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重庆周二围攻日领馆 中南海有难言之隐?

重庆星期二(10月26日)下午再度发生反日示威,抗议者在日本领事馆外焚烧了日本国旗。抗议的起因是钓鱼岛主权问题再次引发中日间的争议。

重庆星期二(10月26日)下午再度发生反日示威,抗议者在日本领事馆外焚烧了日本国旗。抗议的起因是钓鱼岛主权问题再次引发中日间的争议。BBC

报道说,反日游行队伍从朝天门出发,前往位于附近的日本总领事馆,报道说约上千人参加了抗议。游行队伍两边布满维持秩序的警察。

示威者高呼热爱中国和抵制日货的口号,有抗议者在日本领事馆前焚烧了日本国旗。《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有游行者试图进入领事馆所在的办公楼,但被警察阻止。

10月26日(周二),四川重庆,中国数百名反日抗议者游行至日本总领事馆前焚烧日本国旗。(图片:美联社)

10月26日(周二),四川重庆,中国数百名反日抗议者手举横幅向日本总领事馆前进。(图片:路透社)

10月26日(周二),四川重庆,中国反日抗议者在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馆前焚烧日本国旗。(图片:路透社)

目前还没有关于逮捕和暴力冲突的报道。中共政府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制止各地发生的反日抗议,当局说抗议者游行的理由可以理解,但是反对违法和非理性的行为。

中国媒体引述中共主管政法的最高官员周永康的话说,当局必须加强宣传和民意导向,让公众理性、有秩序、合法地表达爱国热情,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

严加戒备

重庆本月早些时候曾发生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日示威。一名在当地的记者在游行开始前对BBC中文网说,游行出发点有很多安保和警务人员。他说他们中不少人用手机或摄像机摄影。

此前宝鸡反日示威中曾出现针对中国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口号。

态度微妙

有观察人士指出,中共政府对这些反日示威的态度微妙,一方面不能完全制止和希望借民众之力对日本表态,另一方面又担心示威失控由反日变成宣泄对中共当局的不满。

在北京的评论人士彭定鼎说,当局利用民众的爱国主义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但爱国主义对当局也有危险的一面,当局对此十分清楚。他说当局会确保反日游行不会失控。

彭定鼎说,参加反日游行的公众会自然地提出疑问,为什么保钓活动要靠民间人士,而不是靠国家的海军进行。

他说放弃对钓鱼岛的控制是中共自邓小平起的一贯政策。虽然中国外交部反复说在钓鱼岛主权上不会让步,但中共当局实有难言之隐。


中共政治:洞彻中南海时不时拿出挥舞的双刃剑

事实上,日本所称的“尖阁列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共当局早就予以承认:“琉球群岛散布在我国台湾东北和日本九洲岛西南之间的海面上,包括尖阁诸岛”(《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人民日报》,1953.1.8),但此次为何大动干戈?

毛泽东时代,为改变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中共当局与日本关系发展得很好,不仅放弃对日战争索赔,毛泽东还一再感谢日本侵华:“日本皇军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教员,也可以说是大恩人,大救星”、“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会见日本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

的确,没有日本的侵略,就没有西安事变,中共根本无从取得合法地位,一边消极抗日,一边积极发展壮大自己。1937年中共军队仅4万余人,根据地只剩下陕北一隅之地。抗战之后,中共奇迹般地创造出近百万正规军和220万武装民兵,大半个华北以及华中、华东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它的天下(杨奎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方针的演变》)。

1972年9月29日,中国与日本建交。1979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访华,开启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的大门,以低息、长期为优惠条件,累计向中国发放贷款约32,000亿日元(约合300亿美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副所长金熙德承认:“ODA确实起了大作用,你找不出来哪个大型工程没有日元贷款的影子。”1984年9月,3000名日本青年应邀访华,中日友好达到了高潮。蜜月期间,双方合拍了《玉色蝴蝶》、《天平之甍》、《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影片表现一衣带水的情谊;《望乡》、《人证》、《追捕》及栗原小卷、高仓健、中野良子等日本影片和明星风靡大陆。

