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英语学习 > 正文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以下内容节选自汪培珽的 第2本新书《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餵英文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觉得其中的有些方法对于我们买了大量英文故事书在家的妈妈有帮助,特节录于此。



第二章英文故事书,怎么念给孩子听?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就好象自己是一位英文口译员一样,有人说了一句英文,你马上将之翻成中文说出来,只是两个角色都是由自己担任。

「Danny is in a hurry.」
Danny走得匆匆忙忙或是Danny走得好匆忙。因为绘图中,小男孩就正在走路。
「I am six years old today.」Danny said.
Danny说,我今年六岁了。

1.英文部分照书念,维持原汁原味。当然英文能力很好、不怕教错孩子的父母,不在此限之内。

2.中文翻译的部分,很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拘泥英文的逐字翻译,先了解整句的意思,再用国语说出来就好。

尽量口语、自然,不要让孩子疑惑:爸妈怎么国语说的怪怪的,好象在用外国人的的语言逻辑在说国语。。


例如「Danny is in a hurry.」如果说成「Danny是在一个匆匆忙忙的情况下」,或是「I am six years old today.」Danny said.变成「我今年六岁了。Danny说」


是不是有些别扭?国语都说起来别扭不好听,对孩子来说,尤其刚起步的阶段,可能比较不容易引起孩子对故事的兴趣。

3除非孩子主动问问题,不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再换下一句,尽量不要在中文翻译之后,又自行的加一大堆的国语解释。

我是以直觉来猜想,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经大量的阅读和比对之后,孩子自然就会习得第二种语言。可是,如果我们在翻译之后,又自行加了与原文无关的字眼,孩子可能无法正确比对,也减低了这个方法的效果。

例外的情况是,如果您的孩子噎比较大了,太简单的故事无法吸引孩子时,中文的翻译工作就必须更用心,更花力气,提高音调,配合动作,甚至扯著书上的绘图,天马行空地发挥「咦!你看这只臭鼠,放的屁好臭好臭,敌人就不敢靠近他」「你看这只小狗好大的胆子,竟敢对著大熊汪汪叫。」
一开始,以能「延长孩子听故事的时间」为原则,不管父母是希望孩子爱上中文故事书还是英文故事书,都一样适用。

第四章听、说、读、写,请照次序

「我们是怎么学会国语的?」如果能静下来想想其中的过程,就应该不难理解,在学英文或是第二种语言时,对孩子来说,「先听、再说,再读、后写」,才是最符合语言学习的人类自然法则。

学母语的过程

当孩子呱呱落地到会开口说话,少则一年半,多则两年,而真正能够无碍的表达,可能总需要三岁,甚至四岁了。所以这之间的静默期,就是什么也不做,光是「听」的时间,就长达两年。

再看,「什么时候开始读字呢?」如果撇开中国父母喜欢的偷跑教育不看,孩子真正开始读字,噎上小学七岁了。我个人非常不赞成七早八早就让孩子开始认字。孩子可以只用眼睛、全心全意欣赏绘图的时间没有几年,何苦赶著他们早早离开这个艺术欣赏的美妙境地呢!


1听2说3读4写,是人类学母语的次序,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法则。反观我们的英文学习环境,连最亲密、最常接触的母语,都是在酝酿了七年之后才开始「读」的动作,如果父母有其它方式可以选择,何苦要将孩子早早在一开始,就把他们推入一个不属于他们的世界。

时间排挤效应

书店的一与,约莫五岁的孩子,逐字念著一本字不算少的英文故事书,坐在一旁的母亲仔细聆听的专注模样,想必她一定很以自己的成就为荣。咦?说错了,是「自己」的成就?还是「孩子」的成就呢?……..不追究了。

可是,令我心惊胆战的是,明明念得是英文,怎么乍听之下,却像是国语呢?因为字认得有些吃力,所以,字与字之间彷彿了三里路远,而且语调、发音…..听得我冷汗直流。

朗读,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绝对是值得鼓励孩子去做的事情。可是,时机呢?五岁的孩子,这样的「成就」,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想必妈妈花了极大的时间在上面(或是花钱请别人花时间也行),孩子只是被动下的牺牲者,没以选择的空间。

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于——英文学习的前后次序被错置了。这样的阅读成就,勾勒出两个问题点:

1如果先让孩子暴露于足够的英文环境之中,例如听英文故事书,就不会有这样吓人的朗读结果。因为人类「说」的能力,是奠基在「听」之上。

2每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当我们花这么多力气「训练」孩子读字,相对的,「听」的机会就被排挤掉了。

让孩子快速认字读字,甚至写字,有时真的可以抚慰一些「担心孩子未来竞争力」的父母。也是补习业者向父母展现成果的最有利证据。

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让孩子听英文故事,虽然一时看不到成果,但是,它是语言学习上很重要前置期。孩子还没走稳就想著他跑,真是累了父母,苦了孩子,得不偿失。

