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不同年龄段的人要怎样睡才更健康?百分之八十都错了!

“小晴,你这黑眼圈好重,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啊?”同事一大早就关心地问小晴。小晴最近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常常是晚上没困意,白天精神萎靡,恍恍惚惚的。

她以为自己生病了,跑去医院,结果医生只是说她睡眠时间不够,就让她走了。从医院回来以后,小晴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睡足七八个小时,睡眠不佳的问题得到了缓解,精神状态也跟着好起来了。小晴才后知后觉: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都没睡够。

像小晴这样的情况其实很普遍,今天1药网想和大家聊一聊睡眠话题:不同年龄段的人要怎样睡才更健康,看看你都睡对了吗?

“睡8小时”并非适合每个人

一直以来,睡八个小时是公认的“标准”,但其实“八小时”并非对每个人都合适。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1药网更建议大家要睡够“睡眠周期”,而不是睡够“多少小时”。

那么什么是睡眠周期?

人们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而人在睡觉时,大脑要经历多个睡眠周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交替出现,交替一次通常90-110分钟,而每个晚上通常会有4-5个睡眠周期。要睡够睡眠周期最少需要6小时,最多则需要9小时。

不同年龄阶段睡多久为宜?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婴儿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他们的睡眠时间较长,往往需要14到17小时,幼儿时间相对较短,但也需要11至14小时。

于正在生长和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同样需要足够的睡眠,他们每天睡眠的时间应该在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之间。

对于18岁到64岁的成年人来说,每天睡眠的时间最好在七个小时到九个小时之间;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一般是建议睡七八个小时左右。

“睡眠障碍问题”逐渐普遍

基于4.5亿人睡眠大数据的《2020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90后”占失眠人群的36.7%。1药网查找了相关数据发现,目前全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有四分之三的人群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还有三分之一要熬到凌晨1点以后入睡。加上疫情导致的长时间居家,更加剧了这一状况。睡得迟、睡眠浅成了人们最普遍的问题。

想拥有好睡眠,这些方法不可取

1药网发现,网上有一些常见的改善睡眠的方法,如睡前玩手机、喝酒等,其实都是错误的。

误区一:睡前玩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设备的LED屏所发出的蓝光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昼夜节律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延迟和睡眠周期紊乱。

误区二:喝酒助眠。喝酒助眠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假象,虽然喝酒的人可以很快入睡,但通常只是浅睡眠,而不是深睡眠,酒对慢性胃炎的患者还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误区三:提前“酝酿”睡意。人们往往喜欢躺在床上,等待困意找上门来,或者听asmr、数羊,其实这样反而越来越精神,也更容易失眠。

误区四:白天或周末“补觉”。人们通常认为前一天熬夜没睡好,第二天可以多睡弥补。但延迟起床会打乱生物钟,也同样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如何才能拥有好睡眠?

拥有好的睡眠才能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1药网整理了一些睡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地进入良好的睡眠状态。

1、选择正确的睡眠姿势

睡眠姿势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让人身体放松,正确的睡眠姿势可以获得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好的睡眠姿势有仰卧,以及右侧卧,右侧卧的睡眠姿势能够让人以最快的速度入眠。

2、泡个热水澡助眠

睡前一个小时泡个热水澡可以助眠,不仅因为洗澡使人放松,更重要的是洗澡使人体的温度升高,然后体温会下降到正常范围,这个过程会令人产生困意。

3、睡前不要吃东西

睡觉前不能过于饥饿,但也不能吃东西或者喝太多的水,尽量保证规律的饮食,晚餐不要节食,这样就不会在睡觉时感觉到饥饿,影响睡眠。如果在睡前吃东西,不仅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失眠,还可能因为多次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4、睡觉前调理好情绪

情绪过于激动或者低落也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睡觉前,保持愉悦,放松心情,不要让自己有过大的心理压力,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尽快地入眠。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需要在睡眠中度过,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人都需要不断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方式。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和

来源:1药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