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生态 > 正文

中共国 三峡大坝史无前例翻坝! 溃坝世界第一 高坝世界第一 美拆坝运动4字启示 能学

斥巨资赔国人钱中饱私囊 三峡大坝带来300多次地震 致命危险 风筝航模都要防 3处最脆弱 中共防不胜防 印度敢动三峡大坝?

三峡工程高危 中共防不胜防

中共国务院在保卫条例中已经把问题讲得很清楚了,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条例将三峡工程安全保卫区分为陆域、水域和空域安全保卫区,具体采取不同措施加以防范。

陆域安全保卫区分为限制区、控制区、核心区。主要是保证无关的行人、车辆不能接近核心区、甚至连控制区也不让进入,禁止武器、炸药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陆域安全保卫区。

空域安全保卫区禁止进行风筝、孔明灯、热气球、飞艇、动力伞、滑翔伞、三角翼、无人机、轻型直升机、航模等升放或者飞行活动。哪怕三峡大坝再坚牢一些,也不用怕风筝。这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也许许多中国人不相信这将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是李克强总理相信;制定安全保卫条例的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相信;执行本条例的湖北省政府和宜昌市政府相信。

印度敢动三峡大坝?

王维洛还说,1962年爆发了中印边界战。那时中国还没有建设三峡大坝,印度也没有原子弹和中远端导弹。中共军队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打赢了战争”,结果却失去了对大量国土的实际控制。中印边界战使得两国在心灵深处结下深仇大恨。

1974年印度有了自己原子弹,之后又大力发展运载武器。目前印度拥有的烈火-5战略核导弹,可以对三峡大坝等中国大陆战略设施构成直接威胁。每当中国在西藏高原上规划或建设水坝时,都遭到印度的强烈反对,并公开威胁,用武力摧毁大坝,包括三峡大坝。同样,每当印度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水坝时,中国也表示反对,同样威胁要用武力摧毁大坝。

中国溃坝世界第一 水库是“定时炸弹”

中国的溃坝率高居全球第一,2011年水利部公布统计,从1954年有溃坝纪录以来,中国总计有3,514座水库发生溃坝。王维洛说,“每个统计数据不大一样,中国每年溃决100多座水库,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估计。”

翻开历史,中国多次发生水库集体溃坝,有如骨牌效应。王维洛指出,1975年河南的板桥溃坝事件,当时溃了62座水库大坝,1963年的海河溃坝事件则是溃决了200多座大坝,死伤人数迄今未公布。

王维洛形容中国的水库是“定时炸弹”,他表示,当年中国从苏联取经,为了防洪抗旱、广建水库,如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首要任务却是“保证水库大坝安全度汛”。

中国高坝世界第一  三峡水坝建成增300多次地震

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博士赖明煌说,针对大型水坝的开发,世界各国都有很大的争议和挑战的声音,现在不但水库的选址难度高,抗争也来得多。

中国是200米级以上高坝最多的国家,高坝热潮背后,危机四伏。“中国学者曾调查三峡水坝,盖好后,当地增加300多次地震,震度约为2至3级,这数字远超过先前的纪录。”赖明煌说,“水库截断河道,水流会渗入地面下的不连续层,也就是断裂带,经过水的润滑作用,所以衍生地震。”

美国拆坝运动的4个字启示 中共能学吗?



柯瑞恩・普提尔( Corinne Purtill),是前中外对话美国项目副主编。

她介绍说,如果说上个世纪是建坝的黄金时代,那么本世纪早期便是拆坝的黄金时代。

眼下的拆坝潮始自美国东北部缅因州肯纳贝克河上爱德华兹水坝的拆除。这座建于1837年的大坝兼顾发电和通航之用,但它破坏肯纳贝克河中的鱼类种群,把一个曾经物产丰富的地区变成了工业衰败的象征。两岸的磨坊最终倒闭,水坝本就不大的发电能力就此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

1993年大坝的联邦许可证到期时,环保组织、州级和联邦机构联合游说联邦政府拆除该坝。经过十年的法律纠葛,爱德华兹水坝最终于1999年拆除,肯纳贝克河终于得以恢复原貌。

2011年9月,美国推出了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水坝拆除计划——这项总价3.25亿美元(2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旨在拆除艾尔华河和葛莱恩斯峡谷上的水坝,希望能恢复奥林匹克半岛曾经庞大的鲑鱼种群。

但这并不是说现阶段美国应该拆除所有的水坝。水电是美国第二大可再生能源,仅次于生物质能。康纳说,垦务局目前已经不再寻找新的水坝建设点,而是试图增加现有设施的发电能力。

现代科技使工程师得以修建更加智能的水坝,并在是否建坝的决策过程中比前人更为理智。

过去一个世纪中,水坝的建设者们坚信人定胜天。如今,科学提出了一个大不相同的观点,一个规划者应该认真考虑的观点:人定胜天还是人应顺天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表示,中共的理念是人定胜天。美国科学家提出人应顺天。中国在中共的统治下,一直在走企图人定胜天的路,即使到今天也没有改变。人应顺天的路,只有没有了共产党才会实现。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阿波罗网马晏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626/146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