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温州和谐号事故人祸 10天速成司机或成铁路杀手

据《财新网》报导,事故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表示,发生此类事故令人感到意外,司机失误可能是事故原因之一。

王梦恕介绍说,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前方有车停下来,自动闭塞系统装置会通过信号提示后面的车。“自动闭塞装置要求6公里以内,没车的时候才可以开行,距离前车4公里内就亮黄灯,提示减速,距离2公里时会显示红灯,提示要停车。”王梦恕表示,动车紧急情况下自动制动系统现在还没有实现,行驶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司机的判断和操作是动车行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10天速成司机或成铁路杀手


上级下了死命令,动车司机培训10天就上路。(网友图片)

中国高铁自运行以来频频出现故障,7月23日温州双屿动车组又发生特大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其安全性令人担忧。

有网友披露,德国人需要两三个月学会开动车,中国人要求必须十天学会。德国培训专家称:“只用10天时间要驾驶世界最先进的动车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中方的领导交代:“培训10天,必须把第一列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摘自铁道部主管的《旅客报》 2011年7月1日出版。

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4日的一篇报导,题为:“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报导说,动车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不仅把德文资料书“啃透”了,还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培训第九天,李东晓和赵威轮流驾车,把京津城际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

还有人在网络上发帖揭露,因有关方面领导玩忽职守、对司机疏于培训,司机水平极低使高速动车组事故频发。


有人揭露因有关方面疏于培训、司机水平极低使高速动车组事故频发。(网络截图)

中国“专家”保障不管用

新京报2011年6月14日发表一篇题为《专家详解高铁安全保障和动车组自主知识产权》文章,该报记者采访了两位院士、高铁制造企业负责人、铁道部“高铁办”原副主任、大陆多位高铁技术和运输经济专家等10名人士,回答公众关注的有关高铁的十大热点问题。此文又称《十问高铁》。

网友说,预计新京报这篇稿子将来会经常被引用来打铁道部的脸。

现摘引文中第一问:高铁安全如何保障

“记者:高铁速度那么快,如何避免追尾或者撞车?
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副总工程师,高铁网路控制系统专家常振臣回答:CRH380B的列车网路控制系统(TCN系统)符合欧洲标准,该系统与车身恒速控制系统配合,可以保证车辆不会有追尾发生,而且能达到极高的正点率。

记者:如果高速运行的列车,前面某段铁轨被冲毁了,或者被破坏了,列车怎么能够及时获知呢?
常振臣:车上监测系统可适时监测轨道线路情况。高铁轨道都是通电的,一旦轨道被人为破坏或者被泥石流冲毁,轨道会断电,列车上能提前监测到,并停车避让。CRH380B车上还装了设备,可监测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预防脱轨。

记者:青岛四方公司设计师说,国际上高铁安全指标为脱轨系数,CRH380A脱轨系数小于0.13,远低于0.8国标。怎么看这个数据?
铁道部铁科院研究员,高铁轮对专家臧其吉回答:脱轨系数是从静态力学推导出来的参数,适用低速火车。对高速火车,不一定适用。京沪高铁有几次安全实验发现,速度越高,脱轨系数越小。这说明超过一定速度,列车脱轨系数不足以衡量高铁安全性。

记者:有没有办法找出影响轮轨间作用力的全部因素?
臧其吉:人类已可准确模拟航天飞行状态,但还无法模拟火车在轮轨上的运行状态。我就是研究轮对(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的,我带博士研究了30年,还没有答案,全世界也没有突破。

记者:那怎么办?
臧其吉:我也不知道。在未知情况下,我们只能凭藉经验,留下足够的安全冗余来提高安全系数。

记者:我们的安全冗余够吗?
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高铁办”副主任周翊民回答:有一次,我乘坐法国大西洋高铁线,4个动力组坏掉一个,10分钟没有修好,于是火车依靠3/4动力继续以300公里运行,并保证准点到达。这说明欧洲人留下的速度安全系数超过25%,而中国高铁技术引自欧洲和日本。”

事故伤亡惨重


2011年7月23日,一列北京发往南方福州的D301动车与一列杭州发往福州D3115动车发生追尾,造成4节车厢掉落高架桥。(网友图片)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725/21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