语言关键期

如果这里要讨论语言学习的理论和研究,可能十本书都写不完,确实有许多专家、学者、博士、教授长时间投入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至今持续中。纵使研究和实验的内容堆积如山,但是,「生活在一个非英文的环境中,光靠念英文故事书,孩子就习得这种语言,虽然只有『听』的能力,」或许,我和孩子的案例,该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目标。

别小看虽然只有「听」的能力,在语言学家的眼里,光是「听得懂」一种语言,就是上缔造物的神秘所在。而我所凭藉的,却只是那个小小的故事书,它甚至是个与孩子不能互动、也让孩子看不见嘴型的死东西,我在有限环境之下而创造出来教孩子第二种语言的方法,或许有待语言专家来发现它的奥秘。

虽然大部分的人相信「语言关键期」的说法,也就是在某一个年龄以前接触一种语言,可以学得又快又好。但是,现在太多忧心孩子「英文能力影响将来竞争力」的父母,加上不相信现有的教育制度,再加上补教业者商业利益的推波助澜,于是,将整个社会对英文学习的风气,推上一个扭曲而且失衡的状态。

「竟然拿—英—文—圣—经,要我教六岁的孩子,」「我要主动推掉星期五下午的家教,那个噎一整天待在全美语幼儿园的孩子,竟然下了课,家长还要我一对一的帮他补英文,」连一位外籍的英文教师,都对被错爱的孩子而忧心忡忡。因为家长不知道什么对孩子是最合适的,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常常孩子就成了头号牺牲者。

社会现象偏颇至一定程度时,另一方向的声音就会出现「…..人的一生当中,并没有某个特定时间不适合学语言,我们生活周围也不乏过了关键期才学英文,也很成功的例证。」这种论调总让我脑门充血,何不直接告诉我「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算了,我们不要少数成功的例证,我们要的是整体社会英文能力的提升。

或许,多早开始学英文,真的不是成功的保证,但是,启蒙教育方法使用的得不得当,一定是关键的所在。
无论如何,我是相信语言关键期的,端看那些随父母移民的孩子就知道,孩子似乎不花什么力气就可以将当地语言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呢?却怎么也无法达到那个境界。

为什么「听、说、读、写,请照次序」?因为,语言的关键期,真正来说,是指「听和说」,就好比国语闽南语双声带的孩子一样,两种语言都可以应用自如,得心应手。不似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说英文时,脑子好象在做中翻英的考题似的,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既然听说是有关键期的,当然应当放在读写前面了。

什么父母可以帮忙?什么可以仰赖学校?

我只管不间断地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一付除了听国语之外,也能听英文的耳朵,这个「听」英文的能力,是我可以给孩子的一辈子礼物。这个礼物,也是许多父母有能力、不靠助太多金钱,只要肯花费自己的时间和力气,就可以把家长梦寐以求的英文听力交给孩子。

至于英文的「读、写」呢?我将这些工作视为「学校的事」。其实,在我的教育字典里,学校的事,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与学校学习有关的事,孩子必须扛起责任,将之完成。除非孩子发出求救信号,不然,尽量不插手。

所以,学校可以教孩子读和写的方法,我不干涉,甚至不参与。做妈妈的我,只要确定那不是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就好。可是父母别忽略了一个重要观念:学校可以教孩子读字写字的方法和技巧,但不能保证给孩子对书本的热忱和兴趣。

我虽然不插手学校功课,但是,妈妈念故事书给孩子听这项工作,却从未间断过。因为我知道,这项工作,是维系孩子与书本之间感情的最简单方法,也是帮孩子建立起一辈子阅读兴趣,最简单、直接而有效的根基。

听是说的基础

「Today I am as old as all the numbers on the clock added together.」放学后边走边聊天,小一女儿的口里突然蹦出这句英文,吓了妈妈一跳。

「你—你哪里听来的?」妈妈连大学联考都写不出这样的英文。

「『外婆万岁』啊!最后那个外婆不是说,今天我和时钟上所有的数字加起来一样老了。」

「这不是我们家的国语故事书吗?」孩子,你不可能会自己翻译吧?如果真的如此,妈妈可能要一头撞墙去了。

「你忘了我们上次去美国玩,有买录音带啊!」好险,原来是录音带的功劳。

听是说的基础,无庸置疑。或许孩子较大才开始学英文,不需要像小婴儿般需要这么长的语言静默期。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听」,没有那些听来的广大语汇基础,我们能期待孩子可以说些什么内容呢?

不过,我也不用高兴的太早,事隔三年,我把女儿叫到跟前:
「大乖,你记不记得?外婆外岁里面有句话,今天我和时钟上所有的数字加起来一样老了,你知不知道英文怎么说?」想了三秒钟,「不知道。」果断而直接,一溜烟跑了。

我早知道会有这个结果,别说三年,三个月不接触就忘了。这也是父母送孩子上全美语幼儿园,应该注意的盲点。但是,我不会因为孩子会忘记就不教他,因为我知道用故事书给孩子英文听力的方法,绝不会马上看到成果,甚至会让一些心急的父母觉得永远也看不到成果。但是,父母的信心,对孩子也对自己,就是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坚固后盾。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世界之门论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217/19696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