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又见银行破产!现在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

包商银行破产,让不少人恍然意识到,原来大而不倒、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也存在破产倒闭的可能,没有什么是永远“刚性兑付”的。

时隔22年,中国出现第二起银行破产事件。

近日,央行披露的报告透露,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对原股东的股权和未予保障的债权进行依法清算。

包商银行破产,让不少人恍然意识到,原来大而不倒、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也存在破产倒闭的可能,没有什么是永远“刚性兑付”的。

事实上,早在2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过银行倒闭第一案。

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被关闭,成为中国首个走上“破产”之路的商业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的成立,本是为了挽救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机构信用危机,从一开始就承接了5家信托公司的债权债务。

由于19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从最高点一度腰斩,海南留下了“天涯、海角、烂尾楼”的奇观,这些金融机构留下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不仅如此,海发行后来还兼并了20多家信用社。这些信用社同样受困于地产泡沫,由于房价地价大跌,作为资产的土地和房子已经不再值钱,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加上原本承诺的高息揽储只能付给正常利息,这些信用社多次发生挤兑事件。

这些债务问题及挤兑事件,不可避免波及到海发行。危机一旦发生,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即便央行斥重资救援,也无法挽回困境,海发行由此成了中国银行倒闭第一案。

如果说海发行的关闭,背后有着地产泡沫的影子,不具有普遍意义。那么,这次包商银行的破产,足以给整个社会以警醒。

包商银行破产背后,固然涉及到“明天系”的一系列危机。但包商银行被掏空、资不抵债则是危机的根源。

据《中国金融》杂志透露,“明天系”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套取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且全部成了不良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包商银行背后,这两年来,还有个别中小商业银行发生过“排队取款”事件。这背后与公众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信任息息相关。

事实上,在常态下,银行理财亏掉本金,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今年以来,至少已有有十多家银行、几十个理财产品出现了负年化收益率,不仅不存在“保本”之说,连本金就已经开始损失。

未来,银行理财“负收益”可能会常态化。原因在于,资管新规逐步落地,银行理财正在逐步打破刚兑,不管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都存在“损失本金”的可能。

新的问题是,如果银行破产倒闭,我们欠的房贷、消费贷还要不要还?

天上不会掉馅饼。银行破产,并不影响房贷的债务关系。房贷相当于银行的资产,银行破产进行清算,这些资产也会转移到新的接手方,欠的钱该怎么还还是要怎么还的。

这几年,我们见到了太多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相比于股市的大起大落、P2P的兴衰沉浮、山寨币的起起落落,那些看似安全的领域,也正在发生许多超出预期的事情。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国民经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811/1487901.html