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魏京生:春节该说和不该说的话

作者:

给听众朋友们拜个年。这时候该说的话是: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这话听着吉利,可是大

家都知道是假话,不可能万事如意。但是作为一种祝愿,倒是没什么恶意,听着也让人高

兴,这假话也就一年年地说下去,但说无妨。这说明人们心理愉悦的需要,有时候会胜过

辨别真假的需要。

不该说的话,就是不吉利的话。报忧不报喜,大家听着心里膈应。说话的人常常是费力不

讨好,好心不得好报。古往今来,各行各业包括私人生活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得

好报的可不仅仅是说话的一方,不喜欢听的一方也难免吃亏上当。这说明人类其实还是一

种缺乏理智的动物,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还是主流。

那么还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有。这就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好话坏说;坏话好说。说

者有意,听者无心;或者是听者有意,说者无心。比如碰到一位老人,说您怎么越活越年

轻了。这话有真有假,但听着都很高兴。真的部分是说你是个老人,否则就不是越活越年

轻;假的部分是你毕竟是个老人,怎么可能越活越年轻呢?逗你高兴罢了。

正因为说假话人家都愿意听,所以敢说真话的人就少了。也正因为敢说真话的人少,说真

话才成为一种可贵的品质。物以稀为贵嘛。不但以稀为贵,真话往往能帮助人们趋利避害

。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这新春佳节之际,我祝大家都能头脑清醒

,多听不吉利的逆耳忠言,能够趋利避害。也不妨听听让人高兴的假话,愉悦愉悦心情也

不是什么坏事吧。

快过节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在加勒比海的群岛上,有很多免税的银行。那些银行不

光免税,还有很多严格的银行保护法。总而言之就是不管是干净的钱还是脏钱,都可以保

密地存在那儿,不怕调查也不怕被没收。有一帮黑客悄悄地进入到这些银行,发现了很多

脏钱和客户。这其中有很多是中国人;其中有很多是官员们的亲属。他们存款高达几千亿

美元,比中国的福利和教育费的总和还多得多。

大过年的,这算是不该说的不吉利的话了。但是能不说吗?中国还有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

,因为没钱上不起学。教师们也因为教育经费不足而勒索学生以便增加收入。多少人因为

付不起钱而不能接受治疗;多少年轻人因为买不起房子而不能成家;多少老人穷困潦倒;

多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钱到哪儿去了呢?都到了贪官污吏和奸商们的口袋里;都存到了

外国的银行里;都变成了别人国家的投资和福利。这就是咱们中国的大大的不吉利。

学者们天天都在评论中国的经济。有的很有道理;有的一知半解;有的云山雾罩;有的胡

说八道。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为大公司服务。他们从公司赚钱的角度分析

经济,而不是从为社会服务的角度分析。所以他们都不愿意看到中国经济的真正的危机,

都不愿意说出危机的真相。倒是这次揭发英属维尔京群岛的金融问题,碰到了这个真相。

不用学者们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老百姓的大实话说:这些被调查出来的钱,和隐藏得

更深没被调查出来的钱,都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些钱即使被剥削了,如果继续投在

中国的市场上,经过一番周转还是会变成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至少其中的大部分最终会

变成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

可是所谓的中国模式,经济奇迹的真实内容就是极度的剥削。极度剥削造成了极度的贫富

差距;极度的贫富差距造成了仇富仇官的社会心理。担心安全的中国商人和贪官污吏把钱

转移到国外;想赚大钱的外国商人把钱转移到中国。所以才能维持缺乏国内市场的,经济

量很小却很能赚钱的所谓奇迹。

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中国人拼命地工作,是在为中外资本家们赚大钱工作。中国自己仍

然是个穷国,而不是什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多数中国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巨额资

本被转移到国外市场。这本身就证明了中国不是什么第二大经济体,而是第三世界穷国。

经济体的概念不仅仅是生产量,而是生产和消费周转的数量。生产多而消费少的经济是畸

形的经济,被外国剥削的经济,也是不可持续的经济。

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描述,就是中国的经济生病了。什么病呢?就像一个人不断被抽走血

液和营养,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存。因此体弱多病面黄肌瘦勉强维持而已,而且有可能恶性

循环,越来越弱,无法维持走向死亡。看看现在的中国经济不正是这样吗?

中国模式的病根就是超经济的剥削。能够创造出超经济剥削的,正是一党专政的专制体制

。维持这个一党专政体制的,已经不仅仅是共产党这个团体,而且是中外资本家的联盟。

他们不仅控制了中国的政府,而且极大地影响着民主国家的政府。这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中

国人的事情了,西方的经济也被这个中国模式所连累,贫富差距也在迅速地扩大。

这是我在新年来临时要告诉大家的最坏的消息。没办法祝大家万事如意了。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魏京生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213/37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