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美国飞虎队员镜头下的彩色民国 纯真得像天空之城

在1945年8月6日至10月5日之间,两名美国飞虎队成员艾伦-拉森、威廉-迪柏用柯达相机拍了那时期中国的风土人情。现在我们再翻看这些照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照片中纯真如天空之城的世界十分让人感动。

空军基地内供美军生活和工作的三号宿舍入口,由中国士兵把守。(威廉·迪柏摄)

锯匠(威廉·迪柏摄)

滇南首郡牌坊(威廉·迪柏摄)

修筑机场的军人(威廉·迪柏摄)

昆明石板路步行街(威廉·迪柏摄)

空军基地附近的土路和马车,这些马车都使用填满黄沙的橡胶轮胎,传说是云南省主席要求的。(威廉·迪柏摄)

昆明城门内的喧闹集市(艾伦·拉森摄)

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威廉·迪柏摄)

威廉迪柏坐在重庆白市驿机场工地的碾子上,在望着起降的飞机。(艾伦·拉森摄)

白市驿空军基地入口。小桥前面的草棚是岗哨所在。(威廉·迪柏摄)

第14航空队在白市驿基地的营房是干净的稻草顶平房。部队计划把人员从昆明调到白市驿基地是为了让飞机更近距离侦查和攻击日军东部军事设施,包括那些日本本岛上的军事设施。1945年8月上旬迁移完毕后,驻扎在太平洋岛屿上的美国空军就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不久,日本政府便无条件投降了。(艾伦·拉森摄)

战时日军侵入中国东北内陆和沿海地区时重庆成为中国的陪都,中国民国政府迁至重庆,直至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前夕,艾伦就驻扎在附近白市驿基地,一次去重庆时他拍了一幅总统府的照片……当中国士兵驱赶艾伦和他的飞虎队战友时,这幢巨大的红色官邸已经留在艾伦的镜头里。(艾伦·拉森摄)

重庆郊外木桥上行走的中国士兵(威廉·迪柏摄)

通往重庆的公路(威廉·迪柏摄)

重庆附近的小镇(威廉·迪柏摄)

背竹篓的中国男孩(威廉·迪柏摄)

重庆江边码头拥挤的街道(威廉·迪柏摄)

化龙桥,临江的重庆景象(威廉·迪柏摄)

重庆街景(威廉·迪柏摄)

重庆的居民区(威廉·迪柏摄)

堆放陶瓷缸的私营小店仓库,小孩在好奇地看我们拍照。(威廉·迪柏摄)

重庆街景(威廉·迪柏摄)

重庆街景(威廉·迪柏摄)

在重庆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军人正在看一个饭店的招牌。这名军人是艾伦美国学生时代的朋友,战时与中国军人共事。他的工作是训练军人如何将军火装备载在马匹上和驴子上,翻阅崎岖不平的山丘,运到前线。(艾伦·拉森摄)

在营房外的艾伦(站立者)和他的战友。(威廉·迪柏摄)

威廉迪柏在晾晒衣服(艾伦·拉森摄)

原来要送给那个昆明女孩的洋娃娃终于收到了,可我在重庆,上哪儿去找她呢?据说空军总部附属医院的一个护士有个可爱的女儿。我们联系到那个护士,然后把洋娃娃送给了她的女儿。(艾伦·拉森摄)

艾伦与这位幸运的小女孩合影(威廉·迪柏摄)

威廉迪柏在重庆郊外的小河边(艾伦·拉森摄)

威廉迪柏在俯视重庆山区的梯田(艾伦·拉森摄)

白市驿基地指挥部(威廉·迪柏摄)

重庆街景(威廉·迪柏摄)

成都,船工往船上装粮食,威廉迪柏正与船工头说话。(艾伦·拉森摄)

成都,艾伦与小船上的船夫们(威廉·迪柏摄)

成都,河边云集的小船(威廉·迪柏摄)

成都南河(锦江)上(威廉·迪柏摄)

修筑成都附近新津县空军机场的民工(威廉·迪柏摄)

成都,沙石路上推独轮车的民夫(威廉·迪柏摄)

成都平原,迪柏在看农民晾晒小麦(艾伦·拉森摄)

迪柏在帮助成都农民晾晒棉花和红椒(艾伦·拉森摄)

摆摊出售农产品的当地妇女(威廉·迪柏摄)

派到军营做帮工的成都小伙子(威廉·迪柏摄)

童子军(威廉·迪柏摄)

成都城排队等客的黄包车夫们(威廉·迪柏摄)

成都城,繁华的绸缎商铺街的入口(威廉·迪柏摄)

成都,绸缎庄(威廉·迪柏摄)

成都,烟具店(威廉·迪柏摄)

成都的商铺(威廉·迪柏摄)

华西协和大学(威廉·迪柏摄)

成都的图书馆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搜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217/107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