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统计局长邱晓华究竟干了什么坏事?


前几天新闻公布了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一案的进展情况,老实说,无论邱晓华干了多少坏事,受收贿赂,包养情妇,甚至涉嫌重婚犯罪,我都不会吃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其实我压根不关心这个倒霉统计局长,哪怕他重一百次婚,又关我屁事。

我也不关心各级统计局的各类数字。数字嘛,还不是张口就来。我认识的一位乡党委书记今天中午说起了这么一件事:说去年年底上报本乡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乡里的统计员问他:今年怎么报?报多少?他说:去年是2680元,今年也不宜太高,就报2800元吧。结果不几日,县统计局的一个朋友(统计局副局长)打来电话告诉他说:你们上报的数字不行,全县的平均数是3282元,你们只能高出平均数不能太低!这位党委书记就说:那你看着办吧,要不就报3400?哦,就报3426。最终,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就这么定了。

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古今同一。但是,在某些方面,国家统计局连注水数字都不公布,这就更不厚道了。

目前各种统计数据繁多,虽说一年资料就可以编个两寸来厚的32开本的大书,但可以说,其中90%以上的内容,是普通老百姓所不关心的。而人们真正关心的,却是寥若晨星。

目前国内形势中最大、最险恶的问题是国企破产,职工下岗。在当前,谈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如果不与职工的社会就业率、失业率联系在一起考察,是毫无意义而且会严重误导决策的。就业率及失业率,始终是世界各国评估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数据之一。奇怪的是,这个数字在中国例年的经济统计中竟完全被忽略。

又如,目前人们相当愤慨的“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问题,在《统计年鉴》,就影子也找不到。例如目前沸沸扬扬的“电力行业”的工资问题,在该书上一查,找不到,原来“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在一栏里的,笼而统之,谁也休想弄清。同样,人们关心的银行业的高工资,也没法查,因为它是和“保险业”搅和在一个栏目里;当然,人们更不知道四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分别各是多少。

人们也很关心国家机关的“工资”问题,人们也都知道,即使在国家机关,也是冷暖不均的,据说电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等,都是所谓“肥缺”。但是人们不惟找不到这些各部门的具体统计数据,就是想弄清“国家机关”这么一个大项目,也是做不到的。因为年鉴上只有“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这么个三合一的笼统项目。你想弄清每年国家机关花了多少钱,政党机关花了多少钱,而社会团体又花了多少钱,门儿也没有。

医院和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也是人们关心的,但是人们不可能知道它们的各种统计数据,因为只能在年鉴中找到“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这么一个奇怪的项目组合。

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这两个项目的数据是加在一起的,已属匪夷所思;但最可笑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都是挤在一栏里的。

谢天谢地,在国家统计局中,只有“房地产”和“建筑业”是分列的。而这两个“业”实在太巨大了。

在工业生产部门,只有“制造业”这么一个项目,各个工业行业的具体内容,也是踪影不见的。

在“采掘业”一栏下,我们根本不知道“煤矿”的各种数据,当然,也不知道有关“矿难”的任何数据。其他采掘业的具体数据,就更是搞不清楚了。

关于“内资”以外的情况,“港澳台”商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类平均工资等数据是分列的,但若想单纯了解“港商”的数据,或单纯了解“台商”的数据,那就不可能的了。

我们不是说要和国际“接轨”吗?为什么在公布统计数据这问题上,就不能和国际也接一接轨呢?

这些年来,我们只见到统计局向人民描述了一系列经济数字和数学模型,告诉我们,中国国民经济是目前全球增长速度最快、最平稳、最健康的经济,我国经济已摆脱通货紧缩的低速状态,进入了历史上的较好时期。可惜,我们现在每天每日所面对的现实远非象一些抽象数字所描绘的那样美妙。

老百姓被统计局忽悠,不过是骂几声娘。如果统计局不光忽悠老百姓,还忽悠决策者呢?

国家统计局是国家的经管部门之一。来自统计局所提供的统计数字,为决策者直接提供对于社会经济进程的量化监控。这种监控的可靠性,取决于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通过这些数字的及时反馈,决策者才能准确地了解经济和社会运行状态,随时运用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但是,出自自身"政绩"的考虑,统计局往往"报喜不报忧"。对于决策者来说,这意味着为自身制造一种极为危险的信息污染。因为决策者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把虚假的向外宣传当成了真实的现实,自身也被虚假数字和虚假经济情况所误导。其结果必将导致决策者对社会经济形势的严重误判。使得需要及时调整不良政策的时机被错过,使得需要纠正的政策失误得不到纠正,最终酿成重大的社会危机。

这才是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干的最大的坏事。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128/2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