见闻录》。上个周末,我特意回到老家,翻箱倒柜把这本旧书翻将出来带到了长沙家里。

真心感谢胡舒立和她的这本好书。我觉得是胡舒立和《美国报海见闻录》给予了我启蒙意义上的开导性影响。正是这种深入自己心灵的积极影响让我跟浏阳两家媒体的很多同事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工作中有了更多的默契,并由此而建立起了弥足珍贵的能超越时空温暖人心的真挚友谊。

(注:本文原标题为《一个老宣传部长眼中的媒体人》。)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衣者朝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415/204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