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1905最后的进士 古代状元三年才有一个

270
公式刘春霖
 
公式刘春霖殿试策
 
公式清代的科举考试现场
 
公式光绪30年进士榜单

“状元”如今俨然已成一个热门词汇,在历年高考中考过后,人们往往用“状元”来冠名省市第一名、甚至校级和单科第一名的优异者。一群群“状元”拜文庙,一堆堆《状元兵法》热卖书市……实际上,古代状元三年才有一个,隋炀帝开科举制的近1400年间,共产生文状元522名。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正是从废除科举制为始的。庚子事变后,1901年清政府就痛定思痛开始废除八股考试,1903~1904年,张之洞袁世凯等多次上书要求彻底废除科举制度,兴办现代学堂。刘春霖等最后一批进士发榜后,1905年宣告了千年科举制度的正式废除。

第一人中最后人

光绪三十年的五月二十二(1904年),北京城下着小雨,午门外的街道安安静静的,32岁的刘春霖神情凝重,若有所思,刚才在保和殿的那场考试中,他下笔千言,论及治国之道。去年与兄长刘春堂一同参加会试,刘春堂中了进士,他却名落孙山,不知今年能否及第?两年前他在顺天府中乡试,高中举人;几月前的三月初八在开封会试(若不是庚子年八国联军火烧贡院,会试就该在京城)。当时也未料到今日能殿试,天子命题,亲王监考,倍感精神振奋,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想到近年国势衰微、外乱内患,一介书生,苦读20多年圣贤书,精通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更当匡扶社稷。

早年入莲池书院学习,自幼苦练小楷,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落榜后,他留在京城,每天靠抄写维持生计。由于其馆阁体书法出类拔萃,一传十,十传百,竟为慈禧赏识,他即多次应召为慈禧抄写《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经文。次年,岁值甲辰,逢慈禧太后70岁大寿,按惯例,特加甲辰恩科。

谁也没料到这个抄写举人7月4日的甲辰科取士大考,夺得殿试头名,按理说两年后还有一次正科殿试,可惜大清朝气数已尽,1905年慈禧太后就根据张之洞等人的建议,废除了科举制度。甲辰科遂成为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而刘春霖,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后一名状元,即“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成为状元,还有一段戏说:陆润庠张百熙等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因国事而忧心忡忡的慈禧正准备办七十大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第一名的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时,一股阴云陡然升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一见“珍”字便想起了珍妃(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又加上朱是广东人,想起康梁维新派“首逆”,于是将试卷扔到一旁。而第二份试卷就是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吉祥”之兆。于是,慈禧大笔一挥,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

保和殿最后的考试

保和殿上的贡生刘春霖成为最后状元,而这年参加开封会试的进士成了最后的进士。“状元”的称呼始于唐朝,从唐朝到清朝的1300多年中,共开科考试745次,有据可查的文状元共录取552人(封建王朝正式承认的)。

开封会试在1904年农历三月初八开始举行的,每场3天,连考3场,内容有中国政治史论的、外国政治艺学策、《四书》、《五经》等。四月初十,贴出了榜文,会试共录取考生273名。第1名是谭延闿,刘春霖取得第17名的好成绩。被录取的考生皆称为贡士。五月二十一日贡士需到北京参加保和殿殿试。

自从清道光皇帝以后,皇帝就不再亲临,而是委派一位亲王代理。这次殿试是恭亲王溥伟代表监场,另外还有大总裁和考官的座位。其余都是一排排的2尺多高的小桌,没有椅子,考生们自带小凳。

据刘春霖自己的回忆:5月21日早晨,在东华门点名,集中发放考卷,由专人带入保和殿,找到自己的考桌。试题共4道策论题,卷子书写必须是正楷,不能潦草。卷子纸是特制的宣纸白摺,比一般宣纸厚一倍多,很难书写。若写错了字,不准涂改,只能用小刀把错字轻轻地刮去再写。考试时间只有一天,当天晚上必须交卷。而书写的时间就要半天以上,真正构思文章的时间很短,否则就完不成。

