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猪疯狂”设局北京落陷阱 两刀打回原形

7月份的CPI一改几月来一直徘徊在“1”区间的落魄景象而有所回升,分析认为这要归结于猪肉的“疯狂”,拉动中国CPI进入上升通道,但更有分析认为这是虚假的泡沫,两件事把中国经济又打回原形。

中国7月份CPI创年内新高

据媒体报道,8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创下今年最高涨幅;猪肉则是拉动7月份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跌5.4%,创下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弱于预期,低于前值的下跌4.8%,且环比也大幅下跌0.7%,显示工业品需求十分低迷,经济回暖面临价格阻力。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7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环比上涨9.9%,是7月CPI上升的主要原因。

最近猪肉价格最近反弹明显,市场担心可能会带动CPI进入新的一轮“猪周期”,并给央行后续货币政策宽松确实会造成两难。

但这个担心似乎太早了点,因为两件事让把中国虚高泡沫打回原形。

据统计数据显示,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PPI同比增速从上个月的-4.8%进一步扩大至-5.4%,创下五年半以来新低,而且环比增速也继续恶化,降幅从上个月-0.4%扩大至-0.7%,而且,PPI已经连续42个月为负,且跌幅没有收窄迹象。

未来产能过剩、内外需不振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将长期压制PPI。短期内PPI难以转正。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缩风险而不是通胀风险。另外,受到基数效应、外需放缓以及商品价格低迷的影响,中国7月进出口情况比很多分析师预想的还要糟糕,出口压力格外明显。

6月,中国出口情况一度好转,同比增速四个月来首次转正,但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多久。按美元计价,7月出口大降8.3%,远不及预期的下降1.5%。进口方面,7月降幅为8.1%,同样差于预期的下降8.0%;当月贸易顺差430亿美元,收窄8%。

这表明中国经济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目前需要预防的是通缩而不是通胀。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猪肉价格飙升带动食品通胀升至2.7%,是CPI略微走高主因。非食品通胀微幅下跌至1.1%,需求仍然薄弱。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走低加之国内需求不足,PPI降幅扩大至-5.4,为09年底以来最低。当前通缩形势依旧严峻。猪肉价格上涨不应阻碍政策宽松,未来宽松应加码以抗通缩。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黄文涛称,工业领域通缩已持续41个月。未来产能过剩、内外需不振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将长期压制PPI。短期内PPI难以转正。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缩风险而不是通胀风险。

责任编辑: 刘诗雨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811/59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