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陈良宇落马是谁的危机

作者:

 

陈良宇骤然落马,上海滩风声鹤唳——中共中央藉反腐肃贪之手,最终实现权力格局再调整。陈良宇个人政治生命如此结束,在当今中国的体制框架和社会氛围中,是不难预料的,也是早就注定的。国庆中秋,上海繁华依旧,热闹非凡,却对这块土壤里孕育出来的政治恶果不承担责任,也对曾被万人争呼“良宇”以示亲密的前市委书记不再投以丝毫眷顾。时代发展的车轮争分夺秒,历史轮回的故事欲说还休。陈良宇遭拘拿,“上海帮”被攻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权力斗争的一朝成败和瞬间输赢,而是彻底暴露出当今中国政治制度的危机,社会风气的险恶,当然还有个人信仰的堕落。

  放开历史长镜头,中共领导人代际更替的最终完成,无不以前朝势力的政治落败为代价。陈良宇及其代表的“上海帮”的权力基础被一举摘除,在中共历史上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从晚近30年来看,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复出,以粉碎毛时代的政治馀孽“四人帮”为出发点;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最终坐稳大位,也以说服邓小平,联手摆平杨家将和以陈希同为首的“北京帮”为前提;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要在十七大上迎来完全属于自己的时代,获得政令畅行无阻的便利,同样回避不了拿陈良宇和“上海帮”开刀祭旗。

  尽管时代发展了,对具体事件的处理手法各异,但中共以秘密的政治斗争方式在党内扫除障碍的行为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也就是说中国政治制度中隐含的人事危机从来没有得到解决。“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历史传统和政治痼疾,使中国官吏所效忠负责的对象永远不是社会和人民,而是由上司和领导所构成的权力源头,他们在维护既得权力和利益的过程中每每沦为新领导集体的执政障碍。这种体制循环往复的结果,就是每隔10年来一次政治地震。如果胡温不能割除体制痼疾,那么在这个10年里新崛起的势力集团,难保不会在下一代领导集体掌权树威之际,成为又一个挡路的陈良宇和“上海帮”。

  当然,权力斗争是问题核心,但表面上还得拿腐败说事。按常人常理的理解,像陈良宇这样的地方诸候、封疆大吏,何需以政治生命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贪腐之利,从而难逃“59岁现象”之劫?这就涉及到当今中国的社会风气使然。

  在中国社会,各级官员以权谋利如探囊取物,已成官场通则;普通百姓则利用职务资源获取私利,更是社会共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包含了个人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也显出无限膨胀的贪欲难以抑制。比如陈良宇贵为上海一把手,除个人享尽荣华富贵以外,还要为妻子、儿子、兄弟、朋友谋取超常利益。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滚雪球过程,贪欲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终至把社保基金当提款机,拿老百姓活命钱图私利。如今,四处泛滥、遍地开花的权贵资本主义,在中国已是一个受到默认的社会事实。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现在的中国官员根本不满足只在河边溜达,而是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方法争相下河下海谋私利;普通百姓也争著失脚湿鞋,彷佛不湿鞋就没本事,不是社会异类,就是弱势群体。在这种险恶的社会风气裹胁下,保护一个干部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把他放到有职有权的风口浪尖的岗位上,否则上一个倒一个,今天争上游,明天下陷阱,有几人能抵御利益之诱?陈良宇从一个谨慎的基层官员发展成为所欲为的贪腐典型,是为明证。上海95%以上的局级干部都坦然住进别墅,这就是陈良宇视贪腐争利为当然的社会土壤。

  很显然,像陈良宇这样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是否拥有与其权位相符的自觉意识,是否具有见钱不开眼,见利不忘义的意志,又关涉到中国官员的个人素质问题。非常遗憾,在信仰崩溃时代成长起来、在社会从贫瘠到富裕的过程中一路走来的各级官员中,有道德自律者不多,持信仰价值者更少,又有多少人具有“粪土万户侯”的气概?许多人热衷以权谋利,把少数人得益建立在多数人受害,甚至全社会买单的基础上,这与公民社会里政府官员的职业伦理和信托责任背道而驰,更不要说身为共产党的红色干部了。所以,陈良宇落马,除了自身罪有应得以外,也提示著中国各级当政者的政治品性和人格起点急需提高。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中文导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6/1029/1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