三天后,考生们很早就到乾清门外等候,读卷大臣在御阶上捧着黄纸名单宣布前10名。这10个人由大学士王文韶领到养心殿,朝见皇帝。齐跪下,由领见官把名单呈上,然后从第一名起,报姓名、年龄、籍贯后,叩头起身退出,引见结束。刘春霖事后说:“跪在下面,又不敢抬头,只是趁退出的时候,偷偷地看了一眼皇帝。”

25日早晨,新晋进士到太和殿前等候朝见皇帝,当皇帝在太和殿升座时,新考中的进士都跪在殿前的石阶下御道两旁。大学士王文韶将黄色的榜呈送殿内,交给传胪官。过了一会儿,听传胪官读榜:“一甲第一名刘春霖”,接着有人应声高喊:“一甲第一名刘春霖”,一连念三遍。这时有专人将刘春霖从队里领出来,跪在御道的靠左边。读完金榜,便将榜悬挂在太和门外。因榜是黄色,所以称为“金榜”,即“金榜题名”。宫中为了便于查寻,另外同样书写一个小一点儿的榜,叫“小金榜”。1904年这块小金榜,现仍存在故宫博物院中。

废除科举

经历过庚子事变的刺激之后,慈禧等统治者痛定思痛,为了“外患可消,内乱可弥”下决心将变法时提出来的多项改革措施加以实施,如早在变法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1901年8月29日,慈禧发布上谕,规定次年开始,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均应切实敷陈,不得仍前空衍剽窃。”废止八股文、采用与社会实际有关的问题为考试题目,这是清末科举制度的重大变动,可以看做废除科举的开始。

190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与袁世凯奏折中指出,政府虽屡屡颁布兴学诏令,但各省或持观望态度,或敷衍塞责。追究其原因,在于学堂经费与师范人才的缺乏。众人之所以观望,实际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学校在于培养人才,科举在于选拔人才,二者一贯则学校不劝自兴,二者分途则学校有名无实。“利禄之途,人之所趋,繁重之业,人之所畏。”学堂必须积累而后成才,科举却可以侥幸获得。在如此情势之下,没有人会避易求难,舍近求远地进入学堂学习。科举不废除,学校便不能兴盛,那么国家永远没有人才,不能进于富强,争衡于各国。因此,应该“将科场递减之额移作学堂取中之额,俾天下学子舍学堂一途,别无进身之阶,则学堂指顾而可以普兴,人才接踵而可以胜用”。这就是逐年递减的方法。

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所奏《重定学堂章程折》《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再次提出并拟定了递减科举的具体办法。光绪皇帝的上谕也批准了他们的奏请:“著自丙午科为始,将乡会试中额及各省学额,按照所陈逐科递减,俟各省学堂一律办齐,确有成效,再将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均归学堂考取,届时侯旨遵行。”

1905年,张之洞赵尔巽等人再度上奏。指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仍存着侥幸得第的心态,民间兴办学堂绝少。公家财力有限,民间若不捐款兴办学堂,学堂的发展根本毫无希望。清政府终于决定废除科举。

这样,刘春霖等也就成为了历史上重要一笔。最后一榜进士多经历了礼崩乐坏和社会动荡的冲击,在后来的人生历程中分道扬镳。在政界尤为突出者,如沈钧儒、谭延闿、王庚、汤化龙等。

1904年甲辰科考试是中国科举史的尾声,这批进士不仅在政界学界很有突出贡献,而且有几位末科进士还对科举制本身作过研究与反思,为科举制发出了隔世遗响,成为中国科举学史上特殊的插曲:

末科榜眼朱汝珍,曾游学东京法政大学,后任国史馆编修、实录馆纂修,民国时期所编《词林辑略》由中央刻经院印行,该书对清代翰林的科分、出身、字号、籍贯、简历、著作等都有详细的记载。

末科探花商衍鎏,建国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以83岁之高龄,写出了《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该书是此类著作中最详尽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于195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另有研究太平天国科举制度最全面的著作,196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

末科进士贾景德,1946年在香港出版《秀才•举人•进士》一书,源于自己的参加科举的亲身体验。废科举后出版的科第中人撰写的科举研究著作只有寥寥几部,而末科进士就占了4部,这也是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之一。

科举简史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一直到清朝(1905年),共延续了13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叫“增生”,不供粮食,“禀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额的;再次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考试程序上,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古代政府六部之一)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考完后,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324/38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