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几名高中生给另一位高中生的信

2020年2月2日

还有,我很想夸一下武汉的年轻人。有几万青年志愿者在疫情前线奔忙。纯粹都是自愿服务,他们以微信群的方式组织起来,做什么的都有。相当了不起!以前我们常常担心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这个时候,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心想,我们这些老家伙瞎担心什么呀!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与它相匹配的人,年长者不必杞人忧天。昨晚,陈村传我一个视频,是武汉一个年轻人拍下封城后每一天每一天的事。连续拍了好多天,我一口气看完。真好。以后有机会见到这小伙子,一定送他几本我的书,以表达我的敬意。还要告诉他,在某个寒冷而忧伤的夜晚,他的视频鼓励了我。

2020年2月11日

正炒菜时,同事告诉我:她的同学下午在市妇幼顺利剖腹产,生了个8 斤4 两的胖小子。她还说,新生命的降临让人开心。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是的,新生命的降临,就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希望。

这样的文字中,真的缺少对国家与人民的赞许和鼓励吗?《方方日记》在写的,正是坚持、信念、众志成城、爱心和希望的意义,她正是通过这样的记叙,在给予人们「坚持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信心」。

或许,反倒是对于一些太害怕谈论「家丑」的人,一切谈论这个家的内容都是「家丑」吧。

4

你说,方方在记录里忘记了感恩。

方方阿姨,说实话,我看到这个视频,很受震动。父母天天对我好,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对父母说三道四,埋怨这不好、那不好,真是禽兽不如啊!我该记着父母做的饭,身上穿的衣!您说是不?去年,国家搞了个教育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也学习了。老师问我的初心是什么?我说,就是好好上学,为家里争口气,为国家出份力。方方阿姨,你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您在家乡困难时期,肯定做了不少鼓舞武汉人民士气、提振武汉人民信心的事吧。我看网上,批评您的多是您那个年代前后出生的人,是他们忘了初心,还是您忘了初心。

其后,你又说:「端别人碗,要服人管。」

你以子女与父母之关系类比人民与国家之关系,也许还想表达不服从国家的行为就如吃着父母饭的孩子埋怨父母,是不感恩的行为。然而其一,人民与国家、人民与政府的关系皆不尽类似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如前所述,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有义务服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但我们同样有权利指出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中的问题,因为这些法律法规正是以人民的名义制定的。揭示真实不等于不服从国家,反而是在实践我们身为公民的权利、义务、使命。其二,不服从并不意味着不感恩。试问,一人与我有教导之恩,一日她让我去死,我只能以服从命令的方式感念她么?

此外,你对方方的指控也是子虚乌有:你认为方方不懂得感恩,但这却是因为你搞错了应当被感恩的对象。在我们看来,方方女士从来没有忘记「初心」和「感恩」——作家方方所感恩的是武汉的人民。尤其是疫情初期,政府努力调动力量压制疫情却力有不逮时,解人燃眉之急的正是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方方对他们的记录是一种高尚的感恩。

2020年2月11日

我一直说,我所有记忆的根须都深深地扎在这座城市,是随着这些我从幼童到老年前前后后认识的武汉人扎下去的。我就是地道的武汉人。前两天,一个网友私信给我。她或是他,传给我一段文字。是一段我自己都已经忘光了的文字。那是上世纪的某年,陈晓卿在央视纪录片部主持做“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纪录片时,我为武汉写的撰稿词。我写道:“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跟世界上许多的城市相比,武汉并不是一个宜人之地,尤其气候令人讨厌。那么我到底会喜欢它的什么呢?是它的历史文化?还是它的风土人情?更或是它的湖光山色?其实,这些都不是,我喜欢它的理由只源于我自己的熟悉。因为,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却只熟悉它。就仿佛许多的人向你走来,在无数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张脸笑盈盈地对着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这张脸就是武汉。”记得纪录片播出后,画家唐小禾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这一段讲得太好了。这也是我们所想的。唐老师和他的夫人程犁老师,是比我在武汉生活得更久的更地道的武汉人。