日本1960年代就在研究南京大屠杀,相关著作、论文汗牛充栋,而1980年代之前,为避免破坏中日友好的气氛,南京大屠杀在中国大陆是禁区中的禁区:1958年版中学历史教师手册之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关于1937年只有:“日军侵占上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别说南京大屠杀,连南京沦陷都好象没有发生过;1975年版《新编中国史》之历史年表,关于1937年只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防御失败”的记载,完全没有南京大屠杀的踪影。

“六四”大屠杀和“苏东波”之后,共产主义乌托邦破灭,畏启蒙如虎的中共当局,转而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里寻求合法性资源。形成同仇敌忾的气氛,树立一个外部敌人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那么,当局为何选中日本来充当这个敌人?

2009年2月15日,中国新星号货轮遭俄罗斯军舰击沉、8人失踪,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将此描述为“中国货船在俄罗斯海参崴附近海域遇险”。在全球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这一惨剧的情况下,当局只得承认这并非一起交通事故(遇险),连个起码的抗议都没有。至于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其它周边小国,开枪开炮袭击中国渔船,打死打伤、抓扣、虐待中国渔民,索要大量赎金,早已是家常便饭。2010年6月8日,中国外交部罕见地证实了“朝鲜枪击中方越境人员造成3 死1伤”的事件,同样没有抗议。

与周边国家发生的诸多后果严重、性质恶劣的事件,中共当局或轻描淡写,或忍气吞声、视若无睹,单单抓住撞船事件跟日本过不去,若说只是对钓鱼岛经济价值的重视,恐怕说不过去,因为南海的经济价值显然更大。

原因在于,1950年代中共不惜血本地“抗美援朝”,金日成得以保全独裁统治,北韩民众至今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狱,1979年又为援助红色高棉入侵越南,不仅令中共当局在国际社会臭名昭著,成为助纣为虐的同义词,还强化了泰国、菲律宾、韩国、日本、巴基斯坦、新西兰等国的集体安全意识,纷纷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或军事援助协议,中国在亚洲稍有动作,都会激起周边国家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弹。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或通过国内立法、或通过加强军备的方式强化对中国南海岛礁的抢占,一方面知道中共投鼠忌器;另一方面,也是吃准了中共当局的核心利益是维护其独裁统治,屁民的死活根本就无所谓。

美、俄太过强大,惹不起,尤其是俄罗斯,中共一度是苏俄共产国际的支部,扯出萝卜带出泥。日本有历史包袱,是至今没有宣战权的非正常国家,鼓动反日不仅可以掀起民族主义情绪,凝聚民心、民意,在国际政治上的副作用也较小,何乐而不为?

日本拒绝战争道歉的谎言在中国大陆盛行已久。事实上,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就道歉:“对不起啊,我们发动了侵略战争,使中国受到很大的伤害。” 毛泽东回答:“不要对不起啊,你们有功啊,为啥有功呢?因为你们要不是发动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共产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哪?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我们如何感谢你们?我们不要你们战争赔偿!”2001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对日本侵华战争的中国死难者表示道歉和哀悼。

今年中国遭遇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和美韩亮剑黄海、美越亮剑南海,以及人民币升值和要求政改的压力,内忧外患之下,病急乱投医的中共,希望找日本的不痛快,转移国内的矛盾和焦点。日本方面,菅直人内阁以著名的鹰派前原诚司出任外相,亦有强化日美韩同盟关系和疏离中国、应对北韩威胁的意味。

中共当局深知民族主义是双刃剑,很有可能砍向专制政权,因此,一直在压制民间“保钓”,即便此翻撞船事件也不例外。而民间也在分化,谁也不想永远被欺骗和愚弄,尤其是江西宜黄拆迁户三人自焚,对网络民意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一家不保,何以保国?没有人权,谈何主权?主权不为人权服务,保之何益?如韩寒所言: “一个对内不能和平游行的民族,他的对外任何游行是完全没有价值的,那只是一场集体舞。”

作者:余味 中国人权双周刊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1027/18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