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廖亦武:六四彻底改变中国 从爱国到爱钱

—廖亦武10.8在洛书友会 期记录真相终得公义 中共高层终将成难民

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的访美行已走到洛杉矶,本周六(8日)将在洛杉矶亚太博物馆(Pacific Asia Museum)向中外书友推介在中国被查禁的多本著作。廖亦武在洛杉矶也谈到他的“六四”印象,他说,1989年天安门事件把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从原有的 “爱国”彻底逆转为“爱钱”,尽管眼下敢于公开谈论六四的人们逐渐减少,但作家对六四的本分就是坚持真相,记录罪行。

图片:廖亦武10月8日在洛杉矶亚太博物馆会见中外书友.(记者萧融拍摄)


1989年,廖亦武动笔写下天安门广场的风起云涌和血腥镇压,为此他以四年牢狱之苦为代价,但依旧通过冷眼热笔记录中国社会时代面貌。
 
他说:“作家就是要坚持记忆,这是对真相的追寻,我历来主张没有真相,就没有文学。这些年来,我和共产党的差别有二,一是遗忘和真相的差别;二是‘审美’观念的差别。共产党搞的东西太丑陋了,以开枪镇压六四事件为例,当时动武杀了三千多人,然后又把几万人关进监狱,几万人流亡海外,造成一个国际事件。”
 
这是廖亦武首度到访洛杉矶,此行既为了推介在中国被打成禁书的新旧作品,也讲述因当局高压封锁和人民集体健忘的六四印象。
 
廖亦武指出:“有千万人上街要求民主改革,实际上是个爱国行为,但是,共产党告诉人民——如果你要爱国,我就开枪对付你!从此之后,人民醒悟这个国家我爱不得,我不能爱啊,于是转头爱钱。这就是共产党提倡的概念,两者仅是一字之别。1989年之前全体人民都爱国,1989之后转而爱钱,大家爱钱爱到今天,让中国社会成了眼前集体堕落的后果,中国正一步一步变成一个非常大的垃圾场。”
 
廖亦武点评自己身为作家,应该是个“记录者”,而非维权或民主运动异议份子。
 
他表示:“我不是异议人士或维权人士,但我写这些故事。我关注的是中国老百姓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当中,最终会把中国社会变成一个‘黑社会’,一个非常大的垃圾场。”
 
廖亦武离开中国走访海外,强调自己既非流亡,也非难民。他认为,在当今中国高居最上位的领导,才是真正的“难民”。
 
他说:“这是我在德国期间的经验,德国朋友载我行经柏林墙,他们经常指着一幢暗红色的楼,告诉我那是监狱,专门关押与德共首脑(前德共中央总书记)昂纳克有关的那些人,他们只要犯了罪或屠杀了人民,最终就会被关在那楼里。于是我明白昂纳克最终必须为自己的罪行负责,这也给了我激励,中国只要有我们这些人存在,坚持真相,记录罪行,也记录中国苦难,甚至无耻之事,借用基督教的话来说——‘终有公义与真相’,最后成为难民的人肯定是他们,不是我!”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发自洛杉矶的报导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1007/22088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