正是因为我们在武汉生活得太久,正是因为我们与武汉无数人密切相关,才会尤其担心这座城市的命运,才会为它的苦难而深深悲哀。那么洒脱那么爽快那么喜欢没理由的大笑的武汉人;那些说话劈里啪啦,让外省人以为是吵架的武汉人;那些充满烟火气充满江湖义气充满没来头自信的武汉人。你熟知了,你才知道他们有多么热诚多么爱耍酷。然而今天,很多的他们却在受难,在与死神较量。而我,或是我们,却根本无力相帮。至多只能在网上小心问一声,大家还好吧?甚至有时不敢问:我害怕没有回音。

没有从小到老都生活在武汉的人,恐怕很难有这样的心情,也很难理解这份伤痛。二十天来,我每天都要靠服安眠药才能入睡。我自责自己,终究没有足够的勇气。

我们甚至认为有些时候,方方过于温柔了。

2020年1月28日

顺便说一下周市长的帽子。从昨天到今天,这事都在网上被人吐槽。如在平时,我可能会跟着嘲笑一番。只是当下,周市长正领着市府众官员为抗疫四处奔波,他的疲惫和焦虑,一眼可见。我推测,他甚至也想过事平之后自己将会有什么下场。人到此时,内疚、自责以及追悔莫及忐忑不安之类,他必然都有。然而,他到底是市府首脑,无论如此,都得振作起精神去面对眼前这件天大的事情。他也是个凡人。我听人说,周市长是很本分务实之人,口碑一直不错,他是从鄂西山里一步步实干出来的。可能人生中,从未遇到如此大事。所以,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温暖点的角度来看这个帽子事件?比方,或许他觉得,这样的寒冷天气,他戴了帽子,而总理没戴。他比总理年轻,这么戴着,显得颇为不礼貌,于是摘下来交给助手。这样想想,是不是好一点?

就连对在网络上被群众嘲笑的「官僚主义」的周市长,方方也没有任何嘲笑的意思,而是去体谅他。这些内容,不知道你又有没有在文章中读到呢?

你说,

你看到了武汉人民在疫情里的不安,可是,那些勇敢逆行者你看到了吗?为了救武汉,有的千里骑车赶来家乡,有的胸前挂满救人的药包,有的⼀家家上门送补给……这些的这些,你都看到了吗?你看到了武汉生病后的熬煎时刻和困难前的困惑。可是,四万多外省外市的医护⼈员抛弃别子义无反顾驰援武汉,你看到了吗?数万将士穿梭街头为⼈民服务,你看到了吗?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当作你对英雄的「称赞」,在你眼中方方似是一叶障目的可怜人。但被蒙蔽的可怜人究竟是谁?你认为方方看不见武汉人民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但你自己又何尝看见了武汉人民作为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痛苦和艰难?可能你不是看不见,而只是将这一切视为「不可外扬」的「家丑」。

「没有比根本不用眼睛看的人更瞎了。」斯威夫特如是说。在你的世界里,武汉人民恐怕只能作为神话中的英雄而存在,他们注定要为这个神话而牺牲掉他们作为现实中的人的一切。而方方则是以看待和我们一样的人的眼光去对待武汉人的,她望向的不是英雄,而是兄弟姐妹。究竟是谁没有将武汉人民视为我们的同胞,是谁漠视了武汉人民的现实遭遇,是你,还是方方?

正如我们在前文提到,在《方方日记》里,我们分明看到,方方不但没有忽视英雄、还对那些伟大的人们报以极大的尊重和赞赏。方方比你看到了更多。一些事在你的眼中或许只是新闻、热点乃至谣言,但方方亲历了、感受了、看到了、接触了它们。

武汉人在你眼中许是抽象的「英雄」形象;但他们在方方眼中,却是有血有肉的。

5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你没有仔细阅读《方方日记》就得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无稽之谈,又煞有介事地依此问诘、攻讦方方,讥讽那些比你高尚得多、也因此苦痛得更深的人们。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历史上从不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但同样不缺乏勇于揭露黑暗者:正是因为他们存在,我们才能在这里谈论光明。方方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为人为文或许仍有瑕疵,但有该受到肯定之处。高中生应当向她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声。

我们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要说:选择相信群众,选择关注普通人;既要深刻剖析自己,也切实为人着想;不必学一腔阴阳怪气,而要发出真实而理性的声音。朋友,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吧,你或许会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从沉默的铁屋中走出来,你或许会发现,整个社会的活跃而宏大的生命正徐徐向你展开。/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微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321/142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