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一篇文章“爆火” 招来对任正非如山似海的口诛笔伐

—华为的律师逼我闭嘴

作者:
我不知道任总和我,是不是生不生活在同一个地球,认识的是不是同一个华为。 我理解《南华早报》作为一个香港媒体,可能不清楚国内是什么环境,但我万万不能理解的是华为官方自己居然能把这种文稿翻回到国内,招来如山似海的口诛笔伐。

华为自己把任正非先生接受《南华早报》的采访放在了员工社区上,题目是《任正非接受<南华早报>采访纪要》

知道的是任正非先生接受采访的纪要,不知道的还以为对于新冠肺炎形式做出了重大指示

作为996加班最严重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任正非先生对《南华早报》公然宣称「华为没有996」「基层员工想多加班都不行」随后引起整个互联网轩然大波。

我还专门联系了南华的记者

报道被南华自己的记者评为丢人

这可不是我说的

任总说:少数科学家、特别高端的人员,才偶尔加班,他们经常去樱花的国家在树下开会,在法国熏衣草从中开学术会,半休息、半开会、半聊天。

我不知道任总和我,是不是生不生活在同一个地球,认识的是不是同一个华为。

我理解《南华早报》作为一个香港媒体,可能不清楚国内是什么环境,但我万万不能理解的是华为官方自己居然能把这种文稿翻回到国内,招来如山似海的口诛笔伐。

当然,口诛笔伐的队伍里少不了我

星期二发的原文

回头给大家重新复刻一下

全文无非说了这样几件事,

其一,是华为下班的客观现状,确实存在大量加班,甚至凌晨还有人陆续下班,华为自己宣传片里晚上8:30,大量员工还在加班的石锤

其二,华为的《奋斗者协议》和辞职门如何伤害劳动者权益。

其三,写清华为区别在欧洲,对待中国和欧洲员工,中国员工加班,欧洲员工准时下班。

华为意大利公司公共关系负责人恩丽卡

没想到第二天我在被窝里边还没睁眼睛,华为的法务天团就找上我了。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的亿维律师,向微信官方发起了投诉,称我所写的文章里面侵犯了华为的商誉,烦请微信官方处理。

投诉傲慢到连说明都只有以上几句,证明资料更别提,直接随便写了个其他。

说实在话,这样一份投诉案放在我的面前,我除了想笑,没有别的想法。

【他侵犯华为的商誉!】

他怎么侵犯商誉的?」

【他居然敢把华为做的事情重复了一遍!】

华为的法务天团,只要是混互联网,这一亩三分地的,没有不听说过的。

华为新员工的一项重要功课,就是集体组织去龙岗区的看守所里面,看被关起来的前员工们,互联网上有过被关在龙岗区看守所的体验,里面谈过老员工参观的事情。

华为真的把自己的员工关过251天,更何况是我一个没有旧情的局外人。

网传华为参观看守所照片看那工牌像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在当天选择了删除这篇被投诉的图文,万一华为势力大,咱被认定侵权,多多少少还可以开脱一二,但我并没有主动承认侵权。

大夥可以笑我,曾经那个深挖武汉瞒报,中心医院院内感染的我,面对华为这个庞然大物,真的有几分发憷了

第二天,腾讯告诉我,判定投诉不成立。

我是真的没想到,当利维坦指向我的时候,是另一个利维坦替我扛了这一刀。

我单方面宣布

腾讯是我大哥

【24小时之内有效】

从结果来说,尽管投诉不成立,我还是被迫删除了图文,华为的面子保住了。

然而华为能做到让自己的员工和欧洲员工一样正常下班了吗?

然而任正非先生面对媒体能说真话说人话吗?

然而华为还在用奋斗者协议剥夺员工的权益吗?

然而,然而……

在知乎的这个问题里有3000多个回答

其中不乏华为员工自述

我很纳闷,华为法务团队也发函吗?

08年,华为为了规避劳动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约,要求员工集体辞职重新上岗,广东劳动部门随后宣称类似做法无效,华为当时也给广东劳动部门,以损害商誉为由寄律师函了吗?

大型企业最要命的地方不光在于他在行业内部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可以以「商誉」为由,举报一个说实话的个人作者,让他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明天又要对准谁呢?

我不知道,别问我

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企业

高度发展的形式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华为什么时候开始容不下批评了?

面对大众指责996,指责任总撒谎,第一反应不是改善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不是澄清老板的谎言,而是用法务团队压人,认为批评者「有损商誉」。

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正在颠倒,企业应该服务社会,有什么资格钳制舆论,统治社会?

只有一个声音的时候

往往是小丑的谎言

某些公司长期沉溺在宣传通稿的溢美之词和社会大众的顶礼膜拜之中,随即膨胀,打压对自己不利的声音,哪怕是真话。

说真的,贵司老板面对媒体公然撒谎,这是天底下最有损商誉的事情。

法务团队既然那么看重贵司的商誉

何不给任正非先生也发律师函呢?

责任编辑: 秦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516